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本报《一年级快过半,孩子适应学校了吗?》报道一出,不少市民拨打热线称育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扰,其中,“如何跟孩子有效沟通和交流”成为让众多
家长头疼的事儿。为此,记者采访多位老师,他们建议家长应该学当“大朋友”,少些指责,多些理解和宽容,还要学会
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意愿,这样的沟通和交流方式会更加有效。如果您在育子方面还存在疑惑,可拨打热线66733311咨询,本报将咨询名师为您解疑答惑。
“孩子听不进我说的话”
“真的很愁人啊,孩子小的时候还好,但现在上了初中,有时候跟他说点事情,尤其是他做错的时候,我说啥基本上听不进去,不但不耐烦,有时候还会反驳我,说我啥都不懂。”近日,市民管女士拨打本报热线66733311称,自己现在都不知道该怎样跟孩子交流了。“孩子经常说我不理解她,不体谅她,现在我跟对象都很头疼,该咋办啊!”市民王先生也有同样的烦恼。“我孩子还小,读小学四年级,有时候在学校表现不好,我回家还没说几句就开始哭了,真拿她没办法。”市民姜先生在跟女儿沟通上至今仍不顺畅。
城阳区教体局教研室教研员焦雪清告诉记者,家长遇到的这些烦恼大都是因为“不会沟通的技巧”造成的。“如果孩子表现不好或出现了问题,家长常用的‘你为什么’‘你怎么’在孩子看来更多是指责,那他们往往会采取对抗、反驳的方式回应,而家长就觉得孩子在找借口,结果越沟通越糟,不但解决不了问题,亲子关系也会受到影响。”焦雪清认为 ,有的孩子哭泣是觉得家长不理解、不信任自己,时间长了,问题会很严重。
学当“大朋友”多引导
“我觉得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摆正自己的位置很重要,不要摆出一副‘我是家长你必须听我的’的样子来讲大道理,而应该当孩子的‘大朋友’,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是跟我站在一起的,是理解我的,这样的方式他们会更容易接受。”从事幼教工作28年、被评为2014年“山东省优秀教师”的棘洪滩街道韩北幼儿园园长魏瑰吉觉得,父母应该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学会以“知心朋友”的身份与其沟通交流,这样会赢得孩子更多信任。
担任多年初中班主任的实验中学老师赵芳明觉得,初中的孩子进入青春期,生理、心理都在逐渐成熟,会变得非常敏感,家长在沟通交流上更需要注意。“家长应该多站在孩子角度考虑一下,对孩子的错误不要太较真,因为成长路上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应该多些理解和宽容,给孩子更多自由,帮助他树立理想和目标,多引导他朝着目标努力。”赵芳明认为,年龄小点的孩子其实也懂得对与错的道理,只是自制力还不够,家长应该多些温柔、耐心,少命令、少呵斥,多疏多导,不要等问题出现了再来堵。
积极倾听多些尊重
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除了注意“角色”“身份”外,沟通技巧上也很关键。城阳区教体局教研室教研员焦雪清提醒家长 ,其实技巧很简单,家长首先要学会积极倾听,同时也要向孩子反馈信息。“比如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家长可以心平气和地用‘你今天挨老师批评了,肯定觉得丢脸吧!’开始,孩子听了后会觉得妈妈理解自己的感受,这样他会更容易把事情真相告诉你,这时候家长要好好倾听孩子,然后随之进行反馈。”焦雪清介绍,这样的沟通过程,孩子觉得自己的意愿受到了尊重,进而会更喜欢与家长沟通。
“家长在纠正孩子某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时,也要注意沟通技巧。”焦雪清举例子介绍,如果家长一进家门看到孩子没写作业而是看电视,家长可以变常用的“你信息”为“我信息”。“简单说,就是家长不应该上来就一顿‘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你咋还不写作业’,可以尝试用‘妈妈看到你看电视不写作业,心里很着急,心情也不好,连晚饭都不想做了’,把自己的心里感受向孩子表达,其实孩子是明白事理的,他会自己考虑发现‘我做得的确不对”,进而愿意去改正。”焦雪清认为,家长学会了恰当的沟通方式,与孩子交流上的困扰会逐渐解决,亲子关系也会越来越融洽。
如果您在孩子的家庭教育或孩子学习方面存在困扰和疑惑,可拨打热线66733311或关注官方微信“半岛都市报城阳新闻”,本报将为您寻找专家、名师解疑答惑。记者 焦红红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