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在这令人振奋的数字背后,可以看出我国高校扩招的步伐一直未曾慢下来。这样的增长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吗?
高等教育在扩招惯性中,速度降不下来,个中原因很复杂。一是地方政府还有举办本科院校(或升格专科院校)的政绩追求。新增的本科院校大多是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兴办的,而举办之后,必定有新的招生计划,这促使招生规模增加。另外,高考录取的一本率、本科率,也是各地追求的目标,而采取扩大地方本科院校规模的方式,来提高本科率,无疑是捷径。二是高校为维持生存,不愿减招。我国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办学,一直走规模办学路线,有着靠大规模招生维持办学的需求。三是为补偿高考公平,提高不发达地区、贫困地区的本科率和名校录取率,我国一些本科院校增加了招生计划。
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已被诸多现实利益因素“绑架”,扩招带来了高等教育的规模政绩,各地录取率提升,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现在,质量问题远比数量问题重要。所以,高等教育必须控制发展的速度,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再求发展。这就需要转变政府部门的职责,把政府规划引导和学校自主办学更好地结合起来。
8月3日《北京青年报》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王泯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