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沧区黑龙江路和天茶山路路口,马路这边的文明引导志愿者咎永康忙前忙后帮着维持行路秩序。路口的信号灯放行时间不长,一个小青年拎着包,在信号灯还没转绿的时候就想往马路上冲,而这时,咎永康在相距十几米的地方,正帮一名捧着地图的过路游客寻找去世博园的公交车站。“老咎!你看好了!”马路对面的志愿者孟莲香大声地提醒,咎永康一抬头,赶紧伸手示意游客稍等,跑几步伸出小旗,把准备走进车流的小青年劝回来。他不好意思地冲马路对面的队友敬个礼,孟莲香瞪眼回他一个“警告”。
记者 赵黎
夫妻俩守住“最忙路口” 孟莲香、昝永康是一对结婚三十多年的老夫妻。孟莲香,59岁,十几年前从青岛丝织厂下岗,先后干过管理员、月嫂等多个临时性工作。昝永康,64岁,从青岛红星化工厂退休。2013年5月,老两口偶然从报纸上看到李沧区征集公共文明志愿者的消息,不肯闲下来的两个人第一时间报了名。一个星期后,老两口被安排在人流密集、广受关注的黑龙江路李沧区政府旁的路口。孟莲香在路北,昝永康在路南,两人隔路相望,成为志愿者队伍里的一对夫妻档。
在上下班交通繁忙的时刻,在步履匆匆的行人中,在川流不息的车海里,你都会看到这对身穿红色志愿者服装的夫妻。伴随着红绿灯的交替,老两口风雨无阻地准时出现在路口,及时挥舞手中的文明引导旗,引导行人车辆各行其道,有序通过路口。
老两口互擦汗羡煞路人 早晨7点30分上岗,天空飘着一阵细雨,冒雨执勤的孟莲香整理好服装,朝马路对面挥挥手,开始了两个人的志愿者时间。“早晨站在路口还感觉冷,这一会儿又‘蒸’得难受了。”8点,夏天的太阳带来了岛城最难熬的桑拿天。黑龙江路李沧区政府路口,周围没有任何可以遮挡烈日的建筑和树木,唯一可以给他们带来阴凉的只有头上那一顶统一配发的红色志愿者帽子。有人劝他们打把太阳伞,考虑到打伞不便于工作并影响志愿者形象,老两口还是决定接受烈日的“烤”验。
夏天上岗前,孟莲香总要带一块手帕。上岗结束时,先给老伴擦擦汗,再擦去自己脸颊的汗。有时,两人相互擦汗的举动,总要慕煞路人。三九天上岗,也不好过。路口风大,志愿者配置的统一服装保暖性并不足以抵御凛冽的寒风和降雪,老两口上岗时总要在里面穿上两件毛衣。有时风大,过往的大货车速度一快,孟莲香都感觉站不稳。时间久了,孟莲香找到一个窍门,站到人行道指示灯旁,风大时,可以扶一扶。
转眼三年,老两口依然坚守在黑龙江中路的路口,一起上岗,下岗互相点评点评志愿服务时的细节,晒得黝黑的昝永康和媳妇总是乐呵呵的,“没想到退休后成队友了。”咎永康说,每天站4小时并不难,难在坚持,两个人互相鼓励,没请过一天的假,没给志愿岗耽误过事儿。
手臂骨折打着石膏上岗 2014年8月1日是周五,上午下岗时走到黑龙江中路和莲花山路转角处,孟莲香不小心摔倒,摔伤了手臂。当天,孟莲香并没有在意,下午跟昝永康一起继续站岗。可周日晚上,孟莲香就开始发烧了。第二天早晨,老两口上完岗就跑到医院,经CT鉴定,孟莲香的手臂骨折了。医生劝她做手术,她拒绝了,要求复位治疗。就这样,孟莲香带上了石膏。可带着石膏依然没有影响她上岗。当天下午,她带着石膏继续走上了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的岗位。“我们这个岗位主要是腿脚勤快,能劝服行人,一只手骨折了,另一只手可以拿小旗,我不用歇。”两个星期后,孟莲香到医院复查,医生发现她的手臂恢复不好,劝她手术。孟莲香又一次拒绝了手术,换了家医院,继续做康复治疗。换了新石膏,她和老伴依然没有离开志愿岗位。
“我的胳膊没到非手术不可的程度,而且我有一个私心,如果我休息了,就会有人接替我这个岗位,站在这里久了,有感情了。”孟莲香说,她已经习惯了和老伴隔路相望的志愿者生活,在她眼里,老伴做事风风火火,不会照顾自己,她在路的另一边,方便相互照应。老两口的孩子在外地工作,平时家里只有他们两人。在志愿岗位上时间久了,很多来往的年轻人都跟他们逐渐熟络,等红灯的时候,会和老两口聊几句。“自己的付出都被大家看在眼里,这些问候又给了我动力坚持下去。”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