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家族六子女声名显赫 揭秘其与青岛的缘分

2015-07-07 09:5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孙中山宋庆龄夫妇(后排左一、左二)与倪桂珍(后排左三)、孔祥熙和宋蔼龄夫妇(后排右一、右二)及宋美龄、宋宋子文等宋氏家族其他成员合影。(资料图片)



  



  宋氏家族 父母“闪婚”六子女声名显赫

  被称之为“民国第一家族”的宋氏家族,是指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宋子文等人的家族。他们的父亲宋嘉树,母亲倪桂珍,两人有三双儿女,均有着显赫背景:大姐宋霭龄13岁时成为中国第一批赴美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1914年,与留美时的同学、孔子第75代旁系孙孔祥熙结合。二姐宋庆龄嫁孙中山,其经历最为人所熟知。大弟宋子文,美国哈佛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在宋庆龄的推荐下,出任广东军政府的英文秘书和广东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兼中央银行总裁,后升任到行政院长。妹妹宋美龄,在宋蔼龄的撮合下与锋芒毕露、尽揽大权的蒋介石联姻,成为现代中国政坛声势显赫的“蒋家王朝”的第一夫人。二弟宋子良与小弟宋子安虽名声不及三位姐姐和大哥显赫,但宋子良是民国广东银行行长,三弟宋子安是香港银行行长,在政治、经济、金融领域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

  据《宋庆龄年谱》记载:“父亲宋嘉树(1864~1918年),原名乔荪,字耀如,西名查理·琼斯·宋。原姓韩,是客家人韩鸿翼之子,由于12岁时过继给宋姓舅父,遂改姓宋。”1987年4月,广东省文昌县出版的一本《文昌文史》中,《纪念宋庆龄同志专辑》里描述:“宋庆龄同志的父亲实际上姓韩,原名韩教准,英译韩乔荪,又名宋嘉树,别名宋耀如,系海南岛文昌县昌洒区庆龄乡古路园村韩鸿翼的第二个儿子。”其父韩鸿翼是位商人,因赈济当地穷苦乡农耗尽积蓄,宋嘉树出生时家境穷困潦倒。后来韩鸿翼去世,9岁的宋嘉树到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讨生计,过继给美国做生意的舅舅并以查理·琼斯·宋的名字加入基督教会,1886年,以传教士身份回国。经好友介绍,宋嘉树认识了倪桂珍。倪桂珍,浙江余姚人,17岁毕业于上海裨文女中,擅长数学,喜爱弹钢琴。她从小受西方教育影响,不缠脚不刺绣,留着一双大脚。宋嘉树对倪桂珍一见钟情,两个月后即“闪婚”结为夫妻。

  宋嘉树倪桂珍夫妇的6名子女后来各有成就,形成一个声名显赫的家族,应该与宋嘉树“现代型的教育方案”分不开。宋霭龄活泼、宋庆龄安静、宋美龄执拗……宋嘉树做了不少事情磨练孩子们的意志,如在跌倒时鼓励他们自己站起来,如在狂风暴雨天气时带他们淋雨,如带着孩子一起禁食忍受饥饿,也很重视他们的社交能力,要求向客人打招呼、勇敢表达观点。宋嘉树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思想,他把大部分资金用来支持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孙中山争取国民革命成功的重要财力支柱。

  孙中山逝世后,大姐宋霭龄和宋庆龄的政治立场分歧越来越明显。宋霭龄认为宋庆龄支持和密切联系的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人没有军事和经济基础,政治前景并不看好,为了保持宋氏家族在政坛的地位和影响力,有必要和蒋介石建立亲密关系。后来,宋庆龄和蒋介石在政治上完全决裂,为了民族大义和崇高理想,她与家人站到了对立的阵营,并被迫与家人分离。后来,倪桂珍逝世,一家人重聚,宋庆龄再次与家人分离,宋氏兄妹最终再无缘享受亲情团聚之乐。

  宋霭龄和孔祥熙、宋庆龄和孙中山、宋美龄和蒋介石,再加上宋子文、宋子安、宋子良……这些名字可谓妇孺皆知,他们组成了大名鼎鼎的宋氏家族。这个民国第一家族与青岛缘分颇深,即便现在仍能找到当年的生活痕迹。他们还留下了不少口口相传的故事,母亲离世后规模宏大的“出殡”,让宋氏家族风头一时无两。历经近一个世纪的涤荡,宋氏家族的别墅依然矗立在海边,默默向世人诉说着这个家族的悲欢离合。

  ■宋子文 操办轰动的风光葬礼

  说起宋子文与青岛的渊源,不得不提他在湛山一路修建的别墅。这栋别墅设计精巧,中西合璧,不仅庭院宽敞明亮,周围环境也极为幽静。如今走在湛山一路上,人们已经很难寻到这栋别墅的身影。岛城文史专家鲁海介绍,这处别墅位于湛山一路2号,但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一场大火过后,别墅屡经重建,历史面貌几近模糊。不过,这里曾住着一个女人,她的葬礼一度引发轰动,时任东北舰队司令沈鸿烈亲自为其护灵,可见规格之高。

  这个女人就是宋子文的母亲倪桂珍。1930年,宋子文来青公干时,见青岛气候宜人,与上海相距不远,来往便利,于是决定在太平角别墅区购得土地,修建别墅。考虑到母亲身患癌症,再加上上海环境喧嚣,政治纷纷扰扰,1931年6月上旬,宋子文将母亲从上海接到青岛。

  “为了修建别墅,宋子文派下属来青岛,找到青岛注册建筑设计师董大酉设计别墅图纸,送南京后经宋子文亲自过目。因为母亲身体比较虚弱,宋子文提出在别墅里要建有电梯。设计图纸送达青岛工务局审批时,有关人员甚为吃惊,当时青岛全市仅有两部带电梯的楼房且全是5层楼,但一看是宋子文为业主,立即签发了施工证。”青岛文史专家、交运集团青岛国际旅游集散中心总经理刘增平介绍。

  然而,宋子文的一片孝心还是没能挽回母亲的生命,来青一个多月后的7月23日,倪桂珍就在别墅中溘然长逝,享年62岁。至于倪氏瘁死的原因,据说与宋子文遇刺一事有关,当天清晨,上海北火车站外传来一声枪声,一位身穿白衣服的男子瞬间躺地,随后传来宋子文遇刺的消息。倪桂珍本已重病缠身,又听见儿子遇刺的噩耗,血压顿时升高,倒身而亡。其实,遇刺的是宋的秘书唐腴胪,宋子文与其身形相似,又穿着同样的衣服,才躲过一劫。

  宋子文惊魂未定之际,又听闻母亲离世的消息,悲恸欲绝,一边联系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边致电沈鸿烈,让其帮忙将其母亲的灵柩运至上海。于是,青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葬礼拉开了帷幕。文史专家鲁海回忆,这次丧葬被青岛人口口相传若干年,曾亲身经历此事的父辈在“拉呱”时,常常会提及这场规模隆重的出殡仪式。

  “灵柩从湛山一路的别墅运往大港码头,一路上总共设有8处路祭。”鲁海介绍,所谓“路祭”,就是在灵枢经过的路上,走一段路,进行一番祭奠,里面摆放着达官显贵和社会名流所送花圈。时任青岛市市长的胡若愚和东北舰队司令沈鸿烈分别以市政府和东北舰队的名义在中山路建了两个最大的路祭,“当时宋家用了32个人扛着灵柩走在最前面,长子宋子文步行扶灵,后面跟着二十几辆马车,上面坐着宋氏姐妹和其他亲戚。”

  1931年8月18日上午9时,宋家在上海万国公墓礼堂举行隆重祭礼。1937年底,湛山一路2号的这座别墅被宋子文卖掉,解放战争期间一直作为美国第七舰队高级军官的住所。宋子文没有想到,兄弟姐妹此番重聚竟是在这种场合,他更没料到的是,在之后的半个世纪中,他们会经历怎样的分分合合,一家人的命运又会怎样与这个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宋庆龄 临海别墅的静静守望

  倪桂珍病逝后,兄弟姐妹均赶来处理丧事。宋庆龄探望母亲及来青奔丧,均下榻于现海阳路8号的别墅。根据相关资料,宋庆龄是租住了这处别墅,而文史专家鲁海则认为,当初宋庆龄购买下了这栋别墅,后来将其出售。这栋别墅最大的特点是外墙贴有鹅卵石,与周边建筑截然不同。

  7 月3日下午,记者来到海阳路上,探访这栋时代久远的别墅。据了解,这栋别墅位于鲁迅公园与海军博物馆之间的一条小路,不太容易找到。到了海军博物馆门口,往东望去即可见鲁迅公园,旁边有一段台阶,连接一条小路,类似资料中描述的海阳路。在这条路上往西看,一栋楼房与院墙堵住了去路。“宋庆龄住的别墅?我不大清楚啊!”一位中年男子说,“贴着鹅卵石的楼?那里就是!”他回过头往东指,就在那段台阶附近,小楼个头并不突出,但远远就能看到上面贴着的鹅卵石。

  在这附近居住了30多年的周老先生悠然坐在小楼附近的树荫下,展开一页报纸慢慢读来。距离这里几十米的地方,就是游客你来我往的喧闹之地,这里却宁静得像是另一番天地。

  从西侧靠近这栋别墅,只见它显得有些陈旧,但二层楼房贴着的鹅卵石显示其与众不同,小楼入口处还有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道,仔细望去,整栋楼及周围的环境显然经过了一番精心设计。站在楼南侧,两栋楼房恰好留出了一段空间,可以直接望向大海,湿润的海风吹来阵阵海潮的声音。周老先生说,小楼如今住着好几户居民,因为楼房年代久远,居住条件并不算好。实际上,此楼实际只有二层为住房,楼下是个可以直接从院子进入的大露台,四根石柱支撑二楼,形成开阔的空间,没有贴鹅卵石的一楼墙壁为后来补建。鲁海分析,一般说法将称之为宋庆龄别墅而非故居,就是因为别墅具有的一层含义是不会长期居住,而是在某段时间内使用,这栋小楼即是如此。

  当年,宋庆龄来到青岛就居住在这栋别墅,只是来住过多少次已经无据可查,她常常会到宋子文所建别墅探望母亲。母亲去世时,一说宋庆龄在德国柏林,得知噩耗立即启程回国,抵达青岛时,母亲灵枢早已运往上海,她专程到母亲的去世地凭吊。如今,这栋百年别墅仍具有独特的魅力,别墅西侧墙边种着不少蔬菜,南面装着一些已经生锈的健身器材,晾绳上晒着刚刚洗完的衣物,这些都让人们感觉到亲切与平实。历史与现实就这样交织在一起:历史已然过去,生活还在继续。

  相比这处鲜有访客的小别墅,八大关居庸关路14号的宋家花园则游人如织。这是一处美式建筑,有着白色墙体、蓝色木头花格,让不少人以为这曾是宋家姐妹居住的地方。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电视剧《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们》拍摄时,为了还原她们在美国的生活,导演选择这里作为她们在美国的家来拍摄,因此,这里只是一个影视剧拍摄的地方。

  ■孙中山 孙中山的三天青岛之行

  说起孙中山与宋氏家族,首先浮现的是孙中山宋家女婿这一身份。作为一对革命伴侣,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结合被誉为一段佳话。不过,孙中山来访青岛之时,宋庆龄不过只有19岁,彼时两者还没有太多的交集,陪伴孙中山左右的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卢慕贞。当然,与孙中山同行的还有宋氏家族的另一位成员—— 宋霭龄,在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的时候,她担任孙中山的英文女秘书,协助处理英文信件等事务。

  1912年9月28日,孙中山先生在视察胶济铁路期间,受青岛商界的邀请,偕夫人卢慕贞、秘书宋霭龄等一行40多人,自济南来到了青岛。孙中山这次青岛之行只有短短三天,却盛况空前。9月28日傍晚,孙中山抵达青岛火车站,受到2000多人的热烈欢迎。据德文史料记载,一行人下榻在一浴旁边的“海滨宾馆”,第二天中午孙中山在秘书的陪同下拜访了胶澳总督瓦尔德克。

  瓦尔德克的记录中透露,握手的一刹那,他发现孙并非他耳闻的那个孙大炮;相反,孙中山是一个讲话很有分寸、甚至有些拘谨的人,双方交谈也未涉及任何政治问题和中国时局。当天傍晚,胶澳总督到宾馆回访了孙中山,此时的孙中山好像换了一个人,瓦氏惊奇地发现,孙已完全没了先前的拘谨,幽默健谈和演讲的天才表露无遗。

  9月30日是孙中山最为忙碌的一天,他于上午拜会了海关,后赴三江会馆和广东会馆,下午访问了德华大学,参观了青岛基督教青年会,晚间又出席了粤东同乡会晚宴。除了广泛接见青岛社会各界人士并发表演说,孙中山还号召民众努力寻求强国富民之路。三天的青岛之行带给孙中山难以磨灭的印象,他对青岛的城市建设赞誉有加,据上海国民党的《民立报》报道:“孙中山对于青岛海港工程、森林事业及大学均异常嘉许,又言青岛足为德国文化及制度模范云。”

  在德华大学的演讲中,他勉励学生要好好读书,努力学好本领,同时指出:“中国尽管有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却没有创造出可与德国在短短十几年间所作出的相媲美的业绩。学生们在这里所看到的东西应该成为鞭策自己的动力,使自己树立这样的目标,就是把这个范例推广到全中国,把祖国建设得同样完美。这是学生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0月1日早晨,孙中山先生在同盟会山东主盟人徐镜心等人陪同下往崂山游览,当晚,孙中山即乘船前往上海,大鲍岛主要街道站满了前来送行的市民,总督府也派人送行。三天的青岛之行后,孙中山继续投身革命洪流中。1915年,孙中山与卢慕贞离婚后,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日本的孙中山结婚,其后两人相濡以沫,直至孙中山因病离世。

  宋庆龄来青之际,孙中山已经离世多年,不知在海阳路的别墅中,宋庆龄听见海浪拍击海岸的声音时,是否想到他的丈夫曾经来过青岛,短短三天却在这座城市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孔祥熙 从青岛“出发”的第一富翁

  要说宋氏家族与青岛的“缘分”,确切的时间应从孔祥熙说起。民国时期第一富翁孔祥熙天生有生意头脑,娶宋霭龄后跻身民国四大家族之列。1922年,为了具体落实从日本手中收回青岛及山东权益的条约,成立鲁案善后委员会,42岁的孔祥熙出任实业处处长。通过这件事他展示了自己的政治外交能力,此后,孔祥熙成为胶澳商埠电话局局长,从买办商人,孔祥熙从青岛“出发”展开了仕途之路。目前安徽路5号原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内就有孔祥熙办公室,《胶澳志》记载了他任期的时间从1922年12月至1923年8月共9个月。据文史专家查阅当年资料,孔祥熙在抗日战争结束,看好日本人离开留下的两所学校,但因为来得太晚,已经被别人占据,他只抢购了一个工厂。

  孔祥熙在青岛还建造了别墅,就位于郧阳路33号。3日记者沿着青岛市植物园大门往西,来到郧阳路33号,如今挂着“青岛市植物园管理处”的牌子。这处别墅依山而建,沿着一条长长的台阶路,来到别墅的面前,南面望去一片红顶楼房,远处是大海。在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下,这栋别墅猛然间看上去像是新建筑,应是近期曾粉刷过,但细看其花岗岩墙壁、屋顶木制结构,还是能够看到岁月的痕迹。从1979年起,青岛市植物园以公房租赁的方式租下了这栋别墅作为办公地点,该别墅共有三层,8间房子。这里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栋楼房已经有这么长远的历史,能维持目前的样子已经不容易。而据鲁海介绍,这栋别墅曾经开起了酒店,“挂上了各种广告牌,给建筑造成了不小的破坏,后来又恢复了原样保留了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孔祥熙的二女儿孔令俊就在这栋别墅居住过不短时间。“孔二小姐”大名鼎鼎,她喜欢女扮男装,梳大背头穿西装,爱好骑马射击,操着一句粗话横行霸道。据称,她天不怕地不怕,连蒋介石的秘密公文也敢随便动,正因如此流传出这样一句话:“你不要神气,小心出门叫你碰上孔二小姐。”孔二小姐终身未婚,曾有资料记载,当时中统的陈立夫说和蒋介石宠爱的军事将领胡宗南与孔二小姐,而胡宗南拿不定主意就请教军统的戴笠,军统与中统对着干,戴笠就教胡宗南如何拒绝这门缘分:胡宗南约孔二小姐爬山,一气走了2小时山路,孔二小姐磨破了脚,当即决定:“就是他胡宗南当了皇帝,我孔某人对他也毫无兴趣。”

  文/本报记者韩小伟 刘玉凡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宋氏家族 青岛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