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娇(左)在指导侄女打扬琴。
如同京剧为国粹一样,柳腔可谓青岛市的市粹。在棘洪滩街道小胡埠社区有一位柳腔艺术表演者,因为热爱这门艺术,几十年来她一直演唱着柳腔剧目,近十几年来更是自己组建剧团发扬柳腔这门传统艺术,也自编自演了一些取材于日常生活的剧目,她的节目也受到了城阳及周边居民的喜爱,这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文艺明星,她的名字叫张辉娇。
耳濡目染,喜欢上柳腔
今年45岁的张辉娇家住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小胡埠社区,自幼生长于柳腔世家。“我的祖父、父亲都是柳腔爱好者,我小时候在家里经常听爷爷在家演唱柳腔,从那时候其,这充满乡土气息的民间戏曲小调就让我深深地着了迷。”记者了解到,张辉娇从小苦练柳腔,加上自己特有的艺术天赋,后来又拜即墨市柳腔剧团毛秀梅老师为师,在毛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苦练探讨与研究,终于在柳腔戏曲界渐露头角。
“毛老师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艺术家,我从她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同时学习柳腔艺术也需要自己的很多领悟,艺术工作者一定要有悟性。”张辉娇回忆自己的老师时说。
据了解,虽然张辉娇自小就听着柳腔长大,但是在拜师毛秀梅之前也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戏曲教育,因为一个偶然的契机,在35岁那一年,她第一次登上舞台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进行表演,也正是那一年她认识了毛秀梅老师。“这一唱就是十几年,从来没有间断,这就是柳腔艺术的魅力,这就是爱好的巨大动力。”张辉娇说。
成立剧团,自编剧目
“2006年6月,我自己成立了剧团,也就是现在的‘青岛市城阳区桃源柳腔剧团’。在组建之初是非常困难的,资金,人才都要组织,前前后后忙碌了很久才让剧团基本定型。”据了解,张辉娇先后投资六万多元置办戏箱,投资十多万元上了全封闭戏台和先进的音响、灯光等设备。2012年又购置了一个极美观又方便搭建的舞台,来丰富剧团的硬件。
在演出的同时,张辉娇没有忘记学习,“艺术发展永无止境,我经常看京剧,那些经典剧目,比如梅兰芳大师的表演常常能给我灵感,让我把这种灵感转移到柳腔表演中。”于此同时,张辉娇还自己编写了剧目,《姑嫂情》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剧目说明的是小姑子帮助自己的嫂子处理与婆婆之间关系的家庭剧,主题是家庭和谐,家和万事兴,剧目虽然并不长,但是我觉得能够体现出柳腔艺术的精髓之处——愉悦心情,促进和谐。”张辉娇说。
深受柳腔爱好者欢迎
记者了解到,虽然剧团成立时间不长,但是张辉娇的团队已经得过不少奖项,“我们曾在2012年获得青岛市首届戏迷票友大赛的金奖”,2011年首届柳腔戏迷大赛获一等奖,其他奖项更是不少。
现在的张辉娇非常忙碌,经常在城阳、即墨等地忙着演出,“农历四月十五我们去石桥庙参加了庙会,8月下旬刚才上马街道海东屯社区演出,8月底这几天要去东毛社区、大胡埠社区、惜福镇的几个社区演出。”张辉娇介绍。
张辉娇说自己非常喜欢这种感觉,虽然有点累但是也很快乐,率领一批同样热爱柳腔的父老乡亲将家乡的传统艺术传播于各地,现剧团的演员与乐队的总人数达三十多人,剧团每年接到各地邀请。尤其新年,从正月初一直唱到正月底。桃源柳腔剧团都受邀到过蛤蜊节、灵山庙会、胶州赶大集、平度庙会、青云宫、城阳牡丹园等演出。
张辉娇也坦言,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桃源柳腔剧团能有今日的成绩,少不了政府的支持,少不了演员们的辛勤排练和演出。
让下一代喜爱上曲艺
“我自己喜欢柳腔,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在我的影响下,我家俩个侄女都喜欢上了柳腔。大侄女今年20岁,她从十来岁就开始听柳腔,十来年的工夫是她自己听会的,大家都不知道她也会唱。小侄女11岁,登台演出四年了,每出戏基本上都有她的角,无论在什么地方演出她都会受到观众的欢迎。”张辉娇说。
不仅如此,张辉娇的大儿子今年23岁,喜欢打镲、吹唢呐,小儿子今年16岁,现在烟台艺术学校学司鼓。弟弟、弟妹都在武场上,张辉娇家四代唱戏,可谓梨园世家。
面对未来,张辉娇充满期待,也有些担忧,“现在学习传统曲艺的人越来越少了,柳腔作为一个地方曲种,学习的人也不多,我担心这门艺术将来会失传,希望大家来做点事情保护好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张辉娇说。文/图 本报记者赵伟华 通讯员 祁树国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王泯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