德国"中国青岛"合唱团等47人来青寻先辈往事

2014-11-06 08:2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德国友好访问团在小鱼山上合影留念。本版图/记者 孟达



  

一位" 中国青岛"合唱团成员用玩具表达对青岛的喜爱 。



  

合唱团成员衣服上印着"中国青岛"的字样。



  

德国来宾品尝崂山啤酒,赞不绝口。



  半岛都市报11月5日讯(记者 郝园园) “这次来的目的,就是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世界需要和平,人类要和睦相处。”11月5日,站在俾斯麦军营旁边,德国友好访问团团长Muler对记者说。从4日到11日,由德国老兵后裔和“中国青岛”合唱团组成的47人访问团在青进行友好访问,“中国青岛”合唱团是由从青岛回去的德国水兵组建的,他们的标志印着“中国青岛”四个汉字,而合唱团自1911年成立以来,至今有百年历史。

  “我们这次来的人都是和青岛有渊源的人,其中有23人是德国老兵的后裔,还有24人是‘中国青岛’合唱团的成员。”本次访问团团长Muller告诉记者,他本身就是德国老兵的后裔,他是一名急救医生,去过很多国家和地区,很遗憾没有早点来到青岛。“我两年前第一次来到青岛,这次作为访问团的团长再次来到青岛,非常珍惜。”Muller告诉记者,这次到青岛进行友好访问的人中,有80多岁的老者、也有30多岁的青年。

  记者从承办本次活动的青岛城市建设集团获悉,访问团在青岛期间,将考察青岛城市建设风貌和改革发展状况,探访青岛八大关、小鱼山、崂山等历史文化街区经典,参观青岛迎宾馆、青岛海滨旅馆旧址、青岛一战炮台山遗址、青啤博物馆等建筑文化景观。除此之外,青岛城市建设文化交流协会、青岛城市建设集团及青岛的专家学者各界人士举办“一战百年  起源和平——德国老兵后裔青岛寻踪”中德民间文化主题交流活动,共同回顾和探寻青岛的历史,祈愿发展和和平。在青期间还将举行中德友好联谊会,中德合唱团同台演出,传递德国和青岛人民之间深厚友谊与祝福。访青期间,德国访问团还会将一些珍贵资料送给青岛。

  ■特写

  合唱团标志充满中国味儿


  记者了解到 ,当天在参观访问的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穿着整齐队服的“中国青岛”合唱团了。合唱团24名队员统一着重,衣服背后有合唱团的标志。而这个标志是由中国的铜钱样式和“中国青岛”四个汉字组成的。

  为何一个德国合唱团会取名为“中国青岛”呢?记者采访得知,这个合唱团最初正是由一些上世纪初曾经到访过青岛的水手再返回故乡后,时常怀念起在这个东方国度海滨之城的时光,于是组织成立了名为“中国青岛”的水手合唱团。记者了解到 ,这个合唱团成立于 1911年,100多年以来他们的标志一直没变。“去年9月份,青岛城市建设文化交流协会在德国交流期间,我们首次接触该合唱团,被他们的演出感动,也首次发现了他们与青岛有着特殊缘分。”记者从青岛城市建设集团获悉,合唱团本次来访也是成立100多年来首次来到青岛。

  合唱团一名负责人Dietlind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一直都不知道这个符号的真正含义,觉得这个中国铜钱特别有意思,这个标志也很特别。“当知道这四个汉字代表中国一座城市的时候,我们就对这座城市有了向往,希望可以来到这里给青岛献出我们的演出。”记者用中文教他念“中国青岛”四个汉字,他学得很快,希望所有的团员都可以学会用中文来念这四个字。

  当天,在俾斯麦军营旧址前的空地上,合唱团成员在台阶上站立好,为大家献上了一曲《水手之歌》。记者了解到 ,合唱团的成员虽然已经更换了几代人,但是他们一直用歌声延续着与青岛的渊源和对中国、对青岛这座城市的向往。

  故事

  爷爷对青岛朋友念念不忘


  Muller说,他的爷爷1912年来到青岛,回到德国之后,对于在青岛的往事讲的不是特别多,但是却很难忘这段经历。

  Muller说,他的爷爷在青岛交到了很多中国的好朋友,在爷爷眼中,中国人特别好特别善良。“我的爷爷可以回忆起来的美好景象很多,他说当时经常会去青岛的水兵俱乐部喝啤酒。”Muller告诉记者,他的爷爷还提到自己经常去维多利亚浴场去游泳(如今的第一海水浴场)。“他一直念念不忘在青岛的生活,对我们家人经常提及,希望我们有机会可以来青岛看一看。”

  “我父亲参与过总督府建设”

  在旅青德国后裔参观了俾斯麦军营旧址后,现年77岁的DieterSchmidt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曾经在两次来到青岛参与建设。

  “1900年到1902年在青岛时期建设了炮台,后来回到德国,1905年再次被派来,参与建设了总督府,1909年回到德国。”记者了解到,他的父亲60岁时才有的他,他也是此次来访的唯一一位第二代德国老兵后裔。“我的两个姐姐一个93岁一个85岁,他们年纪大了,说让我来代表家人看看父亲生活的地方。”

  德国作家写书留念

  德国作家PetraGabriel-Boldt早在2006年就来到青岛搜集资料,后来写了一本关于爷爷在青岛生活的书。

  采访中,她告诉记者,他的爷爷是一名普通的士兵,1913年到1914年期间在青岛当兵。“当时我爷爷认识在中国非常有名的汉学家卫礼贤,爷爷和卫礼贤的私交不错。”PetraGabriel-Boldt告诉记者,她的爷爷在青岛期间认识一位修表匠,等到回国后去看望修表匠,结果结识了她的奶奶。“所以说,我的出生也和青岛有很大的关系,没有爷爷奶奶就没有我。”记者 郝园园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德国 合唱团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