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空夹击半夜突袭 日寇五地登陆青岛(图)

2015-07-24 10:31   来源: 青岛晚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1938年1月10日夜,山东头、沙子口、浮山湾、汇泉湾死一般的寂静,海上游弋的日军军舰,幽灵一般,虎视眈眈的。这一天对于青岛来说,是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从凌晨开始,日军海陆两面夹击,继1914年之后,第二次占领青岛。此后的4年,青岛成了日军侵华的桥头堡和兵站基地,青岛人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记者 于波

  日军封锁海面交通

  1937年德县路事件后,中日双方都查明,事件中遇刺的日本士兵是日本陆军特务所为,手段与卢沟桥事变、上海虹桥事件前所谓的日本士兵 “失踪”案一样,旨在栽赃中国政府,挑起战事。此波平了,彼波又起。日本人又抗议说中国驻军集中在沧口、四方一带,对日企业形成包围态势,日侨心中不安,要求中国撤军。此时,日军在华北的军事行动步步紧逼,国民党当局的抵抗力量微乎其微,青岛已是风声鹤唳。日本陈兵海上,屡屡挑衅,局势十分紧张。刘增平在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纪实中写道,英美通讯社从青岛发出了报道:青岛地处海滨,兵力单薄,势难固守,只有放弃,云云。

  中共建立游击队伍

  在1937年,中共青岛特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抗日战争中行动方略的指示,决定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游击队。同年11月,中共东北军工委决定撤销中共青岛特支,成立中共青岛市委,首先在毕家村、蓝家庄一带成立了崂山游击队第四中队。中共青岛市委执行中共中央的方针路线,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建立“青岛抗战先锋团”等组织,团结广大工人、学生参加抗日斗争。

  国民党炸厂沉船弃守

  当时,国民党青岛市政当局奉命实施“焦土抗战”计划,并按南京国民政府的电令,准备撤向鲁中山区。 12月18日晚8点,青岛保安队用炸药炸毁了日本在青岛的九大纱厂、铃木丝厂、丰田油厂、两个橡胶厂、四方发电厂、两个自来水源地及港口塔吊、青岛船坞等主要机械设备、工厂厂房,一时间,从四方、沧口到青岛市内,连绵20里,爆炸声不断。 12月25日,装满砂石的镇海、永翔、楚豫、同安、江利等5艘军舰和青岛港务局所属的飞鲸、金星、土星等5艘小火轮,在各港口的主要航道上,放水入舱,沉到海底。同时切断海底电缆,并在各主要航道布下水雷。 12月26日,日本宣布封锁青岛海面交通,此时山东已大半沦于敌手,胶济铁路西段亦为日军进占,青岛已陷孤立。

  灾难降临

  日军先后在青岛五地登陆


  腹背受敌的青岛向国民党当局请求派遣高级军事将领前来御敌。然而,人才济济的南京,却派不来一位精兵强将。究其原因是,青岛地处海隅,是国防前哨,险多吉少,高级军事将领觉得还不如留在南京,一旦战争爆发总比在青岛更加安全,谁也不愿意来。正当当局负责人互相推诿时,1938年1月2日日本海军编成用于侵青作战的B部队,由新建的第四舰队司令长官丰田指挥,向青岛进攻。陆军方面则由第五师团第一部组成鲤城支队,沿胶济线东进,与海军从海陆两面夹击青岛。日军后又从华中战场抽调国崎支队,从海上入侵青岛。

  1938年1月10日凌晨,日本海军第四舰队出动40余艘军舰及部分海军陆战队,在数十架飞机掩护下开始登陆。上午9时,日军在距青岛东18里之山东头一带登陆。 1月12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在栈桥登陆。随后,在飞机的掩护下,日军又分别从沙子口、浮山湾、汇泉湾等处成功登陆。日军未发一弹就占领了青岛市各要地。同时,日军继续向东进发,在潍县境内与向西撤退的东北军第五十一军一部发生激战,在1月9日侵占潍县。 14日侵占高密,15日侵占胶县,18日抵达青岛市区,次日侵占青岛市区。在一阵硝烟过后,至此青岛再次沦陷,第二次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屈辱蒙羞

  7天之后组建起日伪政权


  全面侵占青岛后,日军把青岛作为主要转运站、掠夺中国资源和劳工的重要输出港。在日军的眼中,青岛的战略地位日益提高,被其称为“中、日、‘满’三国之锁钥之地”、“华北之门户”。因此,日本侵略者从各方面不遗余力地加强对青岛的侵略统治,企图让青岛成为侵吞中国的后方基地和所有沦陷区的“首善地区”。日本帝国主义除在青岛驻有海军、陆军部队外,还设立若干政治机构,拼凑伪政权,组建各种伪民间团体,对青岛实施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控制。

  从当时中国国内形势、国际形势和长远的侵略策略考虑,日军没有直接出面进行殖民统治,而是通过扶植和操纵汉奸傀儡政权控制着青岛的军政大权。 1938年1月17日,日军的铁蹄踏上青岛仅7天,日军随即网罗亲日败类,拼凑伪政权,成立了伪青岛市治安维持会,由日本军政要人担任“顾问”。伪维持会会长赵琪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曾任胶澳商埠局总办,那时就与日本人勾勾搭搭,仇视中国军民的抗日爱国运动,自谓卸任后国民政府清浊不分,结果鄙人反被通缉。日军再次在青岛登陆,赵琪“复荷友邦军政各界之怂恿,担任治安维持会会长”。次年正式成立伪青岛市公署,赵琪出任伪市长。 1938年12月,日本内阁为避免在中国占领区内各系统间发生争权夺利的矛盾,协调各方面军的侵华策略和方法,决议成立“兴亚院”,统一处理有关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务(外交事务除外)。 1939年3月,该联合小组为新成立的“兴亚学院华北联络部青岛出张所”取代,其除军事外,统管青岛乃至山东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宜,是日本侵占青岛的最高政治机构。

  无恶不作 日本再次启动奴役统治

  这一时期,日本以军事占领和经济掠夺为目的,加以忙于扩大地地域的侵略战争,所以在城市建设方面几乎没有像样的投入。板桥坊至山东头的“防御壕”,流亭军用机场,是日本侵略青岛的重要建设项目。日军的建设活动主要集中在文化渗透、精神奴役和为军队服务等方面,一些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的建筑对整个城市的建筑风格没有大的影响。

  记者在青岛市档案馆查阅资料发现,在保留的文献材料中,1941年青岛埠头株式会社(日军参照大连港的模式设立了青岛埠头株式会社)对社员有明确的奖惩规程,其中还发布了《语言奖励金支给规定》,其中对学习日语的社员进行工资奖励,从而达到推广日语的目的。在1939年至1944年期间,海关税务等部门要职频繁出现了中国人免职,日本人上任的辞令,同时这一时期青岛与津、济、沪等地的银行、保险公司贸易往来非常频繁。从联合准备银行等从1943年至1944年卖出汇兑总账中,从保留下来的字据中都出现了大量的日文。

  日军侵华过程中非常重视制造、控制、利用新闻舆论。当时新民会组织创办了当时青岛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新民报》,而日方想尽办法先是在1938年对这份报纸进行改组,开始在幕后甚至台前控制报纸的宣传内容,让其始终为宣传日本国策和侵略战争服务,常常会在报纸上刊登时事政治和军事报道,同时大肆宣扬其所提倡的“王道乐土”和“大东亚共荣圈”。诋毁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鼓吹日本殖民有功,歪曲侵略战争的性质;以所谓的“经济协力”、“共存共荣”来掩盖其掠夺经济矿产资源、支持战争的真实企图;通过副刊等版面赞美追捧封建文化和日本文化、贬斥中华文明、抨击拒绝西洋文明,为日本涂脂抹粉、树立威望等,这些手段的目的就是消磨和瓦解民众的民族精神和抗日意识。在这些虚假歪曲的新闻背后,这份报纸还记录了当时发生在青岛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总的来说,这也反映了日军在青岛进行文化侵略。在档案馆还保存的上世纪40年代的报纸上,大篇幅报道了日本政治战胜利。

  日本人在青岛还实施法西斯统治,推行保甲制度,以日伪青岛特别市警察局管辖区为保甲行政区,设市南、市北、海西、台东、四沧、李村6个警察分局,并侵入灵山卫,强奸妇女40余人,杀2人,抢劫大批财物。当时即墨俞家屯农民王正坚劈死一奸污妇女的日本士兵,随后日军对该村进行报复,杀死5人,制造了俞家屯惨案。 “青岛治安维持会”布告,使用中国联合准备银行“货币” 。此时,马保三率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进入平度大泽山区,开辟抗日根据地。

  市民讲述日占下的生活为躲避日军藏进大山沟

  在本报进行抗战系列报道以来,收到了不少市民投稿来电。一位家住单县路203号的78岁退休教师黄钟讲述了日军占领青岛时期,青岛人罗大川的父亲母亲亲历的事情。 1938年日军侵占了青岛,此时母亲刚刚怀上罗大川,父亲在青岛货运站当调车夫。听说日军来了无恶不作,货运站的年轻职工就出主意,建议让罗大川的母亲和年轻的媳妇先出去躲一躲。他们在胶济线昌乐路站南山的大山沟里找到了几间茅草屋,就藏在了这里。黄钟写道,这间茅草屋破烂不堪,是土坯房,人进去后就要把门窗全部堵死,怕被外人发现。外面的墙根再弄上乱草树枝,让人看上去是无人住的荒古野屋。十五六个青岛媳妇就挤在这间屋子里,说话也只能小声说,日子长了只剩下唉声叹气,都懒得再说话了。怀孕的母亲折腾了几个月后,体重不见增反而降了不少。到了数九寒天,大家冻得都没处躲。这时候,有一位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小月,忍受不住这种生活,偷偷扒开土坯跑了出去,结果被日本兵逮住了,押到坊子日本屯兵的北大营,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家。挨过了冬天,这些青岛媳妇们再不回家恐怕性命不保,只好分成好几拨,把脸抹上黑灰,穿上男人的黑脏衣服披头散发,装成疯子和傻子混进了青岛。母亲在茅草屋避难的经历,是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才告诉了7岁的罗大川。

  日本居留民的罪恶

  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期间,掀起了移民青岛的浪潮,到1922年达到24132人。 19世纪30年代随着日本对华侵略的加深,日本居留民在青屡造事端。

  1931年8月18日,日侨志摩证彰在辽宁路168号日本渔行门前殴打青岛市民孟吉瑞,中国警察闻讯后前往调解,志摩证彰恼羞成怒,通过电话报告居留民团,居留民团当即派出“国粹会”浪人赶往现场,持刀棍凶器沿路乱打乱砍,致青岛市民重伤10多人,最后青岛市保安队出面才平息了事端。但事后,居留民团拒绝“赔偿”、“惩凶”等要求。

  1932年1月12日,居留民团以青岛《民国日报》“不敬记事”为由,组织侨民聚众闹事,焚毁国民党青岛市党部,捣毁《民国日报》社。

  1938年1月10日,日军再次占领青岛,曾经一度随着日本总领事馆撤离的日侨又卷土重来,而且势力急剧膨胀。二度来袭的居留民团,在青岛涉足的行业越来越广,据统计,杂货业有123家,饮食店97家,水产业68家,古物业49家……而在青岛的多数人从事着榨取青岛市民的血汗与财富的活动。

[编辑: 李敏娜]

相关专题: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相关阅读

半夜突袭 青岛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