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这个壶,想了20多年了,现在终于成功了。”年过六旬的荆培松老人,抚摸着亲手制作的
龙首壶,感慨颇多。《古莒遗珍》中记载,龙首壶是唐朝时期的一种饮具,壶上附一神龙,龙头出水,龙身弓曲,龙尾充当壶柄,因稀有精致而著称。据了解,这门制壶的手艺早已失传千年,没有历史记载也没有祖辈传承,唯有
莒县的莒州博物馆珍藏着一把。但苍天不负有心人,莒县店子集镇68岁的荆培松和62岁的徐安贵两位老手艺人,潜心研究7个多月,失败了千百次,在2014年10月,终于成功烧制出黑陶龙首壶。如今两人基本掌握制壶技巧,已制作成品60余件,并计划招收徒弟,传承手艺。
工序12道 ,工期20余天
龙首壶外观精美,结构考究,要求制作者具有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还要有十足的耐心。荆培松从19岁开始学习黑陶制作,烧制龙首壶是他多年来的心愿。他说制壶要从选土挖泥开始,经过制胚、晾晒、打光、雕花等12道工序,最后烧窑、出炉。制作一个高45cm 左右,壶身圆径50cm的龙首壶要花费20多天的时间。
整个制作过程繁琐细致,丝毫不能出差错,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两位老人介绍,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步在于烧制。倘若火候不到位,那壶体便不成形,歪歪扭扭,色泽暗淡。但要是火候大了,壶身便会出现裂缝、断损,甚至在窑炉中爆炸。每一窑能烧大大小小十来个壶,烧制的时间六七个小时最为适中,窑炉中的温度高达六七百度。烧窑的时候,两人能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11点半。但两人还是乐此不疲、从没有半句怨言。
“烧窑的时候,全凭一双眼睛看,心里有数,得全都在脑子里盘算好了。”荆培松说不出具体的烧制要领,但凭借自己大半辈子的制陶经验,他能从容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荆培松介绍,他俩从2014年3月开始研究,直到10月才烧制出第一把龙首壶,失败的次数已经数不清了。“之前烧了两窑都毁了,第三窑才有成的。”说到这里,荆培松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不忘初衷,20年后了心愿
“我40来岁的时候,就想着弄这个玩意,但一直没条件。”头发斑白的荆培松告诉记者,“后来下决心了,真正开始是2014年3月。”20多年前,他第一次见龙首壶是在莒县老博物馆,那是一只瓷器。他觉得龙首壶特别漂亮,当时就想试着研究一下,但上有老 、下有小,又没有资金和技术支持,只好作罢。
2013年7月份,荆培松老人又想起了龙首壶,于是喊着徐安贵一起,来到了莒州博物馆。同样,初次见到龙首壶的徐安贵也被它深深吸引,“一定要把它研制出来,不能让它就这么失传了。”两位老人的想法不谋而合。没有经费,没有场地,起先两位老人也是一筹莫展。后来他们的想法,得到了邻村书记李相鹏的支持。“没有问题,我给你们每人每月3000块钱,给你们找场地,你们就放手干吧。”李相鹏痛快地答应了老人,让他们倍感激动和鼓舞。
对两位老人而言,每一把壶都是他们心血的结晶,毕竟他们不再年轻,两人都已经进入六旬。为此,他俩吃了不少苦头,常常废寝忘食,经常加班到晚上八九点,第二天起来腰酸背疼,但从未想过要放弃。“想了二三十年了,现在有条件了,怎么能不珍惜呢?”对荆培松来说,制作龙首壶是他多年来的心愿,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
今年计划研制百龙壶
虽然两位老人已经基本掌握制作龙首壶的要领,但他们更想把龙首壶做精、做细。下一步,两人会在花纹的雕饰,龙头 、龙尾的设计,壶体的色泽和光滑程度上下一番苦功夫。“做成了不是目的,怎么能做到精益求精才是根本。”徐安贵认真地说。他们商量着将龙首设计得更加逼真,并将壶身放大。
“我们还计划做一把百龙壶,在壶身上刻100条龙。”徐安贵笑着说,“有横着的、有竖着的,有盘着的、有飞起来的。”这是他们2015年的目标。据了解,荆培松擅长制陶,主要负责制作壶胚、烧窑等,而徐安贵擅长美术,对壶身的花纹,龙头 、龙尾的造型等方面,颇有研究。两人互相取长补短、通力合作,不离不弃。徐安贵说他还记得,烧出第一把龙首壶的时候,两人高兴地差点跳起来。
采访中,两位老人经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不能让这手艺失传了,千万得一辈一辈地传下去”,他俩说等条件成熟了,还想招一些徒弟,收不收学费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把手艺传承下去。现在他们制作的龙首壶主要作为工艺品观赏和收藏,还没有进入市场进行销售。曾有人专门打车过来购买,出价1500元一个,但两人婉拒了。“我们现在只想着把它设计得更漂亮、更完美,还没想过要卖钱。”荆培松朴实地说。
文/图 记者 陈平平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