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中南海内召开简政放权研讨会,吴海受邀到会发言。(资料图片)
5月21日,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桔子水晶酒店CEO吴海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公安部的“回访团”。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听取他对公安部门简政放权的意见和建议。这让吴海有些惊诧——这都是以前自己登门求访的人,现在居然放下架子上门听取他的意见。
因一封致总理的公开信《做企业这么多年,我太憋屈了》,吴海最近成了公众人物。在信里,他将政府法令比作“家规”,说政府管理人员是大太太的孩子,国企是偏房生的,私企则不敢反抗的奴才;他还列举了地方监管部门的种种不作为、乱作为,迅速引起共鸣,很多企业家说“看了泪如雨下”。随后,李克强总理对这封信做出批示,吴海也受邀进中南海献言献策,这让全国上下对政府简政放权方面的改革有了新的信心和期待。
【人物简介】 吴海,桔子水晶酒店CEO,一位以敢言著称的企业家,早在2012年,吴海在自己的博客里发表《讨贼檄文》,把行为不端、凌辱店员、涉嫌犯罪的住店客人称为“贼”,并称可以不保护涉嫌犯罪客人的隐私。吴海的敢言或许与他热闹的职场经历有关。过去20年中,吴海有过多次创业经历。从中央财经大学毕业之后,他先去化工部下属的科学技术研究院做出纳,一年半之后,跳槽去了一家外企,一直做到高管。1997年,耐不住寂寞的吴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提供酒店预订服务的商旅管理公司,3年后他将公司卖掉之后,先后投身携程、艺龙等公司。2006年,吴海创立了桔子水晶酒店。
敢向总理吐槽,吴海摊上了大事。不过,他的“憋屈”最终传到中央高层并得到总理的关注。5月12日,李克强在国务院召开的简政放权电视电话会议上直言:“人民群众对审批之弊感触最深,对改什么、如何改最有发言权。要搞开门改革,从政府部门‘端菜’变为人民群众‘点菜’。”5月14日,吴海被邀请进中南海参加有关政府简政放权的研讨会。有评论称,在从政府部门“端菜”到人民群众“点菜”的过程中,吴海的公开信使他成为第一个“点菜”的“人民”。
我说的事中央正在做 记者:什么时候开始有向李克强总理写公开信的想法?
吴海:这封信的主要内容来自去年1月份在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全体会议上的发言,题目叫《让市场发挥效力,为企业和政府松绑》,当时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区领导发短信说我讲得好。其实我当时根本没有想过写公开信,是后来上网看新闻,看到李克强总理提到工商部门是政府和市场的重要连接点,要抓紧推进“三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争取年内实现“一证一号”。这正好跟我之前的想法差不多,于是就有了写封信的想法。
记者:文章里说担心这封信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为什么会有这种担忧?
吴海:某些地方经商环境可能差一点,担心遭到某些部门的报复吧。
记者:现在还会有这种担忧吗?
吴海:那天晚上写完已是凌晨,说实话,发出去的时候有点冲动,早上起来看见网上吵得那么凶,还是很担心。过了几天北京市政府工作人员找我,才知道北京市委书记作了批示,让相关部门核查情况。再过了几天,中央某部门找我了解情况,去了以后,工作人员看我紧张,跟我开玩笑,说我们去找你没准以为我们是骗子呢,而且公开信不够正式,去找你没准算不上公事,用公车呢像是公车私用。其实我本来就有正式信件,只是不知道寄给谁,这次通过他们我知道了,于是我就寄出去了,信封上写的是XXX司长收,结果他们给我来电话说,我应该把收信人改成“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真是写给总理看了。我说的事情就是中央正在做的事,作为直接接触市场的企业对基层更了解,向政府部门提意见和建议,这对国家有好处,言论环境也允许,所以越到后来就越不怕。
企业家们想讲不敢讲 记者:公开信发表以后,除了李克强总理批示以外,各方反应如何,特别是文中提到的“那个城市”。
吴海:身边许多企业家觉得我讲出了他们想讲而不敢讲的话。政府部门的反应分两种,一种是像北京市东城区政府那样予以支持,他们平时对企业的管理就很规范,比如一直强调对企业检查不要分成好几批,能联合大检查的就联合大检查,信誉好的企业就可以抽查,不要打扰企业正常营业。东城区的领导说得很直接,认为找企业麻烦就是吃饱了撑的。另外就是我提到的向企业征收“特种税”的“个别城市”,公开信出来以后就去问我们的城市经理,“你们吴总信里写的不是我们吧?我们做得不是太过分吧?”
记者:公开信里面有很多旁人看来尺度很大的说法,比如“企业是奴才,公仆是爷”,将政府法令比作“家规”,看见穿官衣的人就战战兢兢,这是你做酒店过程中的真实“憋屈”,还是一时冲动、略有夸张?
吴海:这是真实的感受。你要是开过酒店、餐馆,就会知道这种“憋屈”真实存在。企业是人开的,哪能保证不出问题呢?即便照规矩做事,也会有出错的地方,出了错认罚这没问题,就怕监督管理尤其是处罚没有量化。比如对一包过期的薯片怎么罚,裁量权掌握在执法人员手里,既能多罚也能少罚;“三节”期间公开向企业要钱,利用管理权力任意打扰企业正常营业——这不仅仅是意识问题,更是一种腐败。
记者:这种情况很普遍?
吴海:不仅仅是酒店行业,其他行业也会有这样的情况。我不是为自己的企业说话,而是反映这种现象并提出建议,希望国家解决。很多比我们企业规模小的中小企业,面对这些问题不敢说出来,因为说了可能会被“报复”。我之所以敢讲出来,一是因为作为政协委员,我的性格就是敢说,政协领导也会鼓励,二是自己的企业规模不小,说出来的风险还算扛得起。
记者:你在公开信里提到规则不明、相关部门滥用“家规”,这也是很多企业不敢说的原因?
吴海:是的,政策法规不清楚,弹性空间太大,就会形成寻租空间。另外就是监管是否到位的问题,就像八项规定一样,出台之前没有几个不敢吃喝的,出台以后有几个敢吃喝的?很多企业家不敢说,就是因为法规不清,监管不力,讲出真相以后,某些部门可以“合理合规”地制裁你。
青岛做得很好 记者:桔子酒店在青岛也有4家分店,有没有遭遇类似的“憋屈”?
吴海:没有,青岛做得很好。至少是我的运气比较好吧。第二家店租用的楼房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和错综复杂的关系搞得颇费周折,甚至停业,我们找区里和市里相关部门反映问题,工作人员的态度都很坦诚,就是坚持依法办事,有纠纷就上法院,绝不干涉企业经营。市南区一位主要领导跟我也通过电话,很直接地说有问题政府可以帮忙协调,不能解决就走法律途径,决不允许政府职能部门插手企业纠纷。我觉得这样就不错。
记者:这是你比较期待的政企关系?
吴海:是的,任何国家企业运营,必然涉及行政审批、监督管理,说远离政府纯属扯淡。最好的关系就是良性互动。企业老实经营,政府予以信任,相互沟通就顺畅多了。比如我们企业在青岛一直老老实实地开店,遇到什么问题政府就愿意听取你的意见,这让我很感动。出现问题依法解决,企业就愿听这话。
记者:企业家和老百姓说自己“憋屈”,很多公职人员同样在“诉苦”,你怎么看?
吴海:记得以前在南京秦淮区开店的时候,许多小商贩挡在酒店门口摆摊子,我们向城管反映问题以后,城管就在门口执法,可是到了晚上小商贩又把酒店大门挡住了,说“我们不能给你站岗吧”,这话说得对。后来我知道有商贩跟着女城管队员回家,还有人把城管队长的车给刮花了。最后没办法了,我决定亲自动手,刚把手搭在商贩的架子上,他们就喊“打人了”,幸亏周围还有网友作证。在这样一个非法治的情形下,谁都会觉得“憋屈”。如果是在一个公平法治的环境下,企业如果做得不好那就是没本事,就不会觉得“憋屈”。
政府端菜,群众点菜 记者:5月14日你被邀请去中南海参加座谈会,这也是政府与企业的良性互动。
吴海:对。我接到邀请是在座谈会前的周二,国办工作人员告诉我,着便装即可,有啥讲啥,不用紧张。比较让我意外的是,参加座谈会的有很多领导,他们却安排我与中国政法大学的副教授翟继光坐在正中间,旁边就是主持座谈会的国办领导。虽然是很小的细节,但是可以看出中央对基层企业的重视。
记者:座谈会上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吴海:我在会上有10分钟的发言时间。为了保证简政放权落实到“最后一公里”,中央应该把政府职能转变的观念灌输到地方和基层政府。另外,对于涉及某个行业的通用性政策,中央要有统一并且明确的规定,避免出现各地解读不一致的情况。
记者:中央层面的统一规定能否压缩地方部门权力寻租空间?
吴海:开一家酒店涉及许多管理部门,如果规则模糊不清、无法统一,每一个地方、每一个部门的审批标准都不同,比如明明属于工商部门的事情,其他部门也要掺和进来,这对企业而言就是巨大的麻烦。一位做药企的朋友告诉我,他宁愿经过中央审批,因为这样起码还有统一的标准,而各个地方的标准不一样,搞得他不知如何应对。中国百分之九十九的企业行政审批都在基层,基层政府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这是最重要的问题。
记者:应该怎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吴海:李克强总理提到简政放权要由政府部门“端菜”变成人民群众“点菜”,我的理解是“菜”好不好吃,取决于掌勺的师傅和吃菜的顾客,待在办公室做“菜谱”的人不一定清楚,也就是说,简政放权需要政策执行者和相关企业及百姓一起来做。
记者:公安部在5月21日去桔子水晶与你开恳谈会,主要讲了什么?
吴海:我主要反映了两点,一是之前提到的更为合理的行政审批流程、量化监督管理机制,二是一些地方公安部门和政法部门干涉企业经营、在民事纠纷中拉偏架的情况。这些都是很多网友反映的意见。我看到了公安部门正在制定的一些简政放权和完善监管的方案,基本上老百姓想到的他们也都考虑到了,下一步可能就是继续征询民意吧。
记者:你觉得公开信的目的达到了吗?
吴海:简政放权、完善监管这些事情中央本来一直就在做,但是制定政策的人不一定比处于市场一线的企业家们了解情况,所以这封公开信能够让相关部门更有紧迫感吧。
记者:许多人在你微信上留言,说你是第一个敢向总理“吐槽”的企业家,政改会留下你的名字。
吴海:改革肯定不是一帆风顺,政府总是往好的地方在走,我就是做了一件我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至于留名什么的说法过于夸张,我也没想过。相对于许多中小企业而言,桔子水晶规模稍大一些,本来能更有竞争优势,经营环境之类的问题也更有资源来解决,如果出现一个更为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对我来说可能就是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但我仍然愿意讲出那些“憋屈”。这是大话,但是真实。
记者 何利权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