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正式答复了宋心仿等十名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议,称食药监管部门积极推动蜂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修订和蜂蜜掺假补充检验方法的建立,并将加大对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的执法打击力度。此前宋心仿等人的建议中,直陈当下蜂蜜产业造假成风。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蜂蜜总产量为24.6万吨,2013年增长到46.5万吨,几乎翻了一番。但蜂蜜市场的快速增长,却并非全是蜜蜂的功劳。市场上至少半数的蜂蜜掺假,但是依据由于现行国家标准,就是假蜂蜜,也会被“检”出来是合法的“真蜂蜜”。缺少基本打假功能的国家标准为行业所诟病,这也成为蜜蜂市场规范整治的突破口。
一半蜂蜜不是蜜蜂产 “谁卖真蜜谁赔钱!”8月4日,刚刚从辽宁赶花期回来的崂山蜂农王玉福养了8年蜜蜂,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尴尬境地。
如果零售,价格低不过用廉价糖浆勾兑的假蜜;如果批量生产出售给采购商更是赔本。即使有识货又稳定老客户作为销路保证,王玉福的“良心蜜”也难免不会受到干扰。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蜂蜜总产量为24.6万吨,2013年增长到46.5万吨,几乎翻了一番。但蜂蜜市场的快速增长,却并非全是蜜蜂的功劳。
“国内市场销售的蜂蜜有2/3是假蜂蜜或者用糖浆与蜂蜜勾兑而成的掺假蜂蜜。”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海南省蜂业学会会长高景林曾公开表示。
他的依据是,2012年我国年产蜂蜜44.8万吨,其中出口11万吨,内销33.8万吨,进口蜂蜜3300多吨。但是根据业内估算,国内市场上流通的“蜂蜜”有60万吨-100万吨左右——这意味着有近半数甚至以上的蜂蜜并非由蜜蜂酿造,存在造假嫌疑。
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于今年2月11日公布的抽检蜂产品不合格名单显示,抽查的34个不合格产品中含有非蜂蜜物质的品种达到19个,高达64.6%。
“从这些年的情况看,蜂蜜的掺杂使假范围和规模都在扩大。”今年3月,中国蜂产品协会会长王啉在广州举行的全国蜂产品市场信息交流会上表示。
中国蜂产品协会分也别在2012年和2014对在北京市场上销售的全国各地生产厂家的蜂蜜产品进行了抽查。抽检结果显示,2014年国产蜂蜜合格率较2012年进一步降低。
作为养蜂行业唯一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宋心仿亦曾多次在全国“两会”上呼吁打击蜂蜜造假行为。“蜂蜜造假几乎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这让他很无奈。
越来越高超的造假手段 “蜂蜜掺假形式很复杂,现在就是以掺加果葡糖浆为主。”宋心仿介绍,糖浆成本低至几块甚至几毛一斤,相较于几十元一斤的蜂蜜,利润空间巨大。
一位常年驻扎在榉林公园,有30年养蜂史的老蜂农告诉记者,目前最常见的造假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直接使用果葡糖浆伪造蜂蜜,或将糖浆与少量蜂蜜勾兑,“勾兑颜色深的就叫枣花蜜,浅的就是洋槐蜜”;另一种是提前给蜜蜂喂白糖。蜜蜂把吃进去的糖水酿在蜂巢上,再当着顾客的面用摇蜜机摇出来,“看上去很天然”;还有一种造假非常隐蔽,将价格低廉的油菜花蜜掺入价格较高的洋槐蜜、枣花蜜中进行销售,“成分都是果糖和葡萄糖,很难被发现。”
看似简单的蜂蜜造假,一位进出口行业的资深人士却用了“高科技化、规模化、品牌化”来形容,甚至表示“有的糖浆厂设备已达到海水淡化设备水平”。而国内蜂蜜市场样品调查结果显示,使用糖浆造假的企业不少是当地明星企业。
“打假的难题在于,你拿出一套检测方法,造假者很快破译,甚至可以堂而皇之出口。” 为蜂蜜打假奔走呼吁多年的宋心仿记得,针对通过玉米糖浆造假的现象,GB-18796-2005《蜂蜜》国家标准曾规定了蜂蜜中碳-4植物糖的百分含量不得大于7。但这一方法很快被“破译”。为规避碳-4植物糖检测,2008年左右,通过水解可以转化成果糖和葡萄糖的大米糖浆成为新的造假工具。直到2011年3月,SM-R(蜂蜜中大米糖浆检测)技术宣告成功,这一造假手段才被发现。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些业内人士不由感慨。
而在宋心仿看来,在检验技术与造假手段的角力过程中,大米糖浆并非蜂蜜造假的最后一站。如今,甜菜糖浆的出现让碳-4检测和SM-R检测再度“失灵”,并成为蜂蜜造假“新宠”。
现行标准没有打假功能 鱼龙混杂的蜂蜜市场,让人难辨真假。但真假蜂蜜的检测技术,从来不是难题。最大的问题在于,在造假技术、检测技术、标准三者的“百米赛跑”中,标准总是最后一名。
记者调查发现,作为目前我国唯一的蜂蜜强制性国家标准,2011年10月开始实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GB 14963-2011)对并未对用于蜂蜜的真实性检测项目做出说明,仅对蜂蜜的感官要求、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及微生物限量和农药残留等卫生指标做出了具体要求。
“国标更重视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要求,缺少对质量真实性的要求。”宋心仿认为,鉴别标准的缺失使蜂蜜新国标的打假功能几乎为零,也变相为假蜂蜜“开了绿灯”。
“我们判定合格的依据就是‘国标’,并且只对送检样本负责。”青岛京城检测科技有限公司食品部主任马延亮表示,如果按照国标标准,不针对大米糖浆、甜菜等进行专门检测,即使检测合格,也无法保证蜂蜜的纯度。
这直接催生了“指标蜜”的泛滥。业内人士把能够通过标准检测,但其实是勾兑、配制而成的掺假蜂蜜委婉地称作“指标蜜”。“造假企业收购2吨蜂蜜,至少可以生产10吨‘指标蜜’。”宋心仿说。
“用糖浆冒充蜂蜜比用白糖更经济、省时、安全”,青岛某蜂蜜加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糖浆一吨价格在4000元左右,价格比白糖低,可以直接灌装,而且不论“国标”还是“欧盟标”都检测不岀来,“来钱太容易了。”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济南某糖浆企业的业务员曾向其透露,他们公司的产品是按蜂蜜标准生产的,“内销的按国标勾兑,出口日本的按日本标准勾兑,出口欧盟按欧盟标准勾兑。”
基层打假缺乏执行依据 针对蜂蜜造假手段不断翻新的状况,近年来业内始终不乏修订国家标准的呼声。
2012年6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GB 14963的修订工作立项,并成立了标准修订协作工作组,先后召开了3次标准修订会。浙江一位曾参与过新国标修订研讨会的蜂农代表告诉记者,国标修订的主持单位曾接受了蜂业专家提出增加蜂蜜真实性要求,但是仍然认为该内容不属于食品安全标准范畴,不宜在食品安全标准中设定掺假鉴别的强制性内容。
记者拿到的一份研讨会的会议记录呈现了各方的争论。卫生部门的代表一致认为,蜂蜜掺假主要是掺入糖浆,不是食品安全问题,何况掺假手段不断翻新,不宜写进标准固定。但绝大多数蜂业界代表坚持认为:这是此次标准修订最关键的问题。如果不把蜂蜜真假的鉴别写进去,标准的修订就没有意义。
标准的缺失,也使执法部门打击蜂蜜造假时陷入执法无据的境地。
今年6月底,莱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执法组查扣涉假蜂蜜600余斤。面对使用2块6一斤的糖稀与香精勾兑而成的假蜂蜜,执法人员进行了先行登记保存,全部异地封存;对2家有怀疑养蜂点的蜂蜜进行了抽样送检。对此,莱州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很无奈:“我们缺少关键性的检验证据,无法采取进一步的行政措施。”
“现行蜂蜜、蜂胶标准没有打假功能,而具有强制功能的国家卫生安全蜂蜜标准尚没有修改出来,致使基层打假缺乏强有力的执行依据,”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宋心仿等10余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针对蜂蜜、蜂胶造假现状,一定要有切实有效的可区别真假的鉴别方法,确保打假及监管过程中有方法可用、有法律可依。
今年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蜂蜜造假的直接后果是“劣币驱逐良币”、消费购买力不足。
“不要结晶蜂蜜、要现场从蜂巢里摇出来的,不要你桶里装的……”王玉福感慨,为了买到真蜜,很多消费者的“口味”也被培养得千奇百怪。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青岛某蜂蜜加工企业负责人在忙于处理几起投诉。一名顾客对照电视上看到的鉴别方法,怀疑自己买到的是假蜂蜜,投诉到了相关部门。虽然觉得自己“很冤枉”,但消费者的恐慌心理又让他没办法。
上述青岛某蜂蜜加工企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为了保证蜜源的质量,与合作社或农民共建蜜蜂养殖基地成为近年来的热门项目。“绿色蜜蜂”养殖基地、“纯绿色蜜蜂养殖基地”、“无污染纯绿色有机蜜蜂蜜源基地”,这都是蜂蜜加工企业竞相打出的宣传语。
业内追求真蜂蜜的调子越来越高,但行情并未好转。“近几年来,消费信心的严重不足,对内销市场的深度开发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近两年,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蜂产品销售市场萎缩的现象。”中国蜂产品协会会长王啉在2015全国蜂产品市场信息交流会上表示。
在多方关注和推动下,蜂蜜市场的净化有望迎来新的治理气象。
今年6月,王啉先后拜访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部门负责人,共商蜂蜜市场监管和国家标准修订事宜。
7月中旬,的宋心仿等十名全国人大代表,终于等到了回复。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答复称,食药监管部门积极推动蜂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修订和蜂蜜掺假补充检验方法的建立,并将加大对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的执法打击力度。
中国蜂产品协会网站消息显示,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明确把蜂蜜作为食品安全监控的重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的修订也成为今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标准工作计划必须完成的任务。
不过,宋心仿表示,蜂蜜市场的问题很复杂,国标修改只是净化蜂蜜市场的开始。
本报记者 李兴丽 实习生 刘腾岳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