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找政府办事像淘宝购物 "青岛模式"受关注

2014-11-21 06:16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CFP供图



  11月20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进入第二日会程,当天下午的“互联网与政府公共服务创新”分论坛上,青岛市政府代表登上了演讲台,让世界互联网领域聆听电子政务的“青岛模式”。现场互联网专家和业界精英反响强烈,对青岛政府历时18年打造的低成本、高成效的集约化电子政务模式、一站式政府信息公开、公众诉求响应和办事服务等纷纷“点赞”,一致认为“青岛模式”在中国电子政务领域是“一面旗帜”。

  “青岛模式”成电子政务实践样本

  “下面有请一位尊贵的嘉宾,他在互联网与政府服务创新方面有着30年的工作经验,今天他带来了最先进的‘青岛模式’。”20日,在题为“互联网与公务服务创新”的论坛上 ,青岛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惠军受邀发表了“互联网与公共服务创新-青岛的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演讲。一个城市政府,登上论坛讲台,这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独一无二。

  “大概在20年前,青岛市政府就认识到,而且现在更深刻地认识到,信息化、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势,业务不上网的政府不可能成为高效的政府,服务不上网的政府也不可能成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演讲中,刘惠军称,电子政务的发展无非两种模式,一种是各自为政,分散建设模式,另一种是集中统一的模式,也正是现在云计算所倡导的模式。“国内大多数城市是前者,而青岛选择了后者,并且是在18年前。”刘惠军说。

  实现政府内部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刘惠军用两句话介绍了青岛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一是要建设网络环境下的一体化政府,二是要为社会提供一站式服务。所谓一体化政府,就是政府的内部实现跨层级、跨部门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所谓一站式服务,就是为公众提供全面整合的信息获取、诉求表达和事务办理服务。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实现政府内部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青岛的措施主要有两条。

  第一,制定非常明确的政策。一个是2008年出台的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管理政策,在青岛地域范围内建设全市统一的IT平台,所有部门的业务都要纳到这个统一平台上 。目前青岛市级机关在该平台上的信息整合率已经达到了85.7%。另一个政策,是2012年出台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规定各个部门的信息都是政府资源,而不是部门资源,要以中央数据库的形式来实现共享利用。

  第二,解决体制问题。青岛市建立了一个高度一体化的政务云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着青岛市所有部门的网上业务。同时,建设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现在已经延伸到所有的社区和村。

  建设政府服务的手机客户端和微信服务号

  “居住在青岛这个城市百姓,可从这个平台获得各种便民服务,进行一站式信息查询,可以通过网络问政找到责任部门解决问题,还可以通过政府信箱表达诉求、意见和建议,我们每年接受老百姓提出的意见 、建议、诉求大概有5万件。”刘惠军指出,去年,全市统一的网上便民服务大厅正式上线,57个职能部门、2400多项办事服务清单全部公开,虽然这背后的梳理工作就耗时长达两年,但一上线就大大便利了市民办事。

  刘惠军称,青岛利用互联开展政府服务的目标是,使青岛的企业和市民“能像在淘宝上购物一样方便地办成政府的事儿。”目前离这一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但我们会坚持不懈地努力,让电子政务真正惠及百姓。

  刘惠军介绍,下一步,青岛市政府还将在三个方面进一步改善管理和服务:一是适应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快速普及的大趋势,建设政府服务的手机客户端和微信服务号。二是适应政府简政放权的改革形势,建设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是适应世界政府开放数据的潮流,建设政府数据和服务接口开放门户,调动社会力量开发政府信息,形成政府与社会力量信息共治、服务共建的新局面。

  2017年,政府服务七成网上办

  —专访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惠军


  世界互联网大会为何如此看重青岛声音?电子政务“青岛模式”经历了怎样的18年?乌镇归来,岛城市民还能享用上哪些更先进的电子政务服务?身为演讲嘉宾,青岛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惠军接受了本报特派记者的专访,将参会的幕后故事一一道来。

  作为唯一一个国内城市政府代表,青岛是如何登上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演讲台的呢?本报特派记者专访刘惠军时,得知了他的另一个身份——青岛市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管理办公室主任。在1996年青岛提出要建设集中统一的政府网络时,就成立了这个办公室,而他则是“青岛模式”18年发展史的直接见证人。

  据刘惠军回忆,2002年一次会议场合,他介绍了“青岛模式”,在当时这一模式还只是政府内部办公 ,但在全国已是领先。2005年,在国家信息化办公室与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举办的公共服务高端论坛上,他再次就“青岛模式”演讲,引起了上海参会代表的关注,还因此亲自到青岛来考察。

  刘惠军说,发展电子政务,不仅要解决技术上的问题,还有认识、体制层面的问题,“随着市民对互联网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子政务还要更快进步。”他告诉记者,近期目标,是2017年政府公共服务网办率达到70%。

  谈到这次来乌镇参加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感受,刘惠军笃定地说,“坚定了一个意识,那就是要发展移动互联网。”他说,“移动互联网”不光是一个话题,还是互联网发展趋势,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技术更新,移动客户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把青岛的电子政务做到市民的手机终端,发展移动互联网服务,这个计划已经成熟,很快就会上线。”刘惠军表示。

  于此同时,青岛电子政务还要做O2O ,即线上线下的融合。“现在线下的政务服务,我们有审批大厅,虽然审批大厅可以一站式办理,但受到空间距离的限制,并不是最便捷的服务方式。”刘惠军打了个比方,审批大厅在市南区 ,对于城阳区 、李沧区市民而言,赶到审批大厅,从距离方面并不便捷,“真正的便捷,应该是在家门口,出门就办事,所以线下的政务服务应该分散,下沉到社区 、街道。

  ■记者手记

  乌镇邂逅“青岛模式”


  来乌镇采访世界互联网大会,很多人问我,“跟青岛有啥关系?”说实话,作为特派记者,一直在愁怎么把一个互联网的会跟青岛市民的生活结合起来。直到19日晚,在组委会发给记者的次日会程上 ,再熟悉不过的“青岛”二字赫然入眼。

  兴奋!骄傲!青岛在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讲台上还有一席之地,国内外互联网领域的专家和名人都要聆听青岛声音!19日晚22时,联系上同在乌镇的刘副秘书长,约好了第二天的专访。20日早8点,乌镇水气缭绕,“枕水小镇”名副其实,我和刘副秘书长准时见面,就坐在水道旁的木凳上,从18年前,聊到当天要发言的论坛,再聊到未来市民可以享受到的电子政务服务,一个小时的专访,一气呵成。

  如果不是WIC,真是不知道青岛在电子政务领域早享盛誉;如果不是刘惠军的介绍,真不知道已经习以为常的政务网居然有“青岛模式”的独特。“在市民看不到的这18年中,在这张网的背后,有许多的努力,有很多的技术突破和意识转化,有很多障碍和难题,同时也有很大的探讨空间和发展前景。”刘惠军说。

  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马云也好,雷军也好,都特别喜欢“时间约定”,“5年后”“10年内”等打赌式的愿景听得人心激动。在论坛上 ,刘惠军也描述了青岛电子政务线上线下的完美对接、服务便利最优化等愿景,会场之外,记者问他,如果非要来个“时间约定”,会是多久?刘惠军笑了笑:“10年用不了,5年是要用的。”

  本版文/本报特派记者 王媛(本报浙江乌镇11月20日电)(署名除外)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