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来自
城阳区各街道调解中心、社区调委会和专业调解室的192名人民调解员参加了城阳区人民调解员培训班,为明年的人民调解工作做好准备。据了解,目前,城阳区有约800名人民调解员,他们的工作范围涵盖了城阳所有的民间纠纷,每天都在想尽办法为化解大大小小的社会矛盾而努力,每年为城阳区化解数千起矛盾。
“手机成为热线电话”
12月24日上午,在城阳区人民调解员培训班上,来自流亭街道一社区的调解员王女士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调解经验,“调解工作需要一定的技巧,但是更多的是真诚的交流,我相信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途径。”王女士回忆起自己在今年年初化解的一桩邻里矛盾。
“社区里两家人是邻居,关系曾经很好,都从事建材销售行业,因为门口商品占用别家空间的问题而产生矛盾,并迅速加剧,今年4月份的一天,一家的男主人将另一家人的男主人打伤,被打的一方住进了医院,后来因为巨额赔偿问题,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社区内的调解员王女士说,“我得知情况之后首先看望了住院的被打者,对情况进行进一步了解,随后又找到打人者进行了解,弄清了事情的原委,通过真诚交流缓和了双方矛盾。另外,两家的关系曾经很好,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所以最终可以把矛盾化解。”王女士说,这一桩矛盾的化解虽然只用了两天时间,但是她前前后后跑了近10趟路,往返两个家庭,“调解需要技巧,更要真诚和勤快。”王女士说。
据王女士介绍,“因为从事调解工作几年时间,大家都习惯了有矛盾让我来介入,社区邻居都知道我的电话,矛盾双方可能不会直接找我,但是邻居都会找我,我的手机成了
化解矛盾的热线电话。”
城阳调解体系正在完善
城阳区司法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城阳区有约800名人民调解员,参会的192名代表中有约一半从事调解工作数年甚至十几年时间,他们有丰富的经验,相当一部分人的电话都已经成为大家熟知的化解矛盾热线,另外有一部分人是今年新当选的社区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委员。举行这一次培训活动就是想让大家相互学习,在今后为城阳化解更多的矛盾。
12月24日下午 ,调解人员进行了“调解心理学”的学习。“与矛盾双方交流的时候,如果谈了很多次话,对方还是没有谈出他的根本问题该怎么办?调解之后双方矛盾解决了,可是之后心里更加委屈了怎么办?该如何避免这些现象?”主讲者韩教授跟大家说,矛盾的产生就涉及各个方面的内容,双方都有压力,比如工作职称、家庭地位、感情状态等因素都会对心理产生影响,在解决矛盾的时候应该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避免情绪的冲突点,利用和寻找积极资源舒缓双方情绪;还要学会换位思考,“这些方法需要在具体矛盾的解决中积累经验。”记者了解到,培训活动持续到26日,这些调解员还学习了《侵权责任法》、《人民调解法》等法律知识和典型的案例分析和调解文书的制作,培训活动结束之后将进行考试。
据了解,目前城阳地区正在逐步推进调解组织网络建设,社区调解组织正在完善;街道调解中心正在逐步规范;上马法庭、夏庄法庭、交警大队等专业化调解室正在稳步推进。今后城阳区将逐步推进建立驻法院立案庭、医患纠纷、劳动争议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还将建立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命名制度,向调解员颁发人民调解员证。
记者 赵伟华 本报通讯员 张艳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