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老人村(现为石老人社区)
石老人旁边的海崖上,有一个与它同名的渔村,叫石老人村。这个小渔村原先偏远而默默无闻,但却风景秀丽,还有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除了上文提到过的“石老人”传说,还有毛手夜叉的故事、浆沟的故事、“金钩海米”的故事等。到了今天,因为青岛市高科技工业园的建立,石老人村突然“一举成名天下知”,一下子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纷纷来这里旅游、度假、投资和开发,也使得这个人口只有4000多人的小渔村,一跃成为青岛市百强村之一。
关于石老人村 石老人村位于青岛市东部、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北依温石山和大佛山,南临黄海,西与王家村相邻,东与沙子口街道的姜哥庄村接壤,隶属崂山区中韩街道办事处。截至2001年,石老人村共有1398户居民,总人口4100多人。其中居民以曲、孙、王等姓氏为主,其中曲姓占75%以上,均属汉族。全村总面积276公顷,耕地面积107公顷,另有山峦94公顷。石老人村地势东高西平,山上林木茂盛,山下土地肥沃,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地瓜、小麦、玉米等。村民出海捕捞,世代传承,2001年仍然有30%的村民从事这一传统的渔业劳动。
关于石老人村的历史渊源,据说可追述到明朝。相传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高、孙、杨氏先民从“云南交趾国嘎嘎县大槐树里头”迁此定居。几十年后,杨氏人丁凋零,认为是地气所致,遂举族迁至李沧区的佛耳崖居住。明永乐年间(1418年左右),姜哥庄南村曲姓一支迁来。他们开山辟土,出海捕捞,繁衍生息,渐成村落。因其村南海湾处有一酷似老人形态的巨大海蚀石礁,便将这个村子命名为“石老人村”。
石老人村的传说故事 在石老人村组织编纂的《石老人村志》一书中,城市信报/信网记者看到了一些关于石老人村的传说和故事。除了最为人称道,流传最广的“石老人”的传说外,还有一些是关于石老人村的。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些故事:
李家胡同的故事 石老人村在曲氏、孙氏迁入之前,曾有李氏、高氏居住。据传,李氏700多年前来到石老人村,在北山靠打猎生活,但是他的孩子总是早夭。有一天,李氏的妻子做了个梦,梦中一位白发白胡子的老翁告诉李氏的妻子,想要自己的儿子活下来,只需要把家向东移动一百米就行。李氏的妻子醒来后,按照梦中老翁说的做了,更神奇的是她的儿子也活了下来。于是,李氏便把住的地方命名为“活子窝”,又围了块地方用来狩猎和驯养动物,从此兔鸡成群,也就有了这后来名为“圈子”的地方。
后来,李氏迁到了一块平地上居住,并建了李家胡同,但是却被原来住在这块地方的居民高氏赶走了,最后没有在这里存留;再后来,高氏又被迁来的曲氏赶走了,高氏在这个地方也消失了。关于高氏被曲氏赶走的故事,据说是因为高(糕)加曲(麯),变成了酒,稀软了。
“浆沟”的故事 浆沟是石老人村“九沟十八崖”的九沟之一,位于石老人村东。关于村名,人们说“浆”是个谐音,原先是个“蒋”字。而这个名字的来历,还有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据说很久之前,石老人村已经有李姓、高姓、蒋姓等百户居民,其中一位蒋姓人家,忠厚传家,人丁兴旺。
元末明初,倭寇趁中原战乱,勾结内奸,在我国边境烧杀劫掠,从朝鲜、东北、山东大规模南下至江浙一带。因为石老人村南屏山突入南海,视野开阔,易守难攻,是守护村庄的天然屏障,鳌山卫就在此设立了墩堡,并在山上建立起烽火台,驻扎士兵。一旦发现敌情,便可以点燃烽火示警,组织抵抗。
在一个大雾天气,蒋家父子在石老人村的东水沟旁的田里劳作时,一小股倭寇乘船登岸,趁着雾天掩护,悄悄抓住了蒋家父子,威胁他们带路,企图从后路迂回赶到南屏山的烟墩(烽火台),一举攻占全村。蒋家父子宁死不从,虽然知道自己寡不敌众,但是仍然誓死抵抗,手持锄头铁锹,与倭寇搏斗,鲜血染红了田边的水沟。当村里的居民和士兵赶到时,倭寇早已走远,只留下蒋家父子的尸体在那里。但是,还有一个人留了口气,并在临死前交代了事情的经过。从此,蒋家就只剩下女眷,慢慢绝了户。村里人深感蒋家人的大义,于是将蒋家田边的水沟命名为“蒋沟”作为纪念。因与当地的“两浆水”、“两浆明”的“浆”谐音,因此又称为“浆沟”。
毛手夜叉的故事 相传在解放前,石老人村里有一曲姓老汉和儿子,是方圆几十里内的钓鱼好手,农闲时父子俩常带上干粮划船到石老人海湾钓鱼。曲老汉对龙王爷爷非常虔诚尊敬,每次钓鱼之前,都要让儿子掰一点干粮投到海中作为祭奠。
一天晚上,夜色朦胧,父子俩又开始往海中投放干粮。准备开工时,儿子突然发现海中伸出了一只毛手,从他手里一把把干粮抢走了。儿子很惊恐,偷偷告诉了父亲,父亲叮嘱儿子不要声张,只管放线钓鱼。结果,当天钓的鱼堆满了船舱。此后,父子俩常到这片海域钓鱼,投放的干粮也越来越多,每次也总有毛手来拿干粮,船也总能满载而归。 一年后的一天,晚上风平浪静,朦胧的月光下波光粼粼,父子俩又像平时一样投放干粮,毛手也出现了。只是这次的表现有点反常,拿了干粮后,仍旧伸出毛手不断地要干粮,而且伴随着阵阵尖叫。曲老汉感到不祥,因此与儿子调头回家了。一调船头,就不见了毛手,也听不见尖叫声。父子俩回到湾子,系好船抛好锚后,安心回家睡觉了。约半个时辰后,突然听到窗外狂风大作,只见乌云蔽月,豆大的雨滴和冰雹从窗棂间刮到了炕上。曲老汉猛然醒悟,连忙将老伴和儿子叫醒,穿好衣服,虔诚地跪地磕头,感谢毛手夜叉,救了爷儿俩的性命。
原来,是毛手夜叉吃了爷儿俩的干粮,心怀感激,为报答他们,特意发出警报,让他们躲过了那场致命的暴风雨。
“金钩海米”的故事 上个世纪50年代,集体计划经济时期,海米购销由中央统一调度指挥。1957年冬,中央向崂山地区下达指令,统调2吨上好海米进京。石老人大队接到任务后,由曲瑞栋等5人率领全村30余名妇女齐上场,日夜加工,从鲜货加工到晒制、去皮……直至成品出仓,均靠手工进行,仅用了1个月就完成了加工任务。
此次海米加工过程极为严格缜细,开工前所有人均须洗净双手,严谨涂抹任何护肤品以防异味。海米成品质地优良,尾部的小勾保留完好,身形如勾,个大丰满,在阳光底下,看着是粉红晶莹,金黄闪烁,入口鲜香无比。最终,石老人村的“金钩海米”以其最“名副其实”从所有崂山区村镇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通过中央统调标准的海米上品。金钩海米起初称为罗锅海米。据说乾隆皇帝在品尝御膳房呈奉的海米豆腐汤后,对产自胶东的海米连声称赞,并根据海米颜色、外形特点赐名为金钩海米。从此以后,罗锅海米就被称为金钩海米。
◎链接 青岛至少有6处“石老人” 除了海中“石老人”,青岛还有至少五处“石老人”。网上有一个名为《崂山几多石老人》的帖子,网友“望崂头”在帖子中共提及了三处“石老人”。“崂山东边‘小蓬莱’有一块很大的奇石,当地人称之为‘老人石’。此石非无名之物,周至元的《崂山志》中提到崂山的另外一块奇石指的就是它了。”这是“望崂头”在帖子中提及的第一处“石老人”。此外据其反映,崂山北宅的乌衣巷北山也有一处“石老人”,不过这块石头是唯一的女性,当地人称其为“石老婆婆”。“石老婆婆”的整个高度约有五六米,上部石头往南探出一些,外形酷似一位风烛残年的老妇人。此外,“望崂头”还介绍说,李沧恶狼齿附近的山上也有个石婆婆崮。
网友“真皮马甲”回贴称,王哥庄还有条石人河(西部7个村的统称),这条河因南边山上的石人涧里有块酷似人的石头而得名,那个石人的外形与“正牌”的更相像。网友“大海齁”也称,在后登瀛村后的水库东南山有一石岗,当地人称之为“石人”。
据资料显示,崂山山脉北部有山峰亦名“石老人”,而崂山大崂村东北的崇山峻岭中也掩藏着一处被称为“石老人”的人形山峰。但是否有与其相关的传说还不得而知。除此之外,宋代乐史著《太平寰宇记》卷二十还曾有一个“莱子国石人”的记载。据称,即墨县阴山上的一处石池旁边有五个石人,“广数围,高一丈”。传说是秦始皇所立。
岛城著名文史专家鲁海说,在岛城真正称得上“石老人”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位于石老人浴场的那块奇石。
文/图 城市信报记者 饶守春 未经城市信报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