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严重生意难做 科技街升级改造盼"第二春"

2015-08-05 11:28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在青岛提起科技街,相信无人不晓。时间往前推个七八年,当时的科技街是一派红火。买台电脑,买台相机,就连买个U盘,去科技街也是多数市民的首选。然而近几年,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数码广场已风光不再,转型升级很现实地摆在了面前。近日,记者从青岛科技街管委办等市北区相关部门采访了解到,青岛科技街全面升级改造已经启动,整体布局也将进行重新规划,力争通过多元化发展,让青岛科技街焕发“第二春”。

  ■现状

  7楼整层将改造成宾馆

  “肯定不舍得,这么多年一直在这里办公,但升级改造是时代需要,我们必须得推动这件事。”抚摸着会议室的小方桌,青岛科技街管委办主任刘庆华语气坚决地说。8月3日,科技街管委办着手启动“搬家”事宜,将把办公地点从电子信息城7楼迁至天幕城区域,原来的办公地点将进行整体规划,整层将改造成宾馆,利用多元化经营来吸引人气。

  1992年,青岛科技街成立,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组成部分,科技街范围以辽宁路为轴线,西至包头路,东至道口路,全长1800米,规划面积1750平方千米。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科技街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建成青岛市最大的IT产业集聚地,目前拥有企业、商户2500多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拥有电子信息城、颐高数码、百脑汇、科技广场四家专业IT卖场,以及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和数码创意园等多个组成部分。

  从1998年开始,青岛科技街步入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一个个数码广场挤着扎堆于此,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很快这里成为山东半岛地区最大的IT产品集散地,一大批商户靠着电子数码白手起家,日进斗金地富了起来。

  然而近几年,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商的冲击,青岛科技街同诸多传统市场一样,也遭遇了发展瓶颈。客流量大幅减少,利润不断缩水,传统数码广场风光不再,不少老商户也是忧心忡忡。

  ■探访

  三大卖场生意有点冷清

  科技街的现状到底如何?8月3日,记者来到科技街上的颐高数码广场一楼,发现这里客人稀稀拉拉,不少店主在悠闲地玩着电脑。在二楼,空铺一家连着一家,记者粗略数了数,歇业的商铺至少有十五六家,占到整层商铺的三分之一。“转租”“出售”的广告纸贴满了空荡荡的商铺隔板。

  从2009年就开始在颐高数码广场做生意的于兆伟,今年已经是第7个年头了。“我刚进来的时候,数码广场太火爆了,全满满的,都抢不上位置。最后我跟别人合租了一个商铺,一人一半。”于兆伟说,当时的商铺大概只有两平方米。这两年生意不景气,周围商户陆续不干了,他盘下了周边共3块商铺,面积扩大6倍。地方大了,生意却没好转,“再这样下去,我明年只能留一半,另一半没法续租了。”

  在颐高北侧的百脑汇,由于租金相对低些,市场给出了不少优惠政策免收水电费等,因此出租率相对较高。据科技街管委办给出的数据,500多摊位仅有12个空租。但记者看到,很多商铺里尽管堆着少量货物,却无人经营。“生意不好就店主休息去了。”一店主黄女士向记者解释,因为人气不高,不少店主隔三差五才来一趟。

  一路之隔的电子信息城经营状况也差强人意,一进一楼大厅就看到空着好几个铺位,再往楼上走则更显萧条。“从1998年到现在,因为一些线路老化、消防设施不完备等因素,现在信息城要进行整体改造,门头已经开始动工了,接下来其他地方也会相应装修,硬件上要重新提升下。”电子信息城总经理柳文君介绍说。

  ■缩影

  店铺6年换了7拨主人

  “光靠维修设备肯定干不起来了,只能开始找别的营生了。”1990年出生的徐云飞从2011年底在科技街做起数码生意,跟着老板一起维修电脑和手机。刚开始收入还算可观,有时能挣到小一万。但这两年店里生意不好做了,“后来就开始接一些工程,安装监控设备等。现在我从老东家辞职了,改做精密仪表维修了,技术含量更高一些。”徐云飞说。

  不少人纷纷转行,商铺的主人也是换了一茬又一茬。“从2009年百脑汇在这建成,我就来了。将近6年时间,周围的不少店主都换个遍了,有的店铺几易其主,特别是这两年,一年半载就换一次人,有的店已经换了七拨人了。”经营电脑销售、回收等生意的张先生感叹道。

  迫于经营压力,张先生陆续辞掉了几名员工,现在又不得已打出了“求合租”的广告。他说店铺大了纯属浪费,虽然在这里干着,也仅是把商铺充当一个“办公联络点”,“万一有生意找上门,总得有个方便的交接地点吧。毕竟周围电子产品比较集聚,发货也比较方便。”张先生说,因为受到网络的强烈冲击,电子产品的实体经营一年不如一年,“谁大热天愿意往外跑啊,网上一搜啥都有。现在就靠老顾客支撑着,接到上一单新顾客还是几个月之前的事了。”

  ■原因

  网络冲击利润空间下滑

  经营状况不佳是整个传统数码市场的普遍现象,而这种现象在业内人士看来是“必然的”。“过去依靠价格的不对称性,商铺进货之后加价卖出去,就可以挣钱。而现在随着科技发展,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价格更加公开透明,东西卖多少钱网上一查就知道,顾客往往先从网上看型号比价格,然后按照网上最低价再到实体店讨价还价。而实体店租金、人力成本在不断上升,因此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青岛海洋电子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季林说道。

  徐云飞也告诉记者,四年前给电脑换屏,至少也要八九百块钱,而现在行价也就三四百块钱,价格降到了过去的二分之一不到。加之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顾客的思想也由“修”更多地转为“换”,维修技术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同质化竞争也是导致传统数码市场不景气的重要原因,科技街上千家企业商铺,事实上销售的产品、服务的方向都大同小异,企业发展缺乏自身特色,也是导致行业下滑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市场内还存在一些恶性竞争和“欺客”现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板告诉记者,个别商家雇佣专业人员负责“拉客”,每拉一人进店不管买不买都给予一定提成。羊毛出在羊身上,商家就通过销售一些翻新机、推荐消费者不了解的机型借机抬高售价等手段,来赚取更多利润。这种不正当经营行为,也造成科技街整体声誉下滑,致使顾客减少。

  ■规划

  科技街升级改造寻求多元化发展

  面对现状科技街这块招牌又该如何找回昔日的繁华?市北区政府相关部门给出的答案是:重新改造,全面升级,多元化经营。

  改造风暴已在悄然进行。据了解,电子信息城这次装修不仅是风格的升级,也对商城进行了重新规划,所有电子商铺集中在1-4层,将传统的店铺式格局改为通透式,5-6层改成写字楼办公区,打造创业孵化中心,7层则整体改造成宾馆。同时,在信息城开辟线下体验区,主要包括智能手表、智能家居等科技含量较高的领域。电子信息城总经理柳文君介绍,“目前改造工程已过半,预计今年10月份完工,将实现全面升级。”

  而青岛科技街的整体布局也早已有了规划。管委办主任刘庆华介绍,颐高数码将以IT行业为主,突出手机销售和微信商城,卖场中设置电子商务集中区域,原则上要求所有商户都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百脑汇的电子商务集中区已经初具规模,另外由于本身是台资企业,可从电子行业扩展到多种行业,开展台湾精品四季展销会,寻求多元化发展。

  在市北区科技局推动下,科技街已打造“link(邻客)创业公社”,作为市北区第6个众创空间于上月揭牌成立,将为创业企业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咨询、指导、服务平台。随着科技街管委办的东迁,科技街将实现“一街两中心”,即将原科技街中心区域打造成销售、展示中心,在天幕城区域吸引一批孵化成功的企业打造科技研发中心,打造创新、创业、创客城。

  除此之外,在电子信息城北侧,华强广场项目正在施工建设,根据规划,未来将打造成一个囊括卖场、酒店等多种业态的大型综合商业体。随着泰山路、吉林路项目改造、华强广场项目打造、地铁2号、4号线的建设以及“一街两中心”的规划实施,科技街或将重振往日雄风,迎来新的春天。

  ■转型案例

  23年“老企业”,转型快人一步

  青岛海洋电子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季林1992年成立公司,1998年作为首批商户入驻电子信息城。而在科技浪潮中,海洋电子不仅没有沉沦,反而迎头直上,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可以说见证了整条科技街的兴衰发展。

  转型,要迅速

  “在青岛开办的电子行业公司比我早的约有400多家,现在几乎没剩几家了。”季林回忆道,上世纪90年代初,他还在中国海洋大学任教,主管计算机实验室。当时实验室拥有青岛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看到人们对科技的渴望,季林决定下海经商,1992年成立了海洋电子工程有限公司,同期还开办了计算机学校,进行普及教育。季林看到进口计算机一台标价两三万,价格很不亲民,随着同类学校的增多,于是他及时转变了发展方向,将更多的经历放在DIY组装电脑上面,每台价格七八千元,赢得了不少单位用户的青睐。

  1995年以后,惠普、三星等进口电脑开始降价,价格约在1万元,季林又开始代理进口电脑。1998年,作为首批商户入驻电子信息城,主营电脑维修、销售和开发应用等行业。“从1998年到2008年可以说是电子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在2007、2008年的时候达到高峰期。”季林回忆称,当时信息城里的店铺火速增长,每层都全部满员。稍微懂点电脑的都敢来开店,而且几乎每家的生意都非常好。

  之后,国美、苏宁等大型卖场兴起,以较低的价钱分流了小型商铺的部分客源。加上生产厂商也推出了售后维修服务,商户的维修技术不再占优势。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知识的快速广泛传播,系统安装、数据恢复等也不再神秘,不少人通过简单学习都能掌握这些技能,信息城的商户们无法再通过这些吸引客人。从2010年起,传统数码市场的商户逐渐变得焦灼起来。

  当时,季林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变化,在颐高数码广场设立了新的办公地点,将经营方向朝着技术性更强的系统集成和系统解决方案、数据安全存储和数据恢复等方面转变,同时和政府机关、企业联系合作,帮助其进行数据维护,另外还承接大型项目的整套计算机工程方案。及时转型让海洋电子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触电” 不盲从

  同样是1992年成立的企业,三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则选择了“触电”。三业电子最初也是搞实体卖场,是清华同方电脑产品的总代理。而2013年6月,三业电子从电子信息城撤柜,开始整合现有资源,进军电商行业。如今,旗下已经成立了涉及电子、配件、传媒、珠宝等多个领域的子公司,发展成为科、工、贸一体化的集团企业。

  “时代在不断变化,只有找准定位,在技术或服务等某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才有立足之地。”季林举例说,沃尔玛等大型超市开在城市中心黄金地段,小型便利店则定位在社区,大型超市白天营业,而小型便利店则开展24小时经营,做差异服务,有自己的独特性,才能赢得发展机会,“其实每一次变化都是一场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游戏,关键看有没有冷静思考后,制定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因电商兴起,实体店受冲击严重,而在“全民电商”发展趋势下,海洋电子为何没有选择从事电商?“首先我们企业定位的服务群是本区域,优势也是在本地上,进入电商行业后,竞争对手则是全国的电商,从技术、资源等方面考虑,都觉得很难占据优势。”季林解释说,另外相比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青岛的电商人才还是比较缺乏,水平也达不到顶尖。同时,现在电商市场鱼龙混杂,不乏一些以造概念来创收的企业,对解决本地的就业问题、创造税收等方面贡献不大,不符合公司的发展方向。季林称,尽管现在电商发展很红火,但也绝不是人人都要做电商,不要盲从,还是要注意自身定位谨慎选择。

  记者 朱薪雨 实习生 郭广燚娟 张承程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孙瑶瑶]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科技街 改造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