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老龄化程度全国第二 寂寞疾病使老人轻生

2015-04-15 09:46   来源: 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1 事件 七旬老人跳下6米桥

  扑通一声,一位老人坠落到河床上,打破了清晨6点的安静。

  晨练归来的王先生,路过城阳区夏庄街道中经路时,听到了上面的声响。他连忙往不远处的桥下看,一位老人躺在河床上,身体扭曲着。2015年3月29日一早,接到王先生的报警信息后,派出所的民警很快赶到现场。民警发现,老人是从一处水泥桥坠落的,桥面距离河床大概有6米高,因为干旱,桥下只有细细的水流,其余是大面积干涸的河床。随后赶到的120医生对老人进行了简单包扎,并送往就近的医院。

  桥上栏杆完好,民警初步判断不是意外坠桥。后来,老人透露,他姓方,家住城阳区流亭街道,今年已经70多岁,近几年糖尿病、心脏病等重病缠身,整天吃药打针住院,身心愈加疲惫而且逐渐抑郁,考虑不想连累日夜奔忙的孩子,于是天蒙蒙亮就走出了家门。万幸的是,老人经过治疗,脱离了生命危险。

  方老先生是幸运的,但有些老人却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们同样选择了自杀。经过网络检索,记者找到两个极端的事例。

  2013年10月份,家住市北区枕海山庄的一位75岁的老太太,从10楼跳下,当场身亡。老人家住4楼,但她是从十楼的走廊窗户上跳下去的,窗户边还留着一把椅子。邻居们透露,老人之前就有轻生的念头,经常说自己拖累了孩子。

  2013年5月份,租住在浮山后的隋老先生离家出走,等家人们找到他时,老人已经没了呼吸和心跳。老人在遗书中提及自己多年一直有病在身,对家人和自己都是一种负担。“我要回家了”,这是遗书的最后一句话。

  老人为何想要走极端?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老年人自杀有三大原因,不堪忍受病痛折磨是首要原因,再就是担心看病花钱连累子女,第三是精神抑郁,觉得活着没有意义。“每个人都有求生的强烈欲望,如果不到万不得已,老人都不会轻易选择自杀。许多老人轻生看似有利他的目的,但所谓‘利他’的表象背后,实质上更多的是无奈和绝望。”

  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调查显示,每年至少有10万55岁以上的老人自杀死亡,老年人已成为我国自杀率最高人群。大量老人自杀的背后,养老问题愈发凸显。进入老龄化社会后,我们应该如何养老,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已经成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

  2 感叹 不知道以后怎么办

  4月8日中午,吃过午饭后,80多岁的宋大爷来到八大湖公园晒太阳 。外表看起来硬朗的宋大爷称自己有“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天天都要吃药。好在现在腿脚还灵便,宋大爷每天都要在八大湖小区附近走上几圈,这是他健身的方式。

  对于现在的生活,宋大爷还算满意,他自己和老伴都有退休金,虽然房子小点,但足够老两口住。和很多老人一样,因为没有和儿女住在一起,他俩并不能每天都见到儿女。“孩子们都有工作,有时回来,有时忙,就不回来了,我们有事,就给他们打电话。”宋大爷说。“以后有什么打算?”听到记者的询问后,宋大爷沉默了。

  “方向不明啊,走一步看一步吧!”宋大爷后来还是给出了他的回答。在他看来,现在基本生活上都没问题,唯一担心的是身体的健康,万一以后得了大病,生活不能自理,他不知道自己将要怎么办。“得病了,是在家,还是去养老院,看情况吧,孩子们也会考虑的。”宋大爷说道。不过,他后来补充了一句,意思是最好在家里养老。

  和宋大爷有共同想法的,还有错埠岭小区的孙大爷。孙大爷今年79岁,退休前是一所学校的校长。现在他除了血压高点,其他没有什么疾病,他自己感觉挺健康。因为子女的年龄已经近50岁了,孙大爷和老伴已经当了很多年的空巢老人。

  孙大爷现在喜欢侍弄花草,在一楼的小院里养了很多鲜花。4月9日,记者采访时,不时有行人路过孙大爷的花园,有的会在鲜花前驻足,有的甚至上前询问孙大爷养花的经验。“花花草草就是我现在的主要工作,再就是读书看报,有时也会练书法。”孙大爷总结说。已经退休多年的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不过 ,提到以后怎么办时,孙大爷称孩子们年龄都大了,如果自己不能自理了,肯定要进养老院。两位老人的选择只是青岛市众多老年人的一个缩影。2009年青岛大学副教授高红曾做过一项关于养老方式的调查,在市南区 、原四方区选取了18个社区,共抽样调查了424户家庭。有关“理想的养老方式”调查表明,59%的老年人认为理想的养老方式为只靠老伴或子女家庭养老,19%的选择社区居家养老,21%的老年人选择养老院等专门养老机构。

  3 现状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综合孙大爷和宋大爷的意见,选择什么样的养老方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老人的身体状况,二是家庭的经济状况。

  在这两位老人看来,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他们更希望在家里养老,除了有老伴陪同,更多的是自由。这样的自由,包括每天的作息时间、一日三餐吃什么、什么时候出去活动等等。两位老人的意见和错埠岭小区居委会主任肖秀芳的看法一致。在肖主任看来,现在不孝顺老人的儿女不多见,但是如果老人身体条件不好,或者老人、儿女的经济条件不好,老人们的老年生活就会出现问题。

  错埠岭小区位于市北区辽源路街道辖区,属于当年的“解困小区”,现在是一个老龄化严重的社区。肖秀芳称老人们主要还是在家养老,有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进了小区里的养老院。

  肖主任介绍,小区里有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老人儿子天天来陪着 ,其实老人儿子也要为下一代着想,退休后想要再干点活补贴家里,但是没有办法,只能陪着老太太。“老太太儿子不仅要照顾自己的亲妈,还要抽空去看看老丈人,没办法,哪头都不能丢啊!”肖主任说。对小区情况很熟悉的肖主任称类似的情况在小区里还有一些,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下一代既请不起保姆,也没法将老人送进养老院,于是只能自己守在老人身边。

  但是,肖主任又称,就算送到养老院,老人们的条件也不会太好。她称自己母亲之前就住在养老院,也是没有办法了才送过去,进去之后才知道 ,实际情况和之前的宣传根本不是一回事,简单来说,家属在和家属不在,护工们的表现差别很大。“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但凡家有老人,对这句话肯定很理解。”肖主任认为,以后的老人会越来越多,空巢老人也会越来越多,具体到单个家庭,负担肯定会越来越重,因为之前都是多个孩子抚养两个老人,慢慢会变成一对夫妇抚养四个老人。

  专家观点养老采取“9073”模式

  从国内外实践来看,养老基本有三种模式,一种是老年人居住在家庭,由家庭成员提供服务 ,第二种是老年人居住在家庭,由社区内的专门机构或组织上门提供照料服务 ,第三种是老人住在养老院等机构,由机构内的专业人员提供服务 ,这三种模式就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郭正模曾提出,“9073”模式适合解决全国养老困境。“9073”即居家、社区 、机构养老人数分别占90% 、7%、3%。他认为,现阶段60至70岁的老人占大多数,且健康状况较好,适合居家养老。另一部分年龄更大、身体不太好的老人需要工作人员照顾,可选社区养老。还有一小部分老人,身体较差,长期没有人照顾,适合机构养老。

  当然,郭正模称,各种养老模式所占的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该地区的老年人年龄特征、健康状况和经济收入状况调整比例。

  因为青岛市先于山东省7年 、全国12年进入老龄化社会,青岛市的养老体系早已开始建设。2012年印发的《青岛市“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回顾称,青岛在“十一五”期间初步建立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当然,上述规划称“十二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其中一点是社会养老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除养老机构床位数有限外,居家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老年文化体育教育、老年人精神慰藉等为老服务发展缓慢,存在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少、为老服务项目单一 、养老服务面窄量少等问题,难以满足老年人群,特别是迅速增长的空巢、高龄和带病老年人的需求。

  不久前,城阳区一位患病老人,为了减轻儿女负担,跳桥轻生。老人虽经抢救脱险,但事件再一次将这样一个问题摆在人们面前— — 人口老龄化 。153万 !这是截至2014年底 ,青岛市 60岁以上老年人的人口数字,这一数字占全市人口比例已达19.6% 。作为仅次于上海,国内排名第二的老龄化城市 ,青岛的养老形势严峻。

  一种创新

  社工负责日间照料中心


  “我还记得第一次去八大湖老年幸福中心,满室清新,阳光正好,墙上有很多素描画,很细腻,很用心,‘幸福中心’,这真是一个可以把幸福聚集起来的地方啊。”

  这是一位志愿者的感言,他参加了市南区八大湖老年幸福中心的“时间记忆”项目。该项目通过年轻大学生志愿者为空巢、失独老人整理一万字左右的人生经历,搜集不少于20张的老照片,录制10分钟的生活视频,让老人在回忆中寻找快乐。

  市南区八大湖老年幸福中心前身是一个普通的日间照料中心,2012年因为有了专业社工的参与,才改为现在的名字。专业社工加入后,市南区八大湖老年幸福中心在民政局进行了登记,成为一家民间非营利组织。组织成立后,纪云波和杨晓玲两位社会工作者开始专职服务老人。

  4月8日下午,位于高邮湖路26号的老年幸福中心里,十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看视频,电视中的画面是一位老人的日常生活,这些画面都是大学生志愿者拍摄下来的。看到动情处,老人们讨论起来,爽朗的笑声回荡在主活动室内。

  之后,老人们又开始织围巾,围巾不是织给自己或家人,而是要送给临沂的一个贫困学校。为此,老人们设定了一个目标,2015年要织够200条围巾。对于这个目标,老人们信心满满,因为去年她们已经织了130条,今年更加熟练。这个“送温暖行动”,老太太们都积极参与,因为她们感觉自己还在为社会做贡献。

  织围巾只是老人们活动的一个缩影。在活动室门口,贴着一张活动安排。周一到周五都有不同类型的活动,除了扇子舞、养生操、秧歌舞等健身方面的活动,还有裁剪、书法、绘画 、编织等课程。现在,这些活动已经有了很多成果,在活动室门口附近,墙壁上全是老人们的绘画 、书法、剪纸等作品。有老人指着自己的作品,希望外来人能好好欣赏,脸上满是微笑。

  八大湖老年幸福中心纪云波主任介绍,目前每天平均有七八十位老人在中心活动,这些都是能自理的老人,早上出门,白天待着幸福中心里,晚上回家,也就是说,幸福中心成了一个“托老所”,老人们在中心可以排解孤独,不仅能通过各种活动消磨时间,还能结识很多志趣相同的朋友。

  74岁的曾淑敏已经来中心很长时间,她深深喜欢上了中心,结识了一批“老姊妹”。“我的性格有点内向 ,起初也不愿来,不想凑热闹,后来禁不住邻居的劝说 ,就来了,慢慢的,感觉像小时候上学一样,除了周末,每天都要来。”曾淑敏说,有一次儿子要回来看她,但是中心又有课程,她担心落下了以后跟不上,就告诉儿子,她挺忙的,让儿子周末再回家。

  不仅曾淑敏,中心的很多老人都很依赖中心,他们把中心当做自己的“第二个家”。这背后除了政府的支持,则是纪云波等专业社工以及众多志愿者们辛勤的付出。纪云波坦言,和老人们打交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前期她们经历了很多困难,好在现在中心已经走上正轨。

  一种坚持

  养老服务社开办8年


  在八大湖老年幸福中心,每天有10多位老人会在中心内吃午饭。中心没有做饭的地方,也没有相应的人员,老人们的午饭都来自八大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养老服务社的午餐是10元一份,除了少部分老人会去吴兴路18号服务社所在地吃饭外,大部分的老人都需要服务社送饭上门。

  服务社刘玉荷主任介绍,目前服务社每天会为七八十位老人送饭,主要集中在八大湖街道辖区,还有一些其他街道的孤寡老人等。因为老人们分布在不同的小区,将每份午饭送上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现在中心有三位厨师,这些厨师上午将饭做好后,中午还需要给老人送饭,再加上服务社另外两位人员参与送饭,合计有5个人给老人们送饭。

  在各种成本不断增长的情况下,10元一份的盒饭并不贵,特别是考虑到送餐成本,这个价格已经相当便宜。好在八大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和八大湖老年幸福中心一样 ,都是民间非营利组织,在民政部门进行了登记。目前,服务社的办公场地、厨具等,都是八大湖街道办事处提供的,除此之外,街道办还对盒饭有相应的补贴。

  送餐主要是针对居家养老的老人们,这些老人基本都是空巢老人,平时子女不能天天陪伴,送餐员送餐时就是一种陪伴。刘玉荷主任回忆 ,前不久,送餐员去送饭,叫了几声,老人让把饭放下就行,因为还有其他人需要送饭,送餐员就出来了,但是送餐员感觉不对,赶紧将情况反馈到服务社,于是,她和工作人员一道上门查看,发现老人赤身裸体躺在地上,老人摔倒了,爬不起来。“后来,老人家人赶到了,一个劲地感谢我们,说我们是救星。”刘玉荷说道。

  据了解,八大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成立于2007年4月6日,记者2015年4月9日采访时,服务社成立整整8年了。刘玉荷主任称,这么多年运营下来,基本能保持微利,整个机构能运转下来,如果赔钱的话,早就垮了,根本坚持不到现在,这背后,最重要的就是政府的补贴。

  除了送餐,服务社还为老人们提供家政、陪护等服务,根据老年人的年龄、身体、家庭经济条件等多种状况,采取无偿、低偿等收费方式。刘玉荷主任介绍,目前服务社有140多名服务人员,家政、陪护等服务范围覆盖各区,只要老人们有需求,工作人员都会上门服务。因为市南区政府为孤寡等老人购买了服务,服务社对这部分老人是免费的,其他的老人则实行低偿收费,“均价低于市场价20%”。

  4月9日,记者在服务社遇到一位女士,她到服务社给家里老人交餐费。因为家里老人不愿花钱,这位女士只好瞒着老人,告诉老人午饭是政府免费送的,这样老人才能安心吃饭。“我们也是配合着,不能露馅,不然老人该生气了。”服务社一位工作人员说道。对于服务社的工作,交钱的女士非常满意,她的话和服务社里满墙的锦旗一样 ,都是对服务社的一种肯定。

  社区养老,路还很长

  截至2013年底,青岛市建有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47个,建筑面积为150至1000平方米,常年参与活动的老人两万多名。具有助餐功能的日间照料中心116个,助餐老人4600多人。

  不过,记者在走访时发现,一些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并没有发挥它们的作用。在宁夏路附近的一家日间照料中心,基本还是“老年活动中心”的模式,没有专人来服务老年人。老年人到了中心后,基本还是松散的结构,没有相应课程的引导,大多数都是“各玩各的”。

  运作八大湖老年幸福中心两年多时间,纪云波发现和老年幸福中心类似的日间照料中心并不多。她称很多日间照料中心主要的功能是提供午饭,然后让老人们自由娱乐,这样的方式,和真正的社区养老还有很大的距离。

  “社区也有社区的难处,本身基础的工作就很多,也没有专职的人员来服务老人,于是,很多日间照料中心只是有了设施,但实际上没有起到照料老人的功能。”纪云波说,她认为日间照料中心一方面应该扩大建筑面积,只有空间大了之后,才能安排更多的活动,吸引更多的老人,另一方面应该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来服务老人,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老人们提供服务。

  八大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刘玉荷主任提及,现在和他们类似的组织有一些 ,但并不是太多,有的给居家的老人送饭,送一段时间就停了,主要是资金的制约。“如果没有更多这样的组织,实行居家和社区相结合的养老模式,有很多问题依然无法解决。”刘玉荷告诉记者。

  4月12日,青岛市社科院研究员、青岛市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刘同昌称,社区养老是国外的一种成熟的养老模式,现在国内进行借鉴,但是模式有了,发展并不顺畅。刘同昌认为,社区养老是优化家庭功能,对于很多空巢老人,到类似日间照料中心的地方去,可以排解孤独,同时,还能解决爱好问题,实现老有所乐。再加上有配餐等服务,老人们就像进了“托老所”。

  不过,刘同昌称虽然现在青岛已经建设了很多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但是规模依然不够,一方面是场地狭小,另一方面是无法满足老人们的需求,最后导致空有设施,老人们却不愿意到日间照料中心去。刘同昌还提及,现在人员也是一个大问题,专业的社工、专业的护理人员,这些都是很多日间照料中心缺少的。

  刘同昌建议,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这方面的投入,通过各种方式,扩大社区养老需要的场地,比如可以规定新楼盘拿出一定比例的房子,作为社区养老专门的活动空间。然后利用专业的社会组织来运营日间照料中心,政府可以进行补偿,最终实现社区养老的目的。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刘晓明]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