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中医牌走西医路 传统中医技艺陷传承之困

2014-11-14 09:05   来源: 大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编者按

  脉诊、针灸、推拿、手法整骨复位、小夹板固定……中医千百年来广泛使用的传统诊疗技术手段,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少,甚至难觅踪影,转而被检查、检验、手术钢板固定等一系列西医手段替代,简、便、验、廉的优势和特色,恰恰因不赚钱而成了遭“市场”淘汰的原因,面临断代失传之虞。

  面对西医大潮,中医若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真正回归本义初衷,除了依靠自身变革外,社会各方支持相助也密不可分。本报此组调查尝试以此切入,把脉中医之惑,探究转型路径。

  □ 本报记者 单 青 王 凯

  实习生 丁丽丽

  “小夹板”渐被弃用

  “在长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手法整复外加小夹板固定,是最常被采用的一种中医传统诊疗手段。”日前,一名桡骨骨折患者赶往山东中医药大学就诊,该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刘效敏并没有选择开刀手术,而是为其进行小夹板治疗。与西医相比,这种传统治疗方式对人体损伤小,且更有利于愈合。

  然而,中医小夹板的使用正遭遇挑战。据记者调查,绝大多数医院甚至很多中医院在治疗适宜采用手法正骨的长骨远端骨折时,小夹板的采用率已不到10%,大多采用开放式手术治疗。

  脉诊、针灸等传统技法同样面临丢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齐向华教授感叹,脉诊、舌诊、腹诊、经络循行诊法等操作性强的传统技法正在流失,在一些中医院,真正能使用这些传统诊疗手段的医生为数不多。

  记者走访省城一家中医院的针灸科病房发现,为实现一位医师对多个病人的治疗、减少精力耗费,诊疗室里几乎一律采用电针疗法,真正体现中医师技术水平的“虚实补泻”手法行针或艾灸,已经难觅。

  “中医从业者的素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的技术特点上,技术一旦丢了,就很难再找回来!”齐向华直言,中医传统技艺传承断代,比理论断层更可怕。

  “望、闻、问、切”流于形式

  “挂着中医的牌子,走的是西医的路子。”一位中医专家坦言,近八成中医院渐成西医院,“大输液、大手术、大治疗再加一服汤药”成很多中医院诊疗模式。望、闻、问、切流于形式,诊断靠仪器检查和化验数据,开药是中西药混开,介于手术、非手术之间的适应症,也正在远离中医传统治疗手段,转为采用西医治疗。

  据了解,即使是在一些纯粹的中医院,中医药治疗率尚不足30%,而抗生素的使用率却高得出奇。很多中医院的药品收入显示,中药占比不到四成。传统的诊疗手段应用萎缩,多是在大量应用西医治疗的同时辅以中药,中医特色弱化严重。

  “中医院跟着西医院的模式走,科室细化、医药分开,恰恰把中医综合、系统性诊疗模式的优势割裂了。”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韩涛说,用针的不用药,用药的不用针,懂药的不懂医成为现实写照。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鲁医院特聘专家苑嗣文表示,中医科研都按西医的理论和标准衡量,忽略了对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整体的研究。当前,套用西药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来研究中药,利用西医“病”的模型来筛选中药或中药复方,运用西药对疾病的认知体系来分析中医药在治疗上的效用……以西医标准评判中医,背离了中医药学的本身特质,也使得中医药研究难免陷入尴尬境地。

  超七成中医毕业生犯愁开方

  “‘挂中医牌走西医路’其实是人才断代问题。”苑嗣文认为,在民间、师承、学院三派中医师中,刚毕业的学院派中医只有理论,但70%-80%不会单独开方、治病。按照西医模式办中医大学,从某种程度上讲,并不适合中医的发展。

  “很多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不会小夹板正骨,这是把传统中医骨科治疗的根儿丢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一位骨科老专家痛心地说。

  临床实践能力不够,“中医不精,西医不通”成为一些中医院校毕业生的通病。

  齐向华认为,目前,中医的培养仍以应试教育为主,既要学习中医又要兼顾西医。很多中医院校新一代中医生理论过硬但实践操作能力不足,仍旧不能掌握运用中医中药治病,西医知识又不如西医院校生扎实。中医生往往去进修西医临床和医技检查,或从事中医药代表,导致中医人才大量浪费。

  “中医人才青黄不接、传承断代是关系中医未来的关键。”齐向华充满担忧,“我们需要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学习、训练方法,摆脱一些中医师主观上的‘蒙着看、试着治’,让中医传统诊疗手法的学习走向客观化、标准化、科学化。”

[编辑: 张珍珍]

相关阅读

中医 西医 传承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