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场镇居民坚持手工编蒲扇 希望老手艺能传承

2015-08-06 08:06   来源: 青岛早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早报讯 三伏天,多数家庭都会用风扇、空调驱热,传统的手编蒲扇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在市场上几乎绝迹;摇蒲扇乘凉,也成了很多人童年的记忆。青西新区大场镇金头岭村居民丁红香难以割舍心中的蒲扇情,每年夏天坚持手工编蒲扇,拿到大集上销售,每把仅卖15元钱。“会这门手艺的越来越少了,现在俺孙子想跟着学,这是俺最大的欣慰。”丁红香昨天告诉记者。

  3个小时蒲草变扇子

  “夏日炎炎,蒲草扇扇,凉风习习,炎热走远。”从12岁起,丁红香就跟长辈学习用蒲草编扇子,这门手艺一直坚持到现在。“这些扇子都是用野草做的,取材容易又环保,而且一扇多用,可以扇风、遮阳、挡雨、垫座,特别好用。”丁红香说,现在人们都用上了电扇、空调,加上蒲扇的制作过程繁琐,这门老手艺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要完成一把蒲草扇可不简单,先要从田野采来蒲草,等晒透晾干之后,才能动手编制。100根蒲草分成3小股草辫缝起来作为一大股,一把扇子需要9大股草辫,然后再用棉布缝制好扇边,这才大功告成。”丁红香介绍说,从着手编到一把成品扇出炉,大约需要3个小时。

  取材方便需5道工序

  记者看到,编好的蒲扇是几何中典型的扇形。别看这小小的蒲扇,要编起来可没那么容易。丁红香一边编蒲扇一边和记者拉起了家常,编蒲扇的蒲草俗称“野麦子”,韧性极好,从春天到秋天在田野中几乎随处都能见到它的踪迹,因为质地坚韧取材方便,常被用来制作扇子、坐垫、睡席等,从蒲草收割开始算起,需要经过选料、晾晒、编制、修剪、缝边等5道工序。

  一把传统的手工蒲扇,可以用上三四年甚至更久。在炎热的夏天,出门逛街,一边走路一边摇着蒲扇,既优雅又凉快。记者拿起一把已经编好的蒲扇轻轻扇动,顿时有丝丝缕缕轻盈自然的微风拂过脸颊,夹杂着一股淡淡的草香味,徐徐而来的凉风凉爽宜人。

  承载少时记忆难割舍

  “我小的时候家里的日常开销都靠编蒲扇这点微薄的收入,为了卖更多的钱,父亲会担着编好的蒲扇到城里去卖。”丁红香回忆道,对于她来说,编蒲扇这项技能,不但曾是养家糊口的营生,更重要的是承载着她少时的记忆。如今,孩子都长大成人了,尽管家里早已不需要靠编蒲扇来维持生计,但她还是乐此不疲,每年夏天都会编个百十把拿到大集上去卖。“有人不理解,问我,忙活3个小时就卖15块钱,值得吗?其实我不为赚钱,就为找回以前的记忆。”丁红香告诉记者。

  丁红香说,她现在编蒲扇的动作没有以前麻利了,有时候穿针引线还需要戴老花镜。令她欣慰的是,上小学的孙子想要拜师学艺,让她得以把编蒲扇的技艺传承下去。(记者 赵玉勋 通讯员 滕以庆 赵庆妹 摄影报道)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