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高考刚刚结束,莘莘学子即将步入大学的殿堂,国立青大作为青岛大学史上较为辉煌的一段,时间虽短,却是当时中国高等学府和教授的黄金时期,以这所大学为范例,我们来回顾一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高考考什么?学费多少?教授薪金几何?
国立青大高考考什么? 国立青大当年招生就考两门课程:国文和数学。
国文题:《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和《杂感》,考生可任选其一。
这道题出自国立青大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闻一多之手,目的是检测考生的理想和文笔。此题让闻一多招收了一位得意门生:臧克家。臧克家一口气把两个题都写了出来。其中《杂感》只有一句话:“人生永远追寻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看了这篇一句话的作文,闻一多连声叫好,当即给了98分。而平时能入他“法眼”的作文少之又少,给60分就算不错了。虽然臧克家的数学考分是零分,闻一多硬是力排众议,把臧克家领进了大学校门,并破例让他从外文系转为中文系。其实,当年闻一多报考清华时,也是其他学科成绩平平,唯独作文拔得头筹而为主考老师所赏识。当然,当年是以平均分录取的,虽然臧克家偏科严重,但他的平均分为49分,可能也在录取范围之内。
学者分析:刘增人告诉记者,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都是学校自己命题、阅卷,自主招生,教授的自由度很大,“教授治校,想取谁,让谁转系,都是系主任说了算”。青岛市档案馆宣传处处长周兆利也提到了教授在当时国立青大的特殊地位,“不像现在,由招生办统一招生”,他认为,如杨振声、赵太侔、闻一多、梁实秋等都是留学英美回来的,“带点洋范儿,汲取了欧美教育制度的精华,因为加入了一些西方现代化教育的考试内容”。这种自由度使得教授们能不拘一格寻取人才。
举一反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高考考题较为有特点的几个考试题目如下:
1、1932年,清华大学的国文考试题,其中有一道怪题“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要求考生对下联。这道题目后来被多番讨论,出题者陈寅恪也曾为此专门作文解释,据悉,当时答出“胡适之”的只有后来的北大中文系教授周祖谟,而此题的答案还可以是“祖冲之”。
2、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1946年度的联合招生国文试题,代表了当时出题的难度。试题可以说简单至极,题目共两道,一是作文:学校与社会;二是解释成语的意义:指日可待、变本加厉、隔岸观火、息息相关。
3、上世纪40年代末,北平一所大学在招生时,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三角几何共八角;三角三角,几何几何?”这道题难倒了不少学生,与其说这是一道数学题,倒不如说这是一道语文句式分析题,答案应该为五角。
民国时期学费是多少? 先来看国立青大招收了多少学生。闻一多的孙子闻黎明在《闻一多为何离开国立青岛大学》一文中提到,国立青岛大学当年在北平、济南、青岛三处招收一年级新生,这是国立青大的一部分生源。周兆利说,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接收自私立青大。那么当时国立青大招了多少学生?张道藩曾在向时任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索要学校经费时提到招生的数额:“青岛大学录取了一百几十名新生,统计结果,山东省籍的占百分之八十,青岛市的只占百分之五,其他各省市的占百分之十五。”据悉,1930年6月,国立青岛大学面向全国招生,有400余人报考,经审核录取150余人。当年学费有多少?青岛文史专家鲁海给记者提供了一份数据:学费8元,住宿费8元,杂费2元,科学实验费5元,体育费2元,预存赔偿费5元,制服费15元。也就是总共45元。
学者分析:国立青岛大学时私立青岛大学的延续,周兆利告诉记者,私立青岛大学1924年在北京、南京、济南、青岛四地同时招生,首届招收工商预科生80名,后来每年招生人数不等,“作为私立大学,当时的学费每年为150元”。由此可见,学校费用不低。而国立青大时期,学费为8元,不算太高,但15元的制服费让鲁海觉得不可思议,“这项收费有点过高”。对于学校招收人数不多,鲁海说,除了严格的考试之外,还与当时的自主招生有关,“大学各自招生,学生往往报考几个学校,然后从录取的学校中选一所,大学又不像中学那样有备取生名额,正取不满备取递补,可能会造成录取40人只有10人来报名”。
举一反三:在上世纪30年代,我国的大学分为三大类:国立大学,私立大学,还有教会大学。学费最便宜但是也最难考取的,是清华、北大等国立大学:每年约22~40元;而被称为“贵族大学”的协和、燕京等,学费特别昂贵:每年约160元;另外一些借助捐赠和基金会补贴的私立大学,如天津南开大学等:每年约45~120元。当时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平均为22元。根据当时的购买力,以1:50~1:100来换算的话,国立大学每年约22元的学费,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1100~2200元;私立大学每年平均约90元的学费,相当于人民币4500~9000元;“贵族大学”每年约160元的学费,相当于人民币8000~16000元。
当时教授工资几何? 众所周知,上世纪三十年代是青岛大学教授们的“黄金时代”,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他们灵感爆发,作品丰富,另一层是真正的“黄金”。那么,当年的教授腰包鼓到什么程度呢?周兆利说,国立青大时期教授工资高的600元左右,一般的在两三百元,梁实秋和闻一多的工资一个月为400元,当然也有少的,比如沈从文100元。若按平均300元工资换算,工资应该在1.5万~3万元之间,算是高工资了。
学者分析:“当时青岛警察局局长的工资才16元一个月,普通警察一个月的收入为8元,足以见得当时教授的待遇”,周兆利说。在刘增人看来,国立青大多为留学精英,没有国外镀金经历的沈从文则显得逊色许多。有这么一个细节,第二次学潮爆发时闻一多支持校方引起学生不满,有学生甚至在黑板上书:“闻一多,闻一多,你一个月拿四百多,一堂课五十分钟,禁得住你呵几呵?”闻一多当时课时不多,上课时还有口头语,“有学生甚至开玩笑说,他‘呵’一声就得一块钱”,鲁海说。
举一反三:1927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大学教员薪俸表》,把大学教师月薪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四等12级。其中规定:一级教授月薪为500元(大洋),一级副教授340至400元。也即是说:那时的大学教授,每月可拿到的薪水,相当于现今2.5万~5万元人民币;副教授每月也可拿到如今的1.7万~4万元人民币。
文/记者 张文艳
国立青大创建始末 1928年8月,南京政府教育部根据山东教育厅报告,决定在已停办的省立山东大学基础上筹建国立山东大学。并指令何思源、魏宗晋、陈雪南、赵太侔、杨振声等11人组成国立山大筹委会。但因日本制造济南“五三”惨案,济南及胶济铁路沿线尚未光复,一切筹备工作化为纸上谈兵。1929年夏天,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莅青,携眷借住在私立青岛大学女生平房宿舍内(即今中国海洋大学档案馆)。他对青岛优美环境,宜人气候,倍加赞赏。“以青岛之地势及气候,将来必为文化中心点,此大学关系甚大”。因此力主将国立山东大学迁往青岛筹办。6月3日,教育部接受蔡元培提议,决定迁址。鉴于青岛已成为特别市,直属行政院管辖,指令将国立山东大学筹委会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委会。除接收原省立山东大学校产外,在青岛接收私立青岛大学校址和校产。
1930年9月21日,国立青岛大学在鱼山路5号举行正式开学典礼,校长杨振声宣誓就职。根据筹委会建议,学校第一年先设文理两院,文学院分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和教育系;理学院分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个学系。校长杨振声效法北京大学“兼容并包”、“科学民主”的办学方针,广聘专家学者,张道藩(后为赵太侔)任学校教务长,闻一多、黄际遇、梁实秋、黄敬思、汤腾汉、曾省之等分任院长、系主任。此外,还有沈从文、游国恩等人。第一年招收了150名左右的新生,1931年7月,从报名的412名考生中考试录取了180名新生。
“青岛大学发展迅速,一举成为当时国内一流大学之一”,青岛大学原中文系主任、教授刘增人告诉记者。
然而,三次学潮最终逼走了校长杨振声,也使得国立青大的人才星散。
1930年12月,爆发了第一次学潮:新生入校后,学校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的高中毕业证书是借用他人或伪造的,因此于1930年12月勒令造假学生退学,引起学生不满,后平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爆发了第二次学潮:青大学生组织了179人请愿团到南京请愿,要求出兵抗日,请愿失败,学校开除了几个为首的学生;1932年春爆发第三次学潮:教育部出台了《大学学则》,规定全年学程有三门不及格或必修学程有两门不及格者,令其退学。学生不满,群起反对,又有学生被开除。几次学潮使得学生和校方的矛盾日益加剧,早在第二次学潮时杨振声就曾提出辞职,1932年杨振声赴南京请求学校经费无果,又提出辞职,两次教育部都没同意,“学分淘汰制”学潮后,杨振声成为学生反对的主要对象,闻一多等人也未能幸免。1932年7月3日,国立青大接教育部电告“解散”。随后对学生进行甄别,甄别结束后,杨振声又于8月21日和29日两次提出辞职。尽管教育部一再挽留,但杨振声去意已决,挽留无果。1932年9月2日,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会议议决,将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并准杨振声校长辞职,任命赵太侔为国立山东大学校长。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