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胡峄阳传说”被文化部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今已过半载,这一喜事带给峄阳故里老少的荣耀和喜悦仍旧没有变淡。在胡峄阳文化园仿古大门前,庆贺胡峄阳传说“晋级”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红色长横幅还挂在醒目位置。300年来,胡峄阳传说之于本地正如阿凡提之于中亚,或格林童话之于欧洲。胡峄阳确有其人,青岛人挂在嘴边的“千难万难,不离崂山”这句话,就出自他之口。正如其后人所言,胡峄阳名不登国史,述不刊当世,但其言谈事迹和演绎出来的神话传说在当地却广为流传,其原因何在?为了揭开谜底,记者来到胡峄阳故里,希望能让这里的人们破破这个题。
儒也为儒 仙也为仙 城阳区峄阳路与黑龙江中路交会处,矗立着一个高大的雕花牌坊,牌匾上写着“峄阳故里”,其下不远处是胡峄阳文化园。这里原来是洼里村胡峄阳故居旧址,2010年流亭街道办事处洼里和东流亭两个社区居民建造了该文化园。“胡峄阳传说在这一带已经流传了300多年,”胡氏家族就第九代孙、胡峄阳第九代孙胡惟毅说,“以前街坊邻居茶余饭后坐在一起就讲胡仙人的故事,我们都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
胡峄阳,生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殁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名良桐,字峄阳,号云屿处士,流亭人。他生在书香门第,承继家学,勤于农桑,清乾隆时期《即墨县志》描述他“生有异禀”。少年胡峄阳天资聪慧,但是极为反感压迫汉人的满清朝廷。16岁去莱州府应童子试时,他遇到朝廷监场官吏要求解衣搜身,于是留下一句“视士子如盗贼,何以为国求贤才!”,然后便拂袖而去,立誓终生不仕。
“我能耕,田何有?我能读,书在手,有书可读堪白首……”这是胡峄阳一首自赋诗,从中足见其嗜书如命。他生前常年置身崂山慧炬院中研究古籍,对《易经》情有独钟,于是专心濂洛理学,著有《易象授蒙》、《易经证实》等易理著作。
当地流传胡峄阳精研《易经》后料事如神,常能预测洪水,为民消灾,预测多有灵验。后世为其雕凿塑像,人们前来祭拜许愿,一旦愿望成真,就将其归功于胡峄阳在天庇佑。这类故事传说越来越多,久而久之,胡峄阳的神秘色彩变得浓厚起来,慢慢就成了百姓心中的仙灵,他还有胡仙人、胡神仙等称呼。
预言一语成谶 “胡峄阳传说中有许多讲他预测准确、会看风水的故事,他当时的预言故事到了近现代还被人演绎。”胡峄阳文化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刘世洁说。刘世洁在1999年就开始到即墨、崂山、胶州文史部门和胡氏大姓村子采访搜集素材,其间遇到过很多离奇有趣的传说。
明末,在如今刘家台村这个地方住着一位富甲一方的刘姓财主。一日,胡峄阳走到这里发现此处风水有“欠缺”,便对财主说最好迁出此地。“他说刘家台村是个‘兵马地’,以后恐怕会有兵灾,难以长久安稳富足。”刘世洁说。财主很相信他的话,但是由于“船大难调头”,为守家业终未能搬走,其后人也渐渐遗忘了这些话。没想到胡峄阳一语成谶,1939年,日本侵入青岛后要在刘家台村修建机场,强迫居民也就是财主后裔搬离此地,弄得百姓流离失所,此后该地又几经劫难,一直未能安稳。与之相比,在“兵灾”发生之前迁走的刘氏后裔则已家族兴旺,于是就有人又联想到胡峄阳的预言,认为如果当年财主听从了胡峄阳的话,就不会让后人有此劫难。
胡惟村是胡氏家族第19代孙,如今已经71岁,他也是搜集传说的一员。他说,即使到了现在,关于胡峄阳的各种传说故事还在不断产生。在东流亭、洼里等附近几个社区,居民但凡遇到红白喜事都要到胡公祠虔诚地许愿,因为大家都觉得胡峄阳是他们的守护神,他的地位远胜过其他各路神仙。
峄阳古曲断弦重续 “青松翠竹矮窗前,白絮飘来遮望眼……”在文化园内,峄阳古曲乐团演奏了一段古曲《燕子归》,一人轻唱,另有4人用笙、笛、二胡和大提琴来伴乐,曲调悠远,韵味十足。刘世洁称,这些古曲都是近两年搜集整理并重新创作的。原来胡峄阳精乐理,生前曾糅合古代谱曲、祀典音乐和民间音乐元素,创作形成了独具韵致的音乐系列,后世称“峄阳古曲”。这些古曲一直由后人口耳相传,直到近代因社会动荡才开始失传。“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太快,很多人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加上峄阳古曲本来没有曲谱,所以很多没能传承下来。”刘世洁说。
几年前,他在搜集胡峄阳传说时听说有一位80多岁的退休老教师会哼唱峄阳古曲,他随后拜访了这位老人。原来这位老人曾师从一位名叫胡信昌的本地人,学会了峄阳古曲。胡信昌国学功底深厚,且对西学也很有研究。1935年,胡信昌以校外生的身份上过当时洋人开办的学堂,学会了谱曲和脚踏风琴,于是用曲谱记录下了峄阳古曲,然而可惜的是,曲谱在日后动荡的年代里遗失。刘世洁介绍,在他们整理出古曲之前,除了这位老人还能凭记忆哼唱几段,村中已经无人能唱了。2011年,他与剧团的一位团长找到老人记录下曲调,并在此基础上创作出 《梧桐秋月》、《燕子归》、《渔姑谣》等曲子,300多年历史的峄阳古曲由此被重新发掘出来。如今,乐团已经在许多场合演奏过峄阳古曲,累计能有四五百场。
峄阳传说进小学教材 流亭小学一间教室内,刘祥君老师正在给学生讲解一首诗,这首诗摘自胡峄阳的《竹庐家聒》。学生们坐得端端正正,每人课桌上都放着一本教材——《峄阳文晖》。刘祥君说,这本教材是该校老师根据胡峄阳著作 《柳溪碎语》、《胡峄阳诗选》等编写的,如今每个年级都配有一名老师专门为学生上 “胡峄阳文化课”。“胡峄阳很典型地代表了本地文化,我们通过他的故事可以打通文化脉络,让孩子们了解本地历史,爱上传统文化。”刘老师说。该校邵主任介绍,学生中就有胡峄阳的后裔,他们能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自己祖先的逸闻轶事,都格外自豪,学习劲头儿很大。
为了传承这一文化遗产,人们还成立胡峄阳研究会、青岛峄阳柳腔剧团,把胡峄阳传说结集成书并出版,整理峄阳古曲等,这些努力让胡峄阳传说变得生动起来。记者了解到,此前胡峄阳传说有两个传承人,分别是东流亭社区的胡孝华和洼里社区的胡保恩,不过由于项目刚被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传承人还没有确定。胡惟村告诉记者,他们目前正在忙着搜集新故事,编写新书,新书要赶在六月初六庙会之前付印出版。
记者手记 “千难万难,不离崂山”,当年胡峄阳游遍崂山后如是说。这句话被世代铭记,俨然成为本地的一句文化代言。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遇到了不少在文化园义务工作的七八十岁的老人。这些老人多是胡氏家族的后裔,虽然年迈却仍精神矍铄,每当向人介绍起胡峄阳传说时都会两眼放光。老人带着记者来到流亭小学,学生们见了老人都会喊一声“爷爷”,每当此时老人都很开心。孩子们经常被组织到文化园学习,因此认识了这里的老人们。祖孙传承给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增添了希望,祖孙融洽则是老人们甘愿做义务工作的动力源泉吧。
撰稿 记者 胡明山 摄影 记者 于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