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这几天天天看报纸,一直很关注
德国友好访问团,我们想请德国友人帮忙寻找我们的‘德国家人’。”11月11日,本报读者王永红联系到记者 ,称她的爷爷王孝文曾跟随德国工程师修建胶济铁路,后又跟随另一名德国机械、电气工程师克利本到枣庄生活,担任其翻译和厨师。直到1947年后克利本被遣返德国,他们失去联络。“我姑妈和克利本的女儿凯西一起长大,如果凯西健在,应是77岁。”王永红说。得知这段故事后,德国友好访问团团长Muller离青前欣然接下任务,并表示将成立联盟将“青岛记忆”传递出去。
爷爷曾当一德国人的翻译 “我爷爷读过私塾,语言天赋非常强,当时在铁路上算账,学习德语担任翻译。”王永红说,胶济铁路修完之后,她的爷爷王孝文被介绍给了德国机械、电气工程师克利本,跟随他到了枣庄煤矿工作。当时,克利本担任枣庄煤矿机械、电气总工程师 。从上世纪20年代,王孝文就一直跟随克利本一家一起生活。
王永红介绍,她爷爷刚开始担任翻译,后来被克利本送到德国留学两年,学习西餐。回国之后就一直跟着克利本一家住在克利本公寓,担任他们的厨师和翻译。克利本当时娶了一位中国太太,生了两个孩子。“克利本公寓是德国建筑,当时在枣庄煤矿是独一无二的。”王永红说,等到1947年解放枣庄的时候,克利本被先后关押到徐州和南京。“调查之后中方发现克利本仅仅是一名普通工程师,就将他们一家人遣返回德国。”王永红说,之后爷爷一家和克利本一家就失去了联系。
姑妈的德国发小得77岁了 王永红说,她的姑妈和克利本的女儿凯西从小一起长大,在姑妈的记忆中,凯西长得非常漂亮。“克利本喊我姑妈名字叫柳芭,如果德国朋友寻找的话,可以说我姑妈的名字。”王永红说,他爷爷和克利本一家亲如一家人。“我父亲是在战争中从青岛投奔我爷爷的,所以我父亲和克利本一家人相处的时间仅有1年多。”
“我姑妈那里还有我爸爸和姑妈的合照,那个时候才十几岁,如果凯西看到的话,肯定会一眼就认出来。”王永红说,克利本一家回德国的时候,她的父亲18岁,当时凯西10岁,凯西的弟弟6岁。“我父亲今年85岁,如果凯西健在的话,应该是77岁。”王永红说。
回德建德中友谊青岛联盟 “我很开心可以接受这个任务,回到德国之后将会帮助他们寻找。”德国友好访问团11日晚乘坐飞机离开青岛,团长Muller先生在临行之前接下了这个任务。他希望王永红的家人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包括当时克利本公寓的具体地址等,他们将竭尽全力来帮他们寻找凯西。
“我们回去之后会成立一个组织,叫德中友谊青岛联盟,我们将寻找更多的德国老兵后裔,向他们讲述如今的青岛是什么样的,青岛人是什么样的。”Muller说,经过在青岛的这次旅程,他们于10日晚上达成一致,成立这个民间组织,致力于服务中德友谊。
Muller对待此行用了三个“没想到”来概括。“没想到青岛的老建筑保留得这么多,保留得这么好,我们合唱团一位工程师是专门做老建筑维修的,他带着批判的眼光而来,却被这种保护深深折服。”Muller说,“第二个‘没想到’是,我们知道青岛很美丽,但是没有想到这么美丽,是一座现代化的美丽城市。最后一个‘没想到’是,我们没想到青岛人和媒体这么热情好客,看那段历史看现在的城市,觉得青岛人民都很友好。”
青岛城市建设集团办公室主任张金喆说,在行程中,德国朋友念念不忘的是在青岛山上种下的“和平树”和“友谊树”。“他们说,传递和平和友谊是这番来青的目的,也代表着他们的心声。”
记者 郝园园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