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青岛分级诊疗实际"转上去容易转下来难"

2014-11-19 05:50   来源: 半岛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网11月18日消息 17日,市卫生计生委、市人社局、市财政局三部门下发《青岛市加强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提出将全力打造区市医联体,让市民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据了解,今年岛城的医联体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被业内人士称为“医联体年”。这种最大优点是建立分级诊疗、可以双向转诊的医疗模式,能否真正实现双向转诊无障碍?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各大医联体几乎没有“转下来”到社区康复的病人。

  ■政策

  三甲医院定下支援区域


  17日,市卫生计生委、市人社局、市财政局三部门下发《青岛市加强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方案(试行)》,方案中提出,全市依据区域分别组建城区、郊区两类医联体,依据管理模式探索建设紧密型、半紧密型和松散型三种形式医联体。其中,在城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以三级综合医院为龙头,纵向整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组建城区医联体;在县郊(城阳区、黄岛区和四市),以区市人民医院(或驻区市大型公立医院)为龙头,纵向整合镇、村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组建县、镇、村三级一体化的郊区医联体。

  按照医联体内部的功能定位,三级医院作为区域内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中心,以提供住院服务、急诊服务和转会诊服务为主,二级医院主要负责辖区内基本医疗服务及危重急症患者的抢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维护和促进居民健康为主要职责。

  另外,在保证医保服务数量和质量、防止推诿参保病人的前提下,探索将各成员单位医保费用单独支付调整为对医联体进行统一支付,将紧密型医联体作为医保决算主体进行打包付费。在总额控制的基础上,医联体内部自主协商确定医保基金内部分配方式和办法,发挥医保基金的整体导向和控费作用,建立完善紧密型医联体医保付费考核监督办法,提高医保基金使用绩效。医联体内医师可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医联体内具有相应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作为多点执业地点开展诊疗服务,由各医疗机构报医联体理事会审核后,向双方(或多家)机构登记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集中备案。同时,获得医保服务资格的医师增加执业地点需同步向医保管理部门备案。

  ■案例

  家门口治病多亏大医院医生


  日前,记者来到城阳区人民医院,见到了正在住院的李先生。据了解今年74岁的李先生,几天前不小心摔倒造成多发肋骨骨折,送往城阳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谁知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下肢瘫痪,情况非常危急。家属打算将其转到市区的医院进行手术,此时恰好遇上医联体派驻来这里的市立医院专家林勇,经过诊断,林勇立即为其进行了紧急手术,目前患者下肢已经恢复知觉。

  “这个手术的难度非常大,而且老人已经74岁了,做手术的危险系数也很高。”城阳区人民医院脊柱关节科副主任邵文告诉记者,从林勇对患者进行会诊,到手术结束,整个过程只用了不到3个小时。“可以说这次手术的成功,也是得益于医联体的建立,有了这些专家常驻医院,也让来百姓看病真正得到了实惠方便,看病不用再跑到市里挤大医院了,省时省力省钱。”

  记者了解到,10月31日,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与城阳区人民医院联手签订医疗联合体合约,标志着青岛市最大规模、最紧密的医疗联合体成立。常驻城阳的39位专家已经全部开始工作,截止目前,肝胆外科、骨科、妇科、神经外科、皮肤科等专业派驻专家已经开展重大复杂手术15台,专家门诊出诊27次,接诊病人600余人。

  ■优势

  青岛迎来分级诊疗“医联体年”


  以前,一些地方的就医流向模型像个“倒三角形”,农村人得了病直奔县级或地级医院,城里人得了病直奔三级大医院,结果是大医院里人满为患,而基层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中心却门前冷落。

  建立以三甲综合性医院为龙头、整合二级和一级医疗机构的纵向区域医疗卫生联合体,是今年下半年青岛市卫计委的医改重点工作之一。2006年,青大附院就联合12家二级医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医联体。然而随着今年的医改重点倾斜,青岛的医联体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截止到目前,岛城一共有4个大的医联体,除了青大附院的以外还包括齐鲁医院(青岛)携手16家市北区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立的医联体;青岛市中心(肿瘤)医院牵手青岛市盐业集团职工医院组成的盐医分院;市立医院联合市南区 、崂山区、李沧区、城阳区、即墨市和莱西市6个区市的6所二级医院和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医联体。

  “医联体其实是我国改变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的产物。都说看病难,但社区医院,甚至县医院等基层医院看病难并不存在,相反资源闲置严重。组建医联体,就是为了实现分级诊疗不挤大医院,同时将双向转诊落实好不用全占大医院床位。”业内人士分析,这4大医联体也是几家医疗“巨头”牵手基层医院的主要表现,医联体这一医改模式正在走进越来越多百姓的生活,“在这个意义上,也意味着今年迎来了‘医联体年’。”

  ■障碍

  转上来远比转下去容易


  记者了解到,医联体对于需要转诊的病人,实行转出医疗机构负责制,由转出机构负责预约联系转诊事宜,建立体系内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使转诊病人优先获得转入机构的门诊和住院服务,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医联体形式中大专家坐诊的方式也让分级诊疗变成了可行,很多基层医院的门诊量都有大幅度提高。例如实施医联体来,延安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日均门诊量已由原来的100多人猛增到300多人。

  三甲医院床位不够,希望解决压床病人较多的问题,而基层医院床位相对宽松,有条件接收康复治疗的病人。通过双向转诊,可以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提升基层医院的医术水平,医联体建立的初衷也得到了各级医疗单位的认可。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反映通过他们往上转的病人很多,市北区截止到9月份基层医院的转诊人数也达到了2万多人次,有时“仅需一个电话”就能开辟绿色通道往上级医院转送病人。

  然而在“往下转”上,基层医院却遇到了困难。青岛市市立医院基层医疗管理科主任袁文清告诉记者,自从成立医联体以来,从麦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到大医院的患者有40人左右,而从大医院转到社区的却很少。“医联体成立之后,双向转诊并不平衡,基本上是从社区转到大医院治疗的多,而转到社区的只有个别几个。”袁主任表示,一般转回社区的都是慢性病,比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在医院度过危险期后,就回社区做做检测,买点药品等。李沧区卫生局社区办主任邵先赞告诉记者,李沧区一共有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纳入到市立医院的医联体中。“建立了这个医联体后有了较为顺畅的上转渠道,而且受益人群已经不少了。”不过他也承认,目前尚无从上转下来的病号。

  ■探因

  拿药和报销都有限制


  “在家门口就能看三甲医院的医生是挺好的。不过社区医院的缺点就是药不全,大医院的医生开的药方,如果这儿没药,还得去大医院拿。”在市北区小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住的李姓居民说。袁主任介绍说,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种类有限,有些癌症或其他大病所需要的药品在社区都买不到,只能去大医院。此外,因为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缺少病床,导致病人无法住院持续治疗,这也成为了转诊到社区的阻碍。

  是不是因为基层医院的康复设施建立的不够?邵先生说并非如此,“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有一些康复器械,而且像李沧区李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国医馆建的还不错,里面的康复设施也都很齐全。”

  “首先来说是中国人普遍缺乏康复治疗的概念,很多人都认为治疗结束回家养着就行,所以不少市民在大医院治疗后都会选择回家休养,即使是做完手术也是找原先的大夫复查,而不到社区来。”袁主任说。一方面是因为市民观念里还是信赖大医院,即使是做完手术,在康复和复查时也更愿意回大医院。此外有的医联体中仅有从下往上转的通道,没有从上往下转的通道,病人出院,大医院并没有通知到社区机构做进一步康复。

  “而且在大医院康复,有些项目能够报销,而回到社区康复是不报销的;社区医院大多有医保总额控制,社区医院医保总额用完了,就没法再接收病人了。”多位医联体相关工作人员都提出了类似的看法,要想让双向转诊顺畅起来,需要保障等多方努力。

  ■链接

  双向转诊是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区域大中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签订协议,让一般常见、多发的小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大病则转向二级以上的大医院,而在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治疗和手术后的康复则可转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这样,就可以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双向转诊制度是与分级医疗联系在一起的,其核心是两者明确各自的职能,形成优势互补,而不是相互抢夺医疗市场。

  半岛都市报/半岛网 记者 郭玉华 李飞鸿

[编辑: 李敏娜]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