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似乎成了时下国人最大的
乡愁。有
故乡者,归故乡。哪怕山高水长,千难万阻,也要回去;没有故乡者,去他乡,但心中的那缕乡愁,剪不断,即便在天涯海角,也魂牵梦绕。平时,大家“生活在别处”,为生计,为事业,不得不离开各自的“原乡”,到城市,到他乡打拼。心中的那份乡愁日积月累地发酵,在春节时喷薄而出。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的春节会跟一年一度的人口大迁徙联系在一起。
越是在现实中缺少的东西,越是在心里渴求。为了生计,为了发展,大家背井离乡,扎堆在城市中打拼,拼的是什么?是物质或者可以折算成物质的东西。但心中最柔软的那块却不是“硬”东西可以弥补的,最柔软的那块东西就是我们文化和精神需要。在很多时候,这种文化和精神之需被置换为“乡愁”,存储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乡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乡愁是小我的,与个人的血亲传统和成长记忆有关;而广义的乡愁则是文化的。
改革的农村也是开放的农村,中国遭遇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农村不可能处变不惊,功利的城市不能要求农村守住清纯。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城市,就有什么样的农村。在城市包围农村的今天,准确地说,在城市文化包围农村文化的今天,农村还能寄存多少城市人的乡愁?在城市出现文化空心化的大趋势面前,农村文化即便有,也会越来越稀薄。要让农村留得住乡愁,仅靠几个盆景显然不够,需要从大的文化战略和发展战略高度去考虑。
2月25日《南方都市报》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王泯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