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大集≠慢生活 济南慢生活禁行区竟有卖汽车的

2015-09-21 11:27   来源: 齐鲁晚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19日至20日,泉城路禁行区犹如一个商品展示会。本报记者 周青先 摄



  慢生活体验活动第二天,关于“慢生活街区”的讨论依旧热闹,同样热闹的还有活动中被划为“无车区”的泉城路天地坛街以西路段。卖茶的、卖车的,甚至还有卖糖的,好一番热闹的景象。

  只是热闹归热闹,也有网友指出这不就是赶大集吗?难道这就是象征生活品质的“慢生活”?答案恐怕是否定的,究竟怎样才是慢生活街区,以及济南老城区打造慢生活街区有哪些优势劣势,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

  本报记者 张泰来 刘飞跃

  “摆地摊直接拉低泉城路档次”

  19日和20日,记者连续两天在泉城路附近探访发现,从芙蓉街到天地坛街,大约有四五十家单位在慢行街区展览。从卖车到卖茶叶,从糖画到中国武术,从才艺展示到民间艺术品,慢行街区推出的活动和产品五花八门,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孩子的目光。

  “听说今天泉城路有慢行街区的活动,带孩子过来看看,孩子很喜欢那款赛车,也对糖画很感兴趣。我觉得在周末搞一些这样的活动挺好的,平时周末泉城路非常拥挤,今天的泉城路确实与众不同。”带着孩子来体验慢生活的孙先生说。

  不少市民对慢生活街区体验活动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已经体验过了,泉城路虽然封了,但是商业气味太浓,路不让走车不要紧,可别摆地摊啊,直接拉低了泉城路档次。”体验过泉城路慢行街区后,20日早上一网友在网上发表了如是吐槽。

  该言论得到了不少网友的响应,网友“加肥A梦”称,慢生活区成了赶大集,倒是够热闹,确实比农村大集高端大气上档次,还有卖奥迪车的,感觉城大集比村大集会玩。

  除了吐槽慢生活成了赶大集,不少市民更是对慢生活和慢生活街区提出了质疑。“慢生活不是限制大家的出行方式,我们需要的慢生活是这个样子的吗?”

  真正慢生活应突出当地文化特质

  慢生活街区的确不应是这个样子,可怎样才算是“慢生活街区”?不妨看一下国际上对慢生活区的定义。

  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陈国忠表示,慢生活在国际上也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在欧美部分发达国家尤为盛行。“慢生活区又称慢城,它有三个特点,一是没有快速的交通工具,以低碳环保的交通工具为主,二是提倡出行和工作的一种生态方式,三是要有与之匹配和适应的慢环境,比如要有专门的慢行绿道和休闲娱乐的场所等等。”陈国忠说。不过,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特点,单纯拿这几个特点去对照,没有实质的意义。但根据这三个特点大致可以得出,现下大集模式的慢生活绝非真正的慢生活。

  陈国忠认为,真正的慢生活应当是有品位、突出当地文化特质的慢生活,在慢生活街区不仅要有低速的交通工具,而且要有成熟的商业,有别具特色的景观。

  “总之,慢生活街区应当是一个让人想慢下来,能慢下来,喜欢慢下来的所在。”陈国忠说。

  按照这个标准,限行之前的老城区有快速交通工具这一条就不能符合要求。在体验活动的三天时间里,交警部门限制了机动车的出行,这条略可满足,但若达到让人“想慢”、“能慢”、“喜欢慢”的程度还有不短的距离。

相关阅读

慢生活 禁行区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