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
胶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胶州市2015年“春风送岗,和谐就业”大型人才招聘会,在胶州市职工自立市场顺利闭幕。本次招聘会共有200余家
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岗位8300余个,有入场求职者近万名,招聘会中企业给出的
待遇明显高于往年,约有4700余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企业开出了更高待遇 “春节过后,胶州市部分企业或上马新项目、或扩大规模,缺工现象出现。为了让缺工企业找到适合自己的人才,同时也让求职者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我们举办了此次春季人才招聘会。”胶州市人才中心刘主任向记者介绍,本次招聘会主要面向胶州广大城乡求职者,招聘职位多,普通操作工、销售人员和技术工人需求量大,涉及机械制造、服装鞋帽、食品医药、饲料加工、房地产等十几个行业。招聘单位主要以胶州本地企业为主,也有一些来自即墨、胶南等地的知名企业来这里“抢人”。“去年以来,胶州市的机械制造等产业集聚发展较快,人才需求旺盛,只要大学生放下‘架子’,不怕吃苦,都能找到比较合适的工作。”。
记者发现,许多企业给出的入职待遇较往年提高了5%~10%,月平均工资多在2800元~4500元,部分商贸营销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岗位提供近万元高薪。同时,大部分企业在缴纳五项社会保险提供食宿、班车等待遇外,抛出为招聘员工缴纳公积金的“绣球”,招揽各类员工入职。另外,除本次现场招聘外,每一位到场的求职者还可以在胶州人力资源网免费注册,成为胶州人才库成员,通过网络招聘的形式获得后续就业的机会。
转变观念是就业关键 “我就看看,做不做还没有最后确定。”简短地咨询完一家企业的招工情况后,一名毕业生连简历都没留下就匆匆走了。记者问他为何不尝试应聘,年轻人表示,做一线工人是他最后的选择,不愿提早考虑。记者采访发现,拥有这样心态的毕业生不在少数,都认为到一线工作过于“屈才”。
“其实我也清楚,虽然我们大学毕业了,但实际工作经验缺乏,要求不能太高。”小王告诉记者,他学的是工程设计专业,一开始他并不排斥去一线基层尝试锻炼,但是真的站在这些岗位前应聘时,小王又迟疑了。毕业于青岛大学的小李更是明确地表示自己不会再去基层工作。“我曾在一个工厂的一线工作过一年,家人都觉得说出去没面子,所以我就辞职了,现在想找一份更体面的工作。”
此次招聘会中,不少求职者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大学生放不下架子,吃苦意识不强。一些企业拿出来的大多是一线基层岗位,大学生们认为到一线工作过于“屈才”。
“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对于社会了解甚少,应该沉淀下去,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是金子放在哪里都发会光的。”市人才交流中心刘主任说,“唯才是用”早已成为很多企业的用人原则,但多数大学生并不了解企业内的晋升机制,仍在盲目地关注所谓的“铁饭碗”或坐办公室的白领工作。其实,如果高校毕业生愿意进入基层一线,很多都会被作为储备干部人才保留下来,拥有很大的个人发展前景。在就业结构矛盾日益尖锐的今天,改变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是当务之急。
多数企业更看重能力 通过对一些企业家的采访记者发现,重文凭轻能力的用人观念已在转变,许多企业老板把能力看得比文凭更重要。在本次招聘会中,大多企业更看重应聘者的能力,文凭要求居次要地位。“文凭只能证明一个人完成了某一阶段的学习,并不能完全证明他具备了相关的知识水平和相应的技能水平。比起学历,我们更看重员工个人的能力和业绩。企业靠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员工靠能力获得加薪升职的筹码。”青岛东方铁塔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在当今这个凭实力吃饭的社会里,如果你空有一个文凭,没有半点能力,肯定不会得到好的职位,就算一时侥幸找到好工作,但没有实力不久就会被淘汰下来。”
招聘会上,不少企业的人事主管认为,能力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应届毕业生应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的基础上,到基层多锻炼,进一步夯实实践能力,尽快成为岗位能手和工作标兵。
据悉,本次招聘会共有200余家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岗位8300余个,有入场求职者近万名,约有4700余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记者 匡雅慧 本报通讯员 赵久文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王泯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