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下午,李郑氏老人往窗台上摆放桃枝用来辟邪。
儿子今年不回家过年了,李守俭和老伴儿一起过年。
2013年10月4日本报报道黑山前村的版面截图。
2014年9月9日本报报道黑山前村的版面截图。
忧未来:小村该如何存在 “再过30年,这个村就没了。”村民们都看得很明白。
其他村过年的时候,经常有年轻人聚在一起喝年酒,开家常会。
黑山前村总共十来个年轻人,有上班的,有回来晚的,因此也聚不到一块。
但是村里以后怎么办,还能一起再过多少个春节,是大家经常提及的话题。
“上世纪70年代,我们村里老少有130多口,在全胶县(今胶州)产粮、养猪都是有名的。”村民王世章说到高兴处,还拿出了当年村里荣获“一人一猪”的奖状。
后来老年人逐渐去世,年轻人去外地打工,实施计划生育后孩子也越来越少。加上村里确实比较偏僻,很多人在胶州市区等地安家之后,就不再回来了。
“不过,偏僻有偏僻的好处,村里没有工业污染,空气好,水也好。”王世章泡上茶说,“你看看,我们村的水壶里从来就没有水垢,暖壶里也没有,还有城里人专门来拉水喝。另外,村里还有个小湖,经常有天鹅在我们这里栖息。”
此前,曾经有一家投资公司打算在村里建一个水库,在此处修建个度假式的养老院。
后来又有胶州城关的胜利村来考察过几次,打算把村民们搬到胜利村修建的小区里,把村里的土地和房屋用于旅游开发。
不过胜利村村委换届之后,就没再来过。
此前本报曾经以《孤独的老人村》为题,报道过五保户老人王世古等人的心酸故事。
这次来到村里,并没有找到王世古老人,原来政府掏钱让他住进了镇上的养老院。
“一天三顿饭不重样,早晨有牛奶、面包、鸡蛋,实在是没想到能有这一天。”大年三十的中午,睡过午觉的王世古很高兴,也很精神。
他说,侄子大年廿八来这里接过他,但是他在养老院住得很好,不愿意回去。
“王世古变胖了,人也精神了。”看了记者相机里拍的照片,村里的老人们说,以前他在村里经常不开火,就吃点冷饭,现在可是好多了。
“对老人来说,合并社区也好,把村子迁走也好,主要是这里生活不方便,我们也不放心。”村里的一位年轻人说:“说实话,老人有个头疼脑热的最吓人,夜里有急事了,120救护车都找不到地方。”
水好农产品就好,空气好适合人们养老。
村里近年来也来了投资者。已有外地人以700元每亩的价格,承包了村里的几十亩土地,除了种核桃,还在山上养羊、养鸡。也有人以每年1500元的价格,租下村里的一栋老房子,不过此后没见人来过。
对于一个200多年、人口只减不增的小村来说,不怕人们离开,却怕无人进来。
文/记者 姜振海 图/记者 陆金星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