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截瘫的王丙华正在缝制十字绣。
“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还能为别人干点什么,心里感到很骄傲。”岚山区汾水街道的王丙华笑着说。据了解,29年前,王丙华因一次矿难事故导致高位截瘫,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期间全靠自家的兄弟姐妹照顾,在妹妹的介绍下从未碰过针线活儿的他于2014年3月份开始了缝制十字绣的“工作”,自此,生活有了转机,王丙华已将缝制十字绣当成生活的全部并乐此不疲,用他的话说:“打发时间,向前看,一直缝下去。”
讲述 矿难导致他失去双腿
近日,记者与日照阳光助残协会的志愿者们一起来到岚山区汾水街道界牌岭村王丙华的家中,该协会给王丙华送来了米、面、奶等生活用品。“真是麻烦你们了,谢谢。”躺在床上的王丙华连声道谢。
走进王丙华的房间,正对门的墙上挂着一幅装裱好的“家和万事兴”十字绣作品,在左边墙上,一幅“五福临门”作品格外引人注目。门的右侧深处,一张一米五的床靠窗摆放,在窗台与床的接壤处放着一根竹竿,据介绍,这是王丙华用来拉窗帘的工具。床上躺着的王丙华正在一针针地缝制十字绣,记者看到,他双手戴着袖套,针线自由地在布里行间穿梭,手法娴熟,绣起来十分认真。
据介绍,王丙华高位截瘫,这还要从29年前的矿难说起。王丙华告诉记者,1986年,自己是黑龙江鹤岗市一煤矿的工人,矿难发生时自己被埋在了矿井里,约1小时的时间才被救出来,三天后在医院的他醒了过来,“醒来时只有肚脐眼以上有感觉,我还在拼命地找我的腿。”说起那段令人心塞的经历,王丙华哽咽了,他知道,矿难让他丢失了双腿。
感动 兄妹六人齐力照顾自己
“最大希望只能坐轮椅”、“终生瘫痪”、“全靠护理”一个个字眼如同刀刃般一次次刺向王丙华的心里,他称心里不是滋味。据介绍,医院的诊断书确认为神经线被切断,腰椎粉碎性骨折,大小便不能自理。“一个26岁的小伙就彻底不能动了,当时真的……”说到此,王丙华再一次哽咽。
当年7月份,常年卧床的王丙华因久卧不动屁股上生了褥疮,“骨头都露出来了,还生了蛆,医生看了直摇头。”王丙华的三弟王丙勇说,听到此事后,当时只有十几岁的他从青岛打工回来,2个多月的时间每天都在给哥哥做按摩。“当时只剩皮包骨,按摩都不敢用力。”王丙勇说,给他擦身体的时候得先用软毛巾焐一会再擦。经过家人的细心照料,王丙华的褥疮痊愈了,在医生看来这是个奇迹。
“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兄弟媳妇们对我的照顾真的是没话说。”王丙华感激地说,多年来,自己的床铺都是家里的弟媳妇帮着换洗,再也没有长过褥疮。王丙华介绍说,家里兄弟姐妹六人,自己吃的饭以及每天的护理都是他们照顾,在感激之余他深感愧疚。“先去看看大哥,回来再忙活地里的事儿。”王丙华模仿着弟媳妇们的话感激地说着。
转折 十字绣让生活敞亮了
瘫痪后的王丙华每天的生活就是躺在床上,偶尔听听收音机,他每时每刻的心理活动就是:还要连累家人照顾,觉得自己的世界已经望到了头。2014年是王丙华生命的一个转折,这个转折彻底地打破了他的生活。
“你平时没事,干脆缝十字绣吧。王丙华说,2014年的3月份,自己的妹妹在电视上看到有一个残疾的小女孩用脚指头缝十字绣,所以也拿来让他学着绣。
就这样,从未接触过针线活的王丙华照着图纸,一针针地绣了起来。“当时妹妹拿着我绣好的‘五福临门’到店里 去裱,老板说绣得很好。”王丙华说,自那以后,王丙华开始了十字绣“工作”,缝制的颜色也复杂了起来,从最初的两种颜色到现在的90种花色,缝制好了的十字绣他就送给亲戚朋友。王丙华说,他用3个多月的时间缝制的120×50cm 的天润神泽全景是他耗时最长颜色最复杂的作品。
“亲戚朋友都知道他会这门手艺,都排队抢着要他的作品。”说话间,王丙华的父亲走进来说。“缝了十字绣后,每天啥都不想,心里突然敞亮了,到了这种地步,还能为别人干点什么,心里感到很温暖很骄傲。”王丙华笑着说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愿望
“补偿费”提高减负担
据王丙华介绍,矿难发生后,他所在的煤矿公司以每月200元作为“补偿费”,2004年,原煤矿公司破产,王丙华的档案也被调到了鹤岗市的林业局,从2014年10月份至2015年,每年的“补偿费”由林业局发放,从300元/月增加到500元/月。除此之外,王丙华每月的低保收入为160元左右。而每月600多元左右的费用包含着王丙华每月的生活费以及养老费,而他每个月需要使用大量的开塞露,偶尔胃出血,日积月累的费用与目前的现状相形见绌。他的父母已经80多岁,在有生之余王丙华说只希望“补偿费”能够有所提升减轻家里的负担。
文/图 记者 孙晓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