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小伙研发出3D打印机 中专学历玩转高科技

2015-09-25 10:58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本报讯(记者 刘九省 通讯员 魏士朝) 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一份份订单从莒县洛河镇徐家庄村发出,抵达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这些订单,诉说着莒县27岁小伙魏书海和他3D打印机的创业故事。

  辞去稳定工作专心搞研发

  一台由金属和线路组成的三棱体状的机器,三条机械臂上下自由移动,中间的喷口喷吐着塑料材料,几小时后,一只长约10厘米的零件模型就“诞生”了。在很多人看来,能做出技术这么复杂的机器的人,一定是个高学历的专业型人才,然而,魏书海仅仅是中专学历,只是平常就非常喜欢动手做一些东西。

  2013年初,魏书海辞掉了青岛稳定的工作,准备研发自己的3D打印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旅程。“当时在青岛的工作比较稳定,每个月都有固定收入,生活虽然不优越,但也很充裕,他突然辞职回家,这两年没有了收入来源,孩子还小,什么时候都得花钱。”妻子孟晓敏有些埋怨地看着丈夫。

  “我当时在青岛一个机械厂做机械设计和管理,对3D技术非常着迷,现在咱们国家3D打印技术刚刚起步,我就想研发自己的3D打印机。”魏书海顶着亲人的质疑和资金等方面的压力,每天抽出时间,反复设计、作图,并寻找工厂生产零部件,最终在2014年8月底,他的第一代3D打印机诞生了,两个月之后,他又成功研发出了针对工厂需求的第二代产品。

  “打印机主要针对动手能力比较强的爱好者,还有一些小型企业,他们可以利用成型尺寸稍微小一些、价格低一点的机器来制作模具。”魏书海说,像银河护卫队的人物模型,就能通过小型机器打印出来。

  一开始,他将自己的打印机运到青岛、淄博、济宁、潍坊、临沂等地的合作实体店里销售,然而他的3D打印机经营却并不乐观。

  凭借“互联网+”打开市场

  “3D打印机毕竟是一个新鲜事物,最先接受的人群主要还是大学和科研院所里做研发的学生,新鲜的东西去做实体店的话会很难被人们接受,之前对产品的市场定位还是存在了偏差。”找准了市场定位,魏书海便将自己的店铺开到了网上,开始尝试在网上销售,终于打开了市场。截至8月底,他的网店销售额已近100万元,月销售量几百台,是原来实体店的10倍还要多。

  通过一年多的电商经营,魏书海的3D打印机已畅销国内各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港澳台也有了固定的客户。目前,魏书海的3D打印机事业还处于起步期,“县里的相关部门正在和我对接,县科技局也正在帮我申请专利,现在,我的打印机平均一个月就要更新换代一次。”魏书海说,“我准备申请创业基金,成立3D打印机公司,扩大产能规模,在加工产品的同时改进生产工艺,把机型做得多一些,满足不同类型人群的需求。”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