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二中校长孙先亮:教育就是要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

2015-04-17 16:4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青岛二中,是大家公认的岛城名校,它背依崂山,南临黄海,风景优美,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德育先进校、全国绿色学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等称号。记者日前走进这座青岛名校,感受它的浓郁文化,体验它的卓越创新。在青岛二中,记者专访了它的掌舵人、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孙先亮校长,听听他聊聊他和他的学校。

   激发兴趣

  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


  在会议室里,孙先亮校长百忙之中接受了记者采访。他平易近人,充满智慧,话语中又有一股不断创新的闯劲。他介绍说,二中建于1925年,今年是建校90周年,本身传承的基础很好,有很好的传统,1953年二中考过全华东地区第一的成绩,可以说教育质量一直就很高。而在1999年东迁之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了。

  孙先亮告诉记者,作为二中这样的学校,既然学校学生的基础那么好,既然学校有一种很好的文化传统,既然老师水平专业素养很高,咱们应当做一种不同的教育,一种突破传统的东西。他自己也一直在思考怎么样更好地去在一个差异化竞争的机制上更好地发展这个学校,而不是继续死抓升学率,“如果我们抓升学率,也不是不可以,按照我的想法,不符合整体教育规律和内在本质的要求。所以我那时候就在不断地思考,确立一个什么样的育人目标很重要,因为有了目标,我们方向该怎么做,过程应该怎么去设计,我们从哪里出发也就必然很清楚。”

  于是,孙先亮就提出了“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这样一个育人目标。据悉,他当时看《人民教育》中一篇文章,谈到教育要关注生命的价值,他也有所感悟。每个孩子作为人存在的自身价值是有其自身价值的,只是存在如何实现,将来如何可持续发展,如何激发学习兴趣。他这里叫“终身发展”,“我们往往只知道怎么样去教学生死记硬背知识,而往往忽视了怎样给学生这样一种鲜活的能力和素质。”

  激活思维

  深化素质教育之自主开放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

  孙先亮告诉记者,提出育人目标后,他接着提出了学校办学目标,就是“深化素质教育,优化教育资源,凸显办学特色,创建国际名校。”他说,二中之前有素质教育,深化就是要求学校的教育更符合学生生命成长的内在规律,遵循教育规律和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必须有机结合起来。然后就是优化教育资源,就是我们学校的教师是一种资源,学校的文化是一种资源,课程也是一种资源,如何能把这些资源积筑起来。“当时,我在考虑,二中这么多年的办学特色到底是什么,后来我思考就是‘自主·开放’,二中的学生真的很有自主性,他们什么事情都自己决策,自己选择,自己策划,自己实施,进而自己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这样一种素质。再就是开放,什么样的开放呢,就是我们的课堂是开放的,这种开放可以说老师不要搞‘知识霸权’,而是让学生参与到教育中来。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也是开放的,教育的实践活动也是开放的,包括德育方面,全都是开放的,学生要成为这个活动的主体,那么作为学校整个的管理,也是开放的,我们学生要充分地参与到这个管理中来。所以说在各个层面来开放实际上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激励创新

  追求卓越领先之办学精神


  孙先亮说,“领先一步,追求卓越”是二中的办学精神,师生们一起在努力。而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你如何激励学生,你如何去服务于学生这种潜质的发展,这才是最好的老师。刚迁过来的时候,二中老师可以说断档非常厉害,青黄不接,而那时候二中又扩招,真的是师资队伍严重短缺,尤其是优秀老师的退休,这是当时面对的最大挑战,“那时候我的压力特别大。后来我没办法,跟市里请示招聘。我们2001年第一年全国招聘,报的大概有二三百个老师吧,我们只录取了七个老师。这七个老师虽然很难说完全从根本上改变什么,但是外来文化的融入,可以说建立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这些老师后来发展得都很好,他们都成为骨干或者特级教师。”

  当然,培养人才重要的还是立足自主培养,激励内部创新。孙先亮说,二中的老师,基本上从自发的过程到自觉的过程,然后再到自主的过程。那种环境下,老师会主动做些什么,发展自己。学校提供了很多这样的平台。

  到了自觉的阶段,就是老师自己觉得二中这样一种理念下,他必须不断地去提升自己,所以变成了一种内在的自我提升。第三个阶段就是自主的阶段,就是老师自己应该怎样去发展自己,定位自己,就是说他们都能够自己去设计,想怎样去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去继续前行、继续努力,奋力工作,所以老师的发展给学校这些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激扬生命

  铸就以人为本之系统教育


  用理念激活知识,用知识激扬心灵。孙先亮告诉记者,对于一般学校来讲,学生做事是被动的。而二中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自主的发展机会。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参与到学校的活动当中,而且能成为主角,成为策划者、管理者、实施者。“二中几乎所有与学生有关的活动都是学生自己来组织的,也经历过一些舆论的指责、质疑,但是坚持下来了,因为我们想学生就是一个生命主体,他的未来靠自己去掌握,如果不给他机会去锻炼的话,孩子未来也是很难有所成就。孩子得知道自己是什么,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而且自己将来必须去做,这才有实现的可能。”

  二中的校园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孙先亮介绍说,学校现在有50多个学生社团,大部分社团都是学生自己建设的,二中现在的校园环境是生活化的环境,而不是一种拼分数、拼成绩、死记硬背的,在生活化校园里你可以交往、读书、锻炼、成长。还要打造个性化校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素质化教育最主要的一个方向,所以二中不管是社团还是设立的很多机制,都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机制,个性化发展的最后,看到的是二中学生的自信。这样真正把学生当成主体,每个人都能成为最好。再就是打造智慧化的校园,就是二中很多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参与,去做,通过时间来锻炼学生的智慧,并最终实际运用于学生的生活中。

  临别时,孙先亮赠给记者一本自己的著作《教育,为了每一个生命的激扬》,书中系统解读了他对教育和教育生命体的尊重和超越、理想与执著、真诚与宽容。

  孙先亮简历

  孙先亮,硕士生导师。2000年7月主持学校工作,2002年1月任青岛二中校长,2010年起兼任分校校长。

  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孙先亮提出了“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学校“终身发展”的教育思想,形成“系统教育观”“教育即环境”等教育观念,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

  2006年青岛市教育局召开“孙先亮校长教育创新实践研讨会”,2011年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召开“人民教育家论坛-孙先亮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孙先亮入选山东省首届“齐鲁名校长”工程,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山东省首届年度教育创新人物十佳校长、首届中国教育管理科学人物、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校长奖、青岛市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文/图 本报记者 崔璞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王泯苏]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孙先亮 教育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