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东凤 王伟 施建中
过年回家的理由只有一个:团圆!而不回家的原因却很多:因为工作,因为省钱,或者是因为无奈……“信报山航征集
团圆故事送机票”活动正在进行中,欢迎和我们联系 ,讲述你的团圆故事 。1月22日,城市信报/信网记者来到了中铁十八局地铁施工工地,倾听“80后青漂”、“四川老爸”和“孤独丈夫”的心声。他们都两年没有回家过年,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让人动容。
80后的王伟 每次回家,孩子看我都像陌生人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在海安路地铁施工点见到了80后青漂王伟,他是中铁十八局的一名司机。来到青岛两年时间,他只回了一两次家,其中一次还是因公出差回了趟陕西老家。去年春节期间,正赶上工地赶工期,工地要求他所在的部门全员在岗,王伟回家的计划泡汤,在工地跟工友一起过了个年,第二天接着又开工干活了。
一年365天,陀螺一样每天循环往复。对王伟来说,平时的日子是要熬的,年终是个头。工作快10年,常年在外奔波的他只有过年才能短暂回家。春节就是他和家人的盼头。
“每到腊月二十几 ,工地外的马路上忙年的人多起来,偶尔鞭炮声响起来,那几天心都漂在外面。”谈起回家,王伟的眼神才会活起来。常年在外跟着工地走,他跟工友们几乎与社会隔绝,在青岛,他连距离自己百米不到的浮山小山头都没爬过。“每天就是工地跟宿舍两点一线,就算休息也就是待在宿舍玩儿,偶尔上上网,其他哪里也不愿意去。”
最让王伟念叨的是他的娃儿,“孩子快5岁了,见面的时间加起来顶多有30天。”王伟的父母、老婆和娃都在陕西商洛老家。“孩子过了5个生日,我只在他两岁时赶回去一次,连他的百日宴和周岁都没回去过。”说起孩子,王伟一脸愧疚。马上就春节了,王伟说,假如山航愿意提供一张回家机票,他很愿意坐飞机回去。
王伟说,“我家在商洛,是个小城市。”回家的路漫长而折腾。
“坐过飞机吗?”
“还没呢。34岁了一次飞机还没坐过。”王伟说。他每次回家需要从青岛先坐车去济南,再从济南转车去西安,然后倒车回商洛。去年过年没回家,王伟又错过了跟孩子团聚的机会。“每次回家,孩子都要盯着自己看上一会儿,像看个陌生人。为了补偿他,我每次回家都买好多东西。看到我曾经电话里跟他承诺过的好玩具,他很快就跟我熟悉起来了。”
在工地上,他属于年龄小的。有时候工地上赶不出活儿缺人手时,王伟就像个螺丝钉。“啥都能干。”他憨憨地说。
42岁的施建中 妻子离世,4岁儿子在老家哭喊 在地铁施工工地上,42岁的施建中干的是技术类工作。20多年奔波全国各地的施工经历,让他注定跟家人聚少离多。“来青岛两年多了,也没回过家。”施建中话中带着伤感,“挺遗憾的……”假如能预知妻子的离世,他肯定会放下手头工作陪她过最后一个团圆年。
结发十多年,施建中能够在外安心工作,都亏了在家操持的妻子 。夫妻二人感情很深,虽然聚少离多,但妻子却默默承担起了家里照顾老人和抚养孩子的重任。
“去年3月8日,我接到家里电话,说老婆住院病重,要我赶紧回家。”当时有些蒙了的施建中,赶紧买了张回江苏的机票,回到家时,妻子已经躺在床上昏迷不醒。“她本来就有高血压,每天都吃着药。那天回乡下办事,结果她没吃降压药,坐车时间久了晕车,还没回到家就昏倒在了乡下。”施建中说,等到送到医院时,妻子已经因为脑溢血昏迷。
从3月8日到3月18日,十天时间,妻子最终没救过来…… 留下了正上初中的大儿子和刚上幼儿园的4岁小儿子。把家里的事情安顿好,施建中又赶回到了青岛工地上。“两个小孩只能让父母帮着带了 ,他俩都70多岁了,年纪大了也需要照顾,但没办法,我这边的工作也放不下。”
妻子突然离世,让他措手不及却又无能为力。42岁的硬汉子虽然挺过来,但4岁的小儿子却是正需要妈妈的时候,一开始经常哭喊着要妈妈,施建中不得不一天一个电话打回老家。“这边的工地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我还得继续坚守下去。”施建中说。
“这个年必须要回去过,已经亏欠了太多。”施建中不愿再多说。
50岁的何东凤 为省600块钱路费,两年没回家 50岁的何东凤是四川广安人,他是工地上一个普通的电焊工。跟很多农民工一样,何东凤负担着一个大家庭。多年来,老何能多干一天绝不会偷懒休息一会儿,能少花一分钱也不会多掏一分。老何家里的大儿子已经在外打工,女儿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现在家里还剩一个上初中的小儿子。虽说经济没那么紧张了,但老何还是能省下一点是一点儿。
来到青岛两年多,他一次家都没有回。
“这么长时间不回家 ,到底是因为啥?”城市信报/信网记者问。老何使劲搓搓手,“为了省钱呗,回家一趟要花600多块钱。我家在广安下面一个镇上,每次坐火车要30个小时,早上7点起床去火车站,要第二天晚上8点才能到站,还要坐70分钟的汽车才算回到家。”就为了省下600块钱路费,老何一次都没回家。
“每次过年的时候,真想家,一年就盼着那几天。”老何说出了心里话,可算算那600块钱,够得上小儿子半年的零花钱,能省就省下吧。“去年过年时,工地上有些工友一起在工地过年,大家一起吃年夜饭喝酒,就那么过去了。初一休息了一天,初二就开始干活了。”老何说,自己最想家的时候,就打个电话给家里。大儿子、女儿、小儿子也不是每次都能凑在一块儿,过年时也只有俩儿子陪在妈身边。老何说,“老父亲母亲也都不在了,俩儿子陪着他妈,我也就放心了。”
老何在外挣钱,想尽办法节省。身上的衣服就是常年的工装,来青岛两年,他不仅没逛过青岛,连几百米远的海边也没去过。每月发了工资,他几乎全部把钱寄回老家。在他看来,这些年没有回家 ,挣足够多的钱才够补偿家人。
文/图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李敏[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