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毛建国 “亲,你的双手还在吗?”“双十一”刚刚结束,很多人这样相互调侃着。一年一度“双11”进入第六个年头,当天天猫的交易总额为571.12亿元。除天猫外,包括苏宁易购、亚马逊、1号店等多家电商也轻而易举完成亿元交易额。(本报 11月12日A10版报道) 网上有两条与“双11”相关的新闻,被刻意编排到一起 。其中一个是“马云笑了”,对应的是天猫漂亮的成交量;还有一个则是“网友怒了”,对应着成交量背后出现的各种问题。几乎在每年的黄金周之后,相关方面都要照例进行一下盘点,舆论也要照例进行一下提醒:盘点不要只算经济账,还要多问游客的感受。同样,评价“双11”这样一个创造了新的消费时点的“狂欢节”,也应该有成交量和消费者满意度两个标尺——就成交量来看,“双11”显然是成功的;就网友满意度来看,却还存在不少问题。
在“双11”之前,新华社就曾经报道过“狂欢节背后的暗流:商铺信用评价被造假和买卖”。网购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往往会参考售卖店铺的信用评级。那些好评多、“星级”高的商家,无疑会聚集更高的人气,签下更多的订单。然而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一些“好评成绩单”是假的,甚至本身就是一桩买卖。据了解,仅2013年淘宝网络安全部门查获虚假交易买家账号就达800万家,交易额超过100亿元。
这只是冰山一角,实际问题比想象的还要多。在“双11”之前,尽管各电商平台三令五申严禁虚假折扣,但“先涨后降”、虚抬专柜价现象依然存在。据《 新京报》11月12日报道,多款商品在节前提高了“原价”,甚至有的商品根本从未按照所谓“原价”出售过。其中一款60元的围巾,涨到900元再打折出售。如果再加上还有可能出现的慢递、不递现象,相对于“马云笑了”,“网友怒了”并非无稽之谈。
虽然这些问题并非“双11”的主流,但这些年来一直没有见到有明显的解决迹象。在这样的背景下,看待风光的“成交量”,多少有了异样的味道。希望电商们像当初创业一样,拿出最大的决心、最大的诚意和最大的智慧,能够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让“双11”的辉煌延续下去。监管部门也要适时发力,打击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商业行为,别让电商们“偷着乐”,而让一些网友“怄气”。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