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农科院研究生教育中心主任毕玉平提问。
山东省财政厅厅长于国安应询。
大众网济南9月22日讯(记者 于潇潇) 今天下午,山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全省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询问。会上,山东省财政厅厅长于国安在应询时说,山东每年1/5的财政支出用在了教育上,占比全国最高,但生均支出水平并不高。
教育支出年均增长17.4%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离不开相应的经费投入作保障,从省政府工作报告来看,近年来,我省的教育投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部分生均教育经费仍处在全国中下游水平。”会上,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农科院研究生教育中心主任毕玉平问道,山东在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落实法定职责,促进教育优先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省财政厅厅长于国安在应询时介绍,2014年,山东全省教育支出达到1461亿元,比2010年增加690.6亿元,年均增长17.4%,高于同期财政支出增幅3个百分点。全省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近4年均保持在20%以上。等于每年1/5的财政支出用在了教育上。“如果讲占比的话,我省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在全国是最高的,但由于我省是人口大省、学生大省,生均支出水平并不高。就拿高校为例,我省本科高校财政投入高于江苏,比广东低,列全国第2位。但由于我省本科高校学生规模居全国第一,所以生均支出就低了。”于国安说。
2018年之前投入421亿“全面改薄” 于国安介绍,近年来,山东省财政在支持教育发展方面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多渠道增加财政投入。比如,严格落实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征收和使用政策,出台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10%、从彩票公益金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教育等政策。同时,今年省财政还安排2亿多元,通过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引导社会力量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是健全生均拨款标准体系。目前,国家有指导标准的,山东都达到了国家要求。如,目前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达到710元,初中达到910元,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标准在2012年已经达到12000元。国家没出台标准的,如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山东也制定了自己的标准,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为900元,中等职业学校平均达到3300元。今后财政将根据财力增长情况不断完善标准体系,保证教育投入稳定增长。
三是着力支持解决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比如,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问题,在各个教育阶段都建立了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都能上得起学,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方面的财政投入每年都在50亿元以上。再比如,针对农村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差问题,从2014年开始启动实施了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规划到2018年投资421亿元,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均衡发展。
四是着力支持高校提升发展内涵减轻财务负担。今年山东已经在11所高校进行定额拨款改革试点,通过实行差别化的拨款办法,引导和鼓励高校合理定位、发展优势学科。同时,加大高校专项投入,省财政三年已投入21亿元,用于支持骨干学科、名校建设、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引导高校走内涵发展的路子。另外,针对高校扩招后出现的债务负担沉重问题,通过建立化债财政奖补机制,前几年集中化解了银行贷款债务127亿元,大大减轻了高校财务负担。
两年投入20亿力争解决大班额 于国安说,下一步,山东将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努力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学前教育阶段,重点是扩大资源。实施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争取每年新建、改扩建2000所公办幼儿园;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多渠道多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到2017年,全省学前三年入园率将达到85%。
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是均衡发展。在抓好“全面改薄”的同时,省财政3年安排2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引导地方政府采取多种方式筹措资金,争取两年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职业教育阶段,重点是能力提升建设。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2017年生均拨款要达到12000元;加大专项支持力度,引导全省加大中等职业教育投入,着力培养技能型人才。
高等教育阶段,重点是引导科学发展。在今年试点的基础上,明年全面推开高校拨款定额改革,并加大财政专项投入,引导和支持高校发展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对高校债务进行分类管理,负债率较高的要继续严格控制借债,负债率较低或没有债务的高校允许借债发展,以缓解当前高校发展的资金不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