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一教师收藏1800多件锔器 想办博物馆(图)

2015-03-08 07:01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锔补过的茶壶。



  

代德寿收藏的成套的锔补工具等。



  小资料

  “锔”这个字在《汉语大词典》释义为用铜或铁打成的扁平的两脚钉,用来连合破裂的器物。根据史料显示,在唐代就有以钉铰为业者,即锔盆碗的,《清明上河图》中也有宋代锔艺人的形象,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还记载了金刚石可以钻玉补瓷。至于锔补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目前说法不一尚无确切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项民间手艺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

  千年前祖先创造发明的锔补技术,如今已渐渐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那些被锔补过的碗、盘、壶、玉镯等器具,在平度55岁的教师代德寿眼里可都是宝贝。自从25年前迷上了收藏锔器,代德寿如今已收藏了1800多件不同时期的锔器,还四处寻访锔艺人整理资料,想建立一个锔文化遗存博物馆,让锔艺这门老手艺得到传承和弘扬。

  中学教师爱收藏锔器

  在平度市民代德寿家里记者看到,他收藏的锔补过的器具整齐摆在楼下的一间车库里,面积有二十几个平方米,“每天都下来看看,挨个抱起来端详端详,擦擦灰……感觉内心很知足。”代先生告诉记者,他收藏的锔补过的物件主要分为三大类,包括玉器、瓷器和陶器,细分有玉镯子、瓷碗、瓷盘、瓷枕、嫁妆瓶、帽筒、马灯等近百个品种。记者了解到,这些收藏的带铜铁锔钉的器具,最早的可追溯到明清朝代。

  今年55岁的代德寿在平度一所中学任教,从1985年开始收集这些锔补过的器具,至今已收藏了1800多件,还有十几套锔补匠人的挑担及部分锔补工具。“受条件限制,我把这些锔补过的器具分别存放在了三个地方。”说起为何会对锔补的器具感兴趣,代德寿说这缘起于他的爷爷和父亲,“我的爷爷和父亲都会锔补这门手艺,但并不以此为生,最近这些年随着生活越来越好,我看到锔补的器具就会想起他们,感觉很有纪念意义。”

  四处寻访锔补技术

  除了对先人的怀念,代德寿认为,这些锔补过的器具上,那锈迹斑斑的锔钉已经凝聚成了一种文化符号,记载了人们生活水平的变迁。锔补技术同样也是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老手艺,让残破陶瓷器具恢复了使用和观赏价值,“这些器物承载着过去老百姓家庭生活中碰碰磕磕和锔艺人为养家糊口、走南闯北、敲敲打打的故事,诉说着过去物力维艰、生活紧巴的历史,同样也浸透着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惜物惜福的传统美德。”代德寿说,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家里出现破碎的器具时,大家往往一句“碎碎(岁岁)平安”后便扔弃,锔艺人因此也越来越少见。

  除了收藏,代德寿还利用闲暇时间四处寻访健在的锔艺人,潜心向锔艺人学习锔补技术、收集锔补故事,整理并保存了大量的文字、图像以及音频资料。“会锔补这门手艺的老艺人大多年岁很高了,再不抓紧搜集资料的话,我担心会没有机会了。这些年我先后去过烟台、威海、潍坊、滨州、济南等地,寻访健在的老锔艺人和已故锔艺人的后代70多人。”提及今后的打算,代德寿说想借助历史资料以及自己收藏的实物,建立一个锔文化遗存博物馆,让年轻人能够见到“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的实物佐证,免费教授锔补技术,也让锔艺这门老手艺得到传承和弘扬。

  文/记者 徐杰 通讯员 杨发鹏 图/受访者提供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锔器 遗存博物馆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