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梅庵梅花节近日开幕,“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梅花的孤傲和高冷让它有着独特的魅力,也成为报春的象征。青岛的古村落中,十梅庵的名字很有意境,其中的数字、花朵和青灯古卷,似乎向人展示着无穷无尽的故事。那么,十梅庵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采访中,记者得到的答案不一样,不过,总结起来与十株梅花和尼姑庵有关。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即便因十梅而得名,其实,数百年来十梅庵并没有梅花,是后人用辛勤和汗水换来的今日美景,也迎合了古人对后人的寄望。本期,我们来游览十梅庵。
“十年磨剑刃似霜,粉面潘郎已鬓苍。”
十梅庵中的十字,是数字,曾经与梅相连,指十株梅花,也与人有关,指的是十位仙女,更有说法称指的是十个宁死不屈的平民。这都来源于古老的民间传说。
十梅庵村坐落在老虎山最北的山头——围子山西麓,已经有600余年的历史。600年来,村子数易其名。因立村人为盛氏家族,人称其最初的定居处为“盛家沟”。青岛文史专家刘锦告诉记者,后来因为与盛家为邻的是座古庵,传说庵前坡上长着十株梅花,所以这里叫做十梅庵。清朝同治版《即墨县志》的“七乡村庄图”中标志为“东庵”;在1899年德国人海因里希编著的《山东德邑村镇志》中记述为:“十梅庵,十为数字,梅为梅花,庵即庙,有475人。”书中恢复了“十梅庵”之名。“文革”期间,村名作为“四旧”被破掉,改成“向阳村”,1978年后恢复原名。十梅庵宣教处处长庄永栋告诉记者,十梅庵以前是个丘陵地带,“从云南迁移过来的人们认为这里环境不错,就留下垦荒地种农田”,经过多年沧桑巨变,“现在村里有1300多户,3300多人,加上外来人口,大约有七八千人,年轻人多住楼房,年纪大的住平房”。
那么十梅庵中十字到底来源于哪里?这里有不同的说法。臧作佳老人说,庵前有十株梅花,巧合的是,庵里的尼姑也是十位,而且她们的名字中都有个“梅”字,如春梅、冬梅、腊梅等,所以庵取名为十梅庵,庵旁的村子也被称作十梅庵村。庄永栋告诉记者的版本不同:传说,十仙女下凡东游崂山,发现十梅庵附近山清水秀,因迷恋此地美景,顿时生思凡之心,玉皇大帝闻讯震怒,派天兵天将下界捉拿,十仙女执意不从,便化作十株梅花留芳人间。后来人们筑殿命名十梅庵。记者在青岛市档案馆里找到了1989年1月30日的《青岛日报》,其中的一篇报道就引用了这个版本的传说。
记者还翻阅到了一本《李沧名胜古迹的传说》,在这里,关于十梅庵的来源改成平民的故事:古年间,九里山坡下有一对夫妇:刘根“巧哥”和赵花“俊姐”,接连生了9个 漂亮的大闺女“大梅”“二梅”……黄土岭西的板桥坊村,有个无恶不作的大财主赵五,老婆生了九个儿子。18年后,巧哥不幸去世。赵五听说俊姐家有九个闺女,就打算强行许配给儿子们。就在迎亲之时,俊姐家突然房倒屋塌,母女十人被埋。第二年春天,十株梅树耸立房屋旧址上。崂山的一位道姑听说后,深受感动,修造了一座庙堂,塑了十尊梅花仙子像,招了九位道姑,取名十梅庵。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在十梅庵风景区的一块石头上,镌刻着一首诗:“十梅庵里原十梅,百年已失今成林;千滴血汗一枝梅,万代香风醉后人”,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以前的十梅庵并非梅花满山,甚至曾经一度没有梅花,“长达几百年时间”,刘锦说。
记者在探访十梅庵村时,看到了一些雕塑,有奋力奔腾的老牛,也有晨起报晓的公鸡,庄永栋说,意思是十梅庵人闻鸡起舞、吃苦耐劳。这种精神与村庄的发展分不开。十梅庵以前是个穷山村,生活异常艰难,后来老百姓靠着勤劳的双手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记者青岛市档案馆看到了一份报告,形成于1946年4月26日,名字为《青岛市四沧区十梅庵村郊区村庄财产损失报告单》,上面详细地列有135户人家在抗战时期的各种财产损失,包括庄稼、家具等都曾遭到日军掠夺。这无疑对村庄的发展造成巨大打击。今天86岁的臧作佳老人告诉记者,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袭击十梅庵被游击队打走,回去后竟然调来了飞机进行空中轰炸,“村里有个人担着扁担上山拾草,正好一块炮弹皮打在扁担上,把他的两根手指头给打下来”,村里有人无辜被炸死。
重重考验让十梅庵人更加坚强。建水库、盖砖场,兴办企业,村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前面提到,十梅庵因梅得名,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十梅庵的“梅”字是一个空字,因为村民中并没有几个人见过梅花。直到1995年,青岛市政府批准十梅庵村在村东、村南的青山绿水之间建设风景区,梅花才从南国长途跋涉来到了青岛,让梅字变得名副其实,也让十梅庵驰名山东甚至全国,旅游业也有了长足发展。
种植梅花的发起人叫庄实传,在《记忆的村庄》中的《十梅庵村》一文中,刘锦还原了庄实传引进梅花的过程。他先是在电视上看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梅花专家陈俊愉种梅花的故事,后六次登门拜访求艺,并由陈先生引荐,认识了武汉梅花研究中心的赵守边教授。两位梅花界的顶尖人物,向十梅庵传授了种花、施肥、剪枝、嫁接的过程。这种只在南方生产的美丽植物,经过认真培育在十梅庵的山头繁殖起来,从而形成了北方最大的梅园。现在,十梅庵梅花节每年举办一次,“已经举办了十七届”,庄永栋说。
梅花耐苦寒的精神,与十梅庵村民的艰苦奋斗契合起来,成为一种信条,代代相传。
“茅庵养道静深山,解笑光阴解驻颜。”
无论前面讲的是哪一种传说得名,最终的名称还是庵字。庵,指的是圆形草屋或者尼姑住的小庙。这里曾经香火很旺,百姓争相前来祈福,只是因疏于修缮,古庵从辉煌走向残破,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刘锦告诉记者,十梅庵村以庙得名,但今天人们口中的“十梅庵”已经不是传说中的古庵庙堂。“古尼姑庵已经翻修过3次了,两次易址,由盛家沟南崖的南黄泥崖子迁到沟北崖”。刘锦曾经到沟南窑场东部土坡上探访,“1996年工人取土烧砖时,曾在南黄泥崖子上挖出一片古砖地面,因而猜测这里就是古庵的庙堂所在地”。
根据村落600年历史的推断,古庙的时间同样久远。清朝康熙年间,庙堂重建,是大枣园村的王家主修,乡村们踊跃捐款,十梅庵建到了崖子北岸,建成一座观世音菩萨庙,乡亲们把它叫做“娘娘庙”。光绪十一年(1885年),“娘娘庙”再次翻建,十梅庵村里的各姓百姓都曾捐款。庵里的大铁钟上密密麻麻地铸着捐款人的姓名。读过两年私塾的臧作佳小时候曾经仔细寻找过自祖上,他的祖父臧兴(音)就赫然在列。“每年的大年初一是敲钟祈福的日子,周边村庄的乡亲们都来排队,我记得当年我十来岁,很早就起来,争着去敲头遍钟,当时庙堂里很是热闹”,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自认为耳背、现在记忆力差的老人却记得异常清楚,“小时候的事,终生难忘”。刘锦说,重修的庙堂约50多平方米,一溜5间,“庙宇的院子很大,约400平方米,院子里种植着黄杨、银杏、刺松,都有几百岁的年纪了”。
庙堂东西山墙上曾经有过一幅出名的壁画,是胶州丹青妙手宋孝真的作品。据说,作画时宋孝真已经78岁高龄,是在微醺状态下画就的得意之作:东西山墙各一丛青翠欲滴的竹子。传说两幅画炉火纯青,曾发生过鸟儿不辨真假欲投入竹林撞墙而死的故事,刘锦说,“今天村里50多岁的老人对断墙上的残画还有记忆”。“‘文革’前庙堂就已经残破不堪了,现在已经踪迹全无”,臧作佳说。
十梅庵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社区,文昌路东部是崭新的十梅庵新区,西部是平房村落,夹杂有几栋楼房。老人和孩子们杂居在一起。古今多少往事,都在老人与后辈们的闲谈之中,只是梅花般的精神,已经渗入人们的筋骨中,不再被忘却。
张文艳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