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工地,曹新(右一)和同事贴上对联和"福"字。(受访者供图)
加拿大,留学生们一起包水饺庆祝新年。(受访者供图)
大年三十晚上,当迎接新年的爆竹声噼啪作响,回荡在魏然耳边的却是教授流利的英语。24岁的他远赴加拿大安大略省留学深造,回想起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迎接新年到来的情景,正在上课的魏然不禁有些淡淡的感伤。但是,随着
春节趋向“世界性”,魏然在异国他乡也感受到了久违的“年味”。如今,对于许多远赴他乡求学或工作的“魏然”们来说,春节这一“土节”依然是他们寄托思念最好的日子,而随着圣诞节在国内的日益风靡,如何让自家的传统文化更具魅力,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思考和讨论。
加拿大:上完课后,聚会迎新年 “过年好!”“新年快乐!”看着班级QQ 群中热闹的拜年信息,在加拿大留学的魏然感觉这个春节有点“冷”。本来他计划在除夕当天给自己放个假,但看了一下排得满满的课程表后,索性放弃了休假的想法。“同学都问我新年怎么过的,我其实就是上课过的。”魏然说,“这学期课程比较紧张,过年这两天教授还布置了不少课题,但是无论多忙春节都要和同学聚餐。”
魏然发现,随着“走出去”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春节也趋向“世界性”,不仅当地商场的橱窗上贴有充满中国元素的海报,在华人聚居区还有宣传中国羊年的图画。
为了在异国他乡找寻“年味儿”,魏然上完课后,除了准备自制火锅,还和几位留学生聚在一起,一边观看春晚重播,一边准备包饺子过年。
安哥拉:对联和福字增喜庆 与魏然一样,跟随国内一家建筑公司到安哥拉工作的曹新没能回家过年。老家在河北衡水的曹新介绍,初到安哥拉时,炎热的天气让他有些吃不消,但是怀揣着到非洲“淘金”的梦想,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公司专门放了三天假,为了增加‘年味’,一大早我们就到小市场上买来了对联和福字,一块贴在门口,工地上还有一位当地大哥也过来帮忙,我们十几个人还专门做了一大桌菜来迎接新年。”
曹新是众多去非洲闯荡的中国年轻人中的一员。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2013)》白皮书显示,中国已经成为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据保守估计,在非洲的中国人有100万之多。在春节期间,他们中的大多数要在异国他乡度过这个节日。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影响力的提升,春节这一“土节”漂洋过海来到国外,一跃成为外国人眼中的“洋节”。春节在国外的分量越来越重,特别是华人社区,每年都有庆祝新年的活动,给孩子发红包、举行庆新春花车游行、焰火表演等。“安哥拉当地的工人甚至会用中文向我们问候新年好。”曹新说。
反思:一声“过年好”也是年味 在除夕夜,魏然拨通了越洋电话,给万里之外的爸妈说了声“过年好”,而爸妈依然像往常一样叮嘱他“多穿一点”。听见爸妈的声音,魏然不禁眼睛湿润了。在魏然看来,年味是家乡菜、鞭炮响甚至一声简单的“过年好”。
魏然同样认为,如今的“年味”越来越淡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年轻人外出求学或工作,他们通常以家乡为原点,活动半径越来越大,娱乐方式也不仅局限于小时候的几种。“以前过年除了和家人团聚,越长大越提不起兴趣,除了放鞭炮、吃喝、打牌,没有别的事情能干。”魏然说,可现在觉得这些都已经是奢望。
观点:挖掘文化内涵,找回年味 岛城文史专家鲁海认为,“年味”变淡实际上源自文化内涵的缺失。“如今过年已经简化为吃吃喝喝的节日,‘办年货’也成了‘买吃的’代名词。”鲁海先生介绍,春节起源于农耕生活,在漫长的演进中渗透了主流的传统文化,但近代以来春节的文化内涵一直在淡化,甚至一些仪式化的东西一度中断。
在鲁海看来,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春节单纯的“吃吃喝喝”还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如今年轻人已对此不感兴趣,反而在过“圣诞节”等洋节时更加兴奋。“要找回‘年味’,春节亟待解决的是如何挖掘文化内涵的问题。”鲁海认为,“春节是‘文化艺术节’,实际上并不‘土’,例如春联蕴含的文学知识和书法知识,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春节还是有很强吸引力的,它把有着相同文化背景的人联系起来,每到这一时期都会有‘家’的概念。”鲁海说道。而对于身处中西两种文化背景的“魏然”们来说,这种感受尤为强烈。记者 刘玉凡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