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之名的“寻找”与铭记

写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14-12-13 11:31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以国家的名义公祭死难同胞,以法定形式让亿万国民铭记历史,这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向另一个时代的逝者致哀,更是一个民族对于过往历史的一次深入“寻找”。这是不能忘却的纪念,这是中国圆梦的坚实一步。

  公元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77年前的12月13日,日本军队攻入南京,他们在接下来的六周时间内让这座城市陷入绝望:30万滞留南京的中国军人及普通百姓,遭到了日本侵略者的蓄意屠杀。近代中国承受的灾难在那场屠杀中达到了顶点,家国破碎、同胞遭戮的切肤之痛延续至今。

  国家公祭日前夕,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名来自重庆的中国军官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而他的妻子77年来对丈夫牺牲前后的故事知之甚少,最终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寻找”到了那段往事。一个人跨越时代去寻找另一个人的点滴,诸如此种跨越年代、充满悲情与历史沧桑的故事,在“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30万”的冰冷数字背后,不知还有多少。不同的年份,相同的日子,当城市上空警报长鸣之际,让我们停下脚步、静默哀思,为八年抗战中殒命于日寇屠杀的同胞祈祷吧。

  事实上,这则以“寻找”为主题的故事,可以作为我们打捞南京大屠杀历史细节的缩影。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细节并不为人所知,它们大多埋藏于幸存者及家族记忆之中,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南京市地方政府及民间学者的“打捞”,那段被忘却的历史终于渐渐清晰。正如那位老人找到了属于她丈夫的“历史”一样,我们将地方性的纪念活动上升到国家层面,以法定形式让亿万国民铭记历史,这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向另一个时代的逝者致哀,更是一个民族对于过往历史的一次深入“寻找”。同发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悲剧一样,南京大屠杀也是整个二战历史记忆的一部分,因而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世界,“南京大屠杀”都不该被遗忘。

  正如张纯如所著《南京大屠杀》扉页上的那句话,“忘记历史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当我们听到城市上空的警报低头哀思之际,也不妨想想关于南京大屠杀、关于八年抗战、关于屈辱的近现代史,除了死了多少人,打了多久仗,我们到底还知道什么?请从记住南京大屠杀开始吧,记住那些死难同胞的悲情故事,记住我们受尽屈辱的历史轨迹,记住国家积贫、民族孱弱的历史缘由。这不仅是哀悼逝者、祈祷和平、期盼兴盛,更是在反思悲剧。对于日本国内那些否认侵略历史、美化战争罪行的“政治小丑”,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无疑是对他们的有力回击。

  从1937年至今已有大半个世纪,国家此时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政治文明的一种进步,体现了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并且这种尊重不因年代久远而褪色。无论历史如何跌宕起伏,它的落脚点终将是“人”。南京“哭墙”上的10505名死难者名单,深埋于雨花台荒草中的皑皑白骨,以及记录日军罪行的黑白照片,每一个“物证”的背后都曾是有姓名有家庭有梦想的鲜活生命——七十七年前的南京城,既有国家遭难的宏观叙事,更有“生死两茫茫”的悲欢离合。

  个人既是历史的承受者,又是历史的传承者。国家公祭日在缅怀逝者的同时,也在提醒今人铭记历史。那些历史片段的背后无论是辉煌还是苦难,都属于这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值得我们去“打捞”与借鉴。了解昨日中国的悲与喜,才能懂得今日中国的来之不易,也才能凝聚磅礴之力,砥砺前行,这是不能忘却的纪念,这是中国圆梦的坚实一步。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刘晓明]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