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娃"太听话未必是好事 孩子太乖易缺少主见

2015-04-09 13:51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虽然多数家长希望孩子乖点,听话些,但如果孩子太乖,父母说怎么样他就怎么样的话,就该警惕了。近日,记者采访多位老师了解到,除了部分性格原因,父母的教育方式成了非常关键的原因。

  烦恼“孩子很乖但没主见”

  “我家孩子是个女生,平时性格的确有些内向,不太爱说话,现在上幼儿园,都是我说怎么做她就怎么做。”近日,市民万女士拨打本报《城阳新闻》热线反映,最近孩子老师跟她说,孩子在学校也不愿与同伴多接触,老师让她表演个节目,她不表演也不拒绝只是一个劲儿地笑。万女士自己也是个老师,对于女儿的情况,她试了不少办法,但跟女儿谈心时,孩子要么不说话,要么就回应“妈妈说的都对。”

  随后,记者随机调查近30位家长发现,多数家长希望孩子能乖些,听话些,这样能更省心。“我家小子很淘气,平常爱捣鼓些小玩意,让我多操不少心。”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孩子的性格比较外向,喜欢交朋友,而自己平时管得也没那么严,就是希望多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爱好,但看着身边朋友的孩子挺乖,他也挺羡慕的。

  探因背后多是强势父母

  “这其实与孩子本身的性格有很大的原因,有的孩子活泼好动,有的孩子安静内向,后者就更听话些。”棘洪滩街道韩北幼儿园教师魏瑰吉从事幼儿教育20多年,在她看来,除了性格原因,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表现。“如果孩子太乖,家长应该反思下自己是不是太过强势,让孩子不敢表达自己。”魏瑰吉提醒,在学校,老师们要多关注这部分学生,帮助他们增强主动性。

  城阳区实验中学的心理老师胡洁也这样认为,她举了个例子,身边有个朋友的孩子刚上小学,如果她觉得孩子做错了,就会逼着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还要说清楚“我错在哪里,保证以后不敢了”。“这种教育方式容易压制孩子的个性发展,造成了‘唯命是从’的孩子。”胡洁说道。

  提醒不同年龄教育要得当

  胡洁老师告诉记者,如果父母不注意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少问题容易在孩子长大后显现,“唯命是从”的孩子就是如此。“孩子在1~2岁时,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该怎么做,当他遇到困难时,再帮助解决,建立亲子关系,让他知道你陪在身边,满足其心理营养,建立起安全感。”胡洁提醒,当孩子到了3岁时,智力发展很快,自控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地发展,家长这时候不能过度养育,大包大揽,应该适度放手,让孩子多接触新鲜东西,帮助他尽快自由成长。

  “如果孩子太乖,太听话,那么一般会存在缺乏主见,自主能力、表达能力差等问题。”胡洁认为,就像万女士的孩子一样,遇到事情只会找妈妈,妈妈和老师说的就是对的;进而也会造成孩子失去自我表达的欲望,同时,别人做的选择和决定,如果出现问题,孩子也不会主动承担责任,责任感也会受到影响。

  建议鼓励“孩子当自己”

  “听不听话,乖不乖现在已然成了不少家长判断是不是好孩子的标准,这种意识就是不对的,这样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也会压制孩子内在的能量,而且多数父母按照自己的标准来做事情,认为自己永远是正确的,孩子就该听父母的,但却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意愿。”城阳区教体局教研员焦雪清认为,父母不该高高在上,应该放低姿态,与孩子平视,多跟孩子交流沟通,鼓励其张扬个性。“孩子的自控能力和经验不足,犯错是不可避免的,父母应该允许孩子犯错,包容他们的小过失,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孩子沟通,而非一味地压制和批评。”焦雪清建议,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光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该做的,还要让孩子明白原因和目的,让他发自内心地愿意听话,做明事理有主见的好孩子。

  记者 焦红红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乖娃 缺少主见 城阳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