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带领数百志愿者连续6年关爱留守儿童

2015-07-20 06:39   来源: 青岛早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早报讯 从2009年只有十多个学生的暑假自习点,到现在遍布日照市岚山区8个乡镇学生数超千人的“小草学堂”;从过去闲置平房、陈旧桌椅,到现在配备电脑、投影仪、文体用品的专用教室。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院的普通女生秦谭,用整整6年的时间,带领山科大的数百名志愿者,在自己的家乡创造了一个品牌 “小草学堂”,每年暑假这里已成为千余名留守孩子的“新家”。

  机器人让孩子开眼界

  “我要做一个会做饭的机器人,这样奶奶就不用每天大清早起来帮我做饭,可以多点休息”、“我要做一个会飞的机器人,让他带着我到全国各地去玩”……日照市岚山区安东卫街道辛庄子村的留守儿童教室里,一群孩子围绕着一个正在跳舞的机器人兴奋地说出心中的愿望。7月17日,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院的志愿者们带着自己研发的机器人,给村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科技盛宴”。

  “哇,这个机器人看起来好酷,是怎么做出来的?”、“快来看,机器人可以翻跟头!”桌子上,一台四四方方的机器人在志愿者胡启超的操作下跳着各种有意思的舞蹈。村里的孩子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用好奇的目光盯着桌上的机器人,并不时发出各种疑问。“哥哥,这是什么机器人,好厉害哇!”第一次见到机器人的留守儿童丁相宇忍不住问道。丁相宇兴奋地告诉记者,他现在正在村里的小学读三年级,这是他第一次看到真实的机器人,以前他只是在电视里才看到过机器人,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长大后也能发明机器人。

  “如果你们想要发明一台属于自己的机器人,就要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将来用科学知识来实现这一切。”在留守儿童的教室里,机器人的发明者胡启超给孩子们讲解着机器人的设计原理,尽管孩子们对于他的讲解似懂非懂,但在这些孩子们心中,已经悄悄地种下了科技的“种子”。

  志愿者进村陪孩子

  “孩子爸妈都在外地打工,俺是庄稼人,没什么文化,别说辅导功课,连管他都没时间,以前一放了暑假,便任由他撒欢玩。现在送到这个学堂,我们当家长的就放心了,这些大学生教得可好了,孩子愿意去,也比以前懂事了,回来还知道帮忙做个家务。”村民秦大爷告诉记者。

  据岚山区团委书记赵琳介绍说,辛庄子村的这个“小草学堂”是去年才设立的新点。岚山区安东卫街道辛庄子村全村共有280户,850人,现有耕地500亩,是个农业村,也是个城郊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留在家中成为 “留守儿童”,尤其是在节假日,这些儿童实实在在成了“没娘管的孩子”,他们的生活、教育乃至安全令家长和社会担心。而“小草学堂”的建立,以团组织+高校志愿者+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模式,有效解决了这些农村孩子们假期无人看管、学业无人辅导、安全无人保障的问题。

  女孩创办学堂全区推广

  看着现在初具规模的 “小草学堂”,也许大家很难想象它的创办只源于一名女生。在2009年 “小草学堂”成立之初,其实只有一位志愿者,她就是学堂的创始者、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院的学生秦谭。秦谭的老家是岚山区后黄埠村,村里共450户,户户都有茶田,村里没有大型企业,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待在家里的除了妇女,就是老人和孩子。“尤其是暑假,正好是采茶时候,村里人都出去采茶,孩子基本没人管。”秦谭说,别说帮孩子辅导功课,能让孩子中午吃上顿热乎饭都不容易。

  于是在2009年,19岁的秦谭就找到村里的书记申请了村办公室的一个房间,开始管起了村里的孩子。“一开始,孩子们聚到一起真是太难管了,乡亲们那时候也不怎么看好我,担心我这个大孩子管不好那一群小孩子。”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让秦谭退缩,她制订了《小草学堂学习制度》,每天上下午各点一次名,下课后还给孩子们开班会。渐渐地,孩子们都服她了,“小草学堂”秩序井然,乡亲们也感到这个大学生真有两下子,都亲切地称秦谭为“小秦校长”。后来,秦谭考入山东科技大学之后,决定把自己的同学带回乡,陪着孩子们一起过暑假。直到今年六月份,秦谭已经毕业了,但“小草学堂”的志愿者活动却还在校园里继续传承着。目前,日照市岚山区已经建立了15个 “小草学堂”,覆盖全区8个乡镇街道,使各个村里那些暑假没人照看的孩子都有了学习娱乐的好地方。(记者 陈珂 通讯员 卫雪 摄影报道)

[编辑: 李敏娜]

相关阅读

志愿者 留守儿童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