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上午8点左右,厦门市一辆公交车突然起火燃烧,共造成12人受伤。警方初步调查是人为纵火,犯罪嫌疑人几小时前还点燃了一家食品厂仓库。幸运的是,这起公交纵火案并未造成人员死亡。
相比前一次厦门公交纵火案,这一次之所以损失不是很惨重,无疑与公交车上配备了安全锤有关,与司机及时开门砸窗灭火的有效处置有关,与下车乘客的相互救助和疏导有关。良好的安全责任落实,保障了基本的秩序安定,从而将一次公共安全危机的风险降至最低。
公交纵火案频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在一次次悲剧过后,公共安全治理机制没有得到完善,从行政部门到公交公司的各方责任没有严格落实,司机的应急能力与公众的自救能力没有得到提高。相反,只要在规章制度的规范下,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便不难做到有备无患。
无论纵火案的损失是大是小,都为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提出了问题:我们记取公交纵火案的惨痛教训了吗?是否真的“吃一堑长一智”了?在旁观别的个案时,有没有对自己身边的安全隐患视若无睹? 1月16日《京华时报》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