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托管班人数报鼓了 多数暑期账单超5000元

2015-08-16 07:0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不少家长把暑假看成是子女充电的好时机,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补习辅导班,篮球、羽毛球、美术、游泳、舞蹈、绘画、器乐、跆拳道、围棋、书法、英语、主持等兴趣班,还有体育健身、野外生存等各种夏令营活动,不少家长干脆把各种班多报上几个,认为这能让孩子过得更加充实。

  在孩子比较弱的学科上,不少家长不惜重金,“我儿子过了暑假就上高三了,理化有点弱,之前给孩子报了大课,发现没什么效果就改上小课了。”在李沧峰山路一家培训学校,张先生告诉记者,小课每节收费150元但却非常吃香。在香港中路一家培训机构附近,38岁的程女士给10岁的儿子报了奥数班,每节课费用200元左右,“这可能是最热门的课程,很多人报名都挤不上。

  探访

  暑期托管班人数都报鼓了


  家长们常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孩子,放了假的孩子怎么办?不少家长首选把孩子交给了暑假托管班。8月14日9时许,记者在崂山区金岭新村广场看到,30多个孩子正在跟着广播做操,他们穿着统一服装,分成4个小队。星星海培训学校朱慧峰校长告诉记者,这都是自己托管班的学生,这已经是暑假第二期班了,生源还不错,“第一期班更是火,都报鼓了,学校只好把家长休息室腾出来当教室。”

  “我们两口子都是上班族,双方老人又不在青岛,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肯定不放心,所以就花点钱上个托管班,像我很多同事也是这种情况。”家长陈先生告诉记者。对于托管班,不少受访者给予了一定程度的理解,毕竟对于双职工来说孩子在家没人照顾。

  课程表满满的跟赶集一样忙

  而对于8岁的小朵来说,周一学声乐、周二学跆拳道、周三学绘画、周四学舞蹈、周五学书法,满满的课程表让她每天跟赶集一样忙碌。“每种课程安排的时间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少则百八十元,多则数百元,虽然花费多了些,但为了孩子将来也是拼了。”小朵的妈妈曲女士告诉记者。

  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的特色夏令营涌现,更多的孩子开始接受这种过暑假模式。在汽车东站爱尔城,英睿贝贝夏令营的小朋友在这里开展拓展训练。家长江先生告诉记者,给8岁孩子报的这个项目还不错,训练了孩子的身体协调性,20天下来孩子身体结实了许多。还有不少家长则选择把孩子送到能够体验野外生存的夏令营中,锻炼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

  调查

  多数暑期账单超过5000元
 

  曾几何时,“与小伙伴玩耍”、“睡觉”、“赶暑假作业”是我们的暑假生活三部曲,可如今,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开始力拼暑假,补课、培训、旅游……,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可谓更加丰富多彩了。而拿着少则数千多则数万账单的家长们不禁感慨:累死累活工作都献给孩子的暑假了。

  记者通过120份样本调查统计显示,家长暑期为孩子花费5000元以下的占43%,也就是说57%的家长暑期账单超过了5000元,其中,花费5000元至1万元的占了38%,近两成的花费在1万元以上。旅游、托管班、补习辅导班、兴趣培训班等“被成为”大部分孩子暑假的“必然选项”。

  八成小学生有外出旅游体验

  在记者随机采访中,旅游成为大部分家庭暑假的必选项。20位小学生中有16位有外出旅游的体验,孩子个人旅游费用500元~1000元的占30%,1000元~5000元的占60%,5000元以上的占10%。有的趁长假出国观光,有的挤时间就近游玩,大部分家长都认为,陪孩子出去玩除了体验亲子之乐外,也能让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增长见识。

  对比小学生,中学生的暑期消费要高出不少,20个初中生家庭中有6个孩子在暑期中花费了10000元以上,主要是用于旅游和辅导班,占比约为30%。也有55%的家长消费水平在5000元~10000元,用于各类学科辅导。在20名高中生调查中,花费10000元以上的有7名,主要花在各类夏令营、游学、辅导班上,9人花了5000元~10000元。

  3万元挡不住海外游学热情

  今年暑期海外游学更加火热,价格也水涨船高,但家长们似乎并没有被昂贵的费用所击退。“闺女初三毕业,暑假参加夏令营去英国游学15天,花费3万多元。”市民张先生坦言,他希望孩子将来能去英国读书,暑假去看看也算是提前熟悉英国生活了。据了解,培训机构和旅行社一般针对性地安排游学考察项目,市南一家旅行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英国方向的名校游线路为例,半个月时间价格一般每人32000元~36000元,比常规的英国线路价格高出数千元,但仍然很受欢迎,“也有不少是家长陪着去的。”

  暑假中的孩子也“盯”上电子产品消费。此外,孩子们也成了各个书店的“香饽饽”,课外辅助书籍等的销量也因此上升。

  声音 花钱多就一定收获多吗?

  暑假消费那么高,花到点子上了吗?有部分人觉得花钱多了,孩子参与度多了,收获肯定也会多。也有不少人认为,“烧钱”的暑假消费应该降降温了,花钱多不一定收获多。

  “几乎没给孩子花什么钱,但我相信孩子在农村学到的东西是无价的!”市民张先生将儿子送回了泰安农村老家,孩子回来后讲了很多村里的事儿,认识了各种农作物,收获颇丰。市民王女士则让7岁的女儿在大拇指广场前把自己的手工作品拿出来卖,一次收入20多元,让女儿通过劳动获得零用钱。

  理财师安琪则认为,应从小就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和理财观。不要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这只会让孩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坏习惯,还可以给孩子一个账本,把支出一一记下来,培养他们的理财习惯。

  究因 消费上涨攀比心理作祟?

  记者发现,多数家长比较理性,他们认为要量力而行,没必要打肿脸充胖子。但攀比心理作祟也是学生暑假消费日渐上涨的一大原因,不少家长告诉记者,自己家庭收入一般,但经常禁不起孩子回来怄气说“同学有什么了”“同学去哪儿玩了”,只好拿钱给孩子买,或者让孩子参加派对什么的,于是额外增加的几千元钱开销让家里有点吃不消。但有时家长们也在暗自比较,“咱不是要给孩子吃最好的用最好的,但也不能比别人差吧。”市民刘女士这样告诉记者。

  另外,物价因素也带动了消费上涨,市民崔先生的儿子暑假报了游泳班和补习班,每天在外面的零花钱和饭费50元根本不够。此外旅游成本也不断加大,各种夏令营兴趣班也是涨声一片。

  专家 莫以高消费衡量教育

  “为了孩子好,我们肯定舍得,而条件好了,给孩子的教育投资点钱根本不算什么事。”好多家长都这样告诉记者。

  对此,青岛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崂山区实验小学校长张星表示,自己不提倡“孩子过高价暑期”,家长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应该让孩子在假期内学习和娱乐两不误,要主要锻炼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他还建议学生在暑期应该多做一些家务,多去了解社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家长要充分考虑家庭的承受能力,不能一味地以高消费来衡量教育。

  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人才学家薛永武教授认为,许多家长主观上一切为了孩子好,但其实往往拔苗助长。选择暑假培训班时应该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没有必要让孩子参加很多学习班,而且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见。

  A6~A7版文/图 本报记者 崔璞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