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画面再也拼接不上 故乡成最熟悉的异乡

2015-09-27 07:31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有一种隐痛叫乡愁

  古人说:月是故乡明。古人又说:反认他乡是故乡。中秋月圆夜,缘何不返乡?漂泊在岛城的80后、90后们,各有各的忧伤,各有各的彷徨。每次返回,都扑空一场。梦里的故乡,儿时的画面,再也拼不上。风俗变化快,回去后老家的人情交往各种不适应,面临各种尴尬。生存压力大,返乡成本高,觉得没出人头地,不好意思面对乡亲。敏锐伤感的年轻人说,故乡已无法承载自己的乡愁。也许亲人所在的地方,就是故乡;也许深藏心底的,才是故乡。

  小城巨变,进步伴随失落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渔村,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每当听到这首《鹿港小镇》,来自山东兖州的“猫阡陌”总是心中隐隐作痛。

  以前回老家,是她领着小11岁的妹妹去玩;现在回家,换成了妹妹领着她去玩。今年32岁的“猫阡陌”说,兖州变化太大太快,回去之后她都成了外地人。

  银座超市、贵和超市,现代化商场在小城遍地开花,新兴的小区不断出现,公交线路四通八达。在慨叹家乡进步的同时,也感觉到一丝失落。印象中最深刻的老房子、初中的铁路学校、初恋的铁轨,已经统统不见了。

  棉纺企业的平房家属院,早就被拆除改造;铁路中学被合并到其他学校,原址都找不清是哪;以前可以游逛的货运铁轨,改造成了动车组列车轨道封闭起来。时代在发展进步,故乡的记忆已经被时间的灰尘掩埋。

  每次见到兖州的老式平房,都特别亲切,因为会想起小时候的成长,想起小伙伴们和姥爷姥姥。自己也明白,这种房子过不了多久就会被拆掉,里面的住户也盼着、等着呢。“猫阡陌”说,回老家一次,故乡的记忆就被会毁坏一次,尽管也盼着家乡变好,可是心里很清楚,我的故乡记忆死掉了。既然回故乡的感觉如同上坟,那还回去干什么?

  “猫阡陌”是城里人,城市里的变化相对大一些,可是农村的变化就不大吗?来自菏泽的范何冰说,虽然也理解合村并居的意义,可是老家被拆掉了,过年祭祖都得走几里路。小时候村里人经常乘凉聊天的小溪,也已经被填平。回乡去看看,看到的更多的是庄稼和苍凉。

  时代见证了我们一代人成长;时代也见证了我们的忧伤。铁路中学、铁路医院、纺织工厂的家属院、被合并掉的村庄,都是体制改革或者乡村管理变化的产物。“猫阡陌”说,切莫问乡愁,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老旧风俗,多没继承下来

  随着老一辈的去世,亲人不在了,风俗也都没了。中秋在哪里过,其实都一样。在来自河南濮阳的耿广耀看来,即便是老家的中秋,也已经没有了原有的味道。

  以前家里很穷,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多吃点肉。中秋也算是个重要的节日,亲戚们买上五仁、花生、枣泥的月饼,你送给我,我送给你,有的还送来香蕉、苹果。尽管到了农历八月十五才算是中秋,可是他怎么能等到过节才吃呢。平时的口味清淡,所以觉得那时的月饼,真叫一个甜。

  中秋是虔诚敬神的节日。年迈的祖母总是要等到月亮到正南方的时候,在遍地的银辉下摆上月饼水果,虔诚地向月神祈祷。祭拜完之后,应该是晚上10点左右。已经睡得迷迷糊糊的耿广耀,总要被叫起来再吃两口月饼,就像除夕吃饺子一样,吃掉才有福气。

  在耿广耀在外上大学的时候,祖母离开了人世。在此之后,中秋已经没有了意义。中秋是怀念亲人的时候,可是他的亲人只能在心里了。中秋是吃月饼的时候,也吃不出什么味道。乡愁不过是对亲人的怀念罢了。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对过节基本没啥概念。给家里的朋友打个电话,发个微信之后,还能再干点什么呢?“猫阡陌”就直接把父母接到了身边,在她看来,中秋是团圆的日子,家人在一起,乡愁就减少了很多。

  中秋不一定就要回家吧,一起出去玩就很好。来自内蒙古牙克石的尤爱霞刚参加工作两年,9月25日她已经从青岛飞到珠海,在那里和父母会合。中秋放假这两天,一家人就在珠海度过。“世界这么大,总要去看看”,她说,像她这样的“90后”,对中秋、乡愁没有太多的感觉,更重要的能和家人出去转转。

  同学好友,难寻当年记忆

  “每次回老家一趟都会后悔,你说,我回去这一趟干什么?”在岛城金融系统工作的山西临汾人陈平德这样说。

  陈平德,35岁,来青打拼了十年。他说,小时候临汾市区的邻居,才算是真正的邻居。东街的二大娘,西街的老爷爷,大家都认识。他小的时候调皮,经常一顿饭吃好几家,到了谁家坐下就吃。父母的职工食堂里还供应热水,他和小伙伴们跟着大人去打水,一路上玩耍打闹,是最快乐的时光之一。

  后来老邻居们拆迁得七零八落,对他很亲的大爷、大娘们很多已经去世了。邻居们都住上了楼房,一个单元里也没有几个认识的,大家基本不怎么交往。这种人情的变化,让他没有回乡的感受。当然,除了见到自己的爹娘。

  尤其伤心的是,社会风气不好,曾经的好友、同学,已经找不回当初的纯真。离开的时间太长,每个人的变化都很大,见到儿时的好友,说不了一会话就陷入了沉默。大家就只能在一起喝酒、打牌。更加难受的是同学会。记不清一些初中同学的长相、高中同学的名字,见面之后除了回忆当年之外,就开始问各自的收入和职业。贫富差距不同,造成了感情的严重撕裂感。

  有一次高中同学相聚,一位同学当众说另一位:“都快40岁了,快别穿这种劣质的牌子”,搞得大家都很尴尬。同学会也渐渐分化成了不同的圈子,成了合作、交流的平台,感情反倒在其次。在陈平德看来,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而让潍坊姑娘李芸头痛的,是来自老家亲友的逼婚。家里是农村的,哥哥家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了。她在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部门工作,与外界接触不多,谈过两次恋爱没有成功,结果一转眼34岁,成了“剩女”。几次交锋下来,李芸已经怕过各种节,因为只要放假回家,七大姑八大姨就会追上来问,到底有没有中意的对象。有的问得更直接,是不是你身体有啥问题?为了防止被追问,这次她提前给父母打了个问候电话之后,直接就把手机关了机。

  乡愁,愁的是什么?说到底是愁不能与亲友相见,不能再回到从前。见面不如怀念,乡愁就淡化了很多。

  压力山大,老家回不去了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对于一些想回家,盼着回家的人来说,经济原因也成了乡愁的一大难题。

  看着股市能赚钱,上半年的确也接近翻倍。临沂市莒南的孙先生,今年6月份借了亲戚朋友的钱,加上自己存款一起凑够了50万元,全部都投入到股市里。没想到遭遇了股市连续跳水,又不舍得割肉,目前已经亏掉了16万多元。这样,12万元的本钱全部亏光。

  老家里还有父亲和两个哥哥,以往每年到中秋,都带上老婆孩子一起回去,带上几斤好茶叶,再带点海鲜啥的。今年实在是经济条件不支持,“给老父亲说好了,今年加班,老人也表示理解”,孙先生说,可是自己心里真不是滋味。

  “过节不回老家,家人也都在这里打工呢”,来自梁山县的蔺永祥是一名修车技师,他不回家的理由也很典型。家里的地都转包给了别人,现在收没收秋都不知道。回去家里也没有啥人,再说中秋节也不放假。

  老家的彩礼钱少的要七八万元,多的要十万元,还要有房子,21岁的蔺永祥介绍说,像他这么大年纪的,在老家基本都结婚了。他也准备将来回老家结婚,要不在青岛找个对象得多少钱?

  “谁发达了,谁挣钱了,才喜欢回家,要不还会被村里人笑话”,在青岛火车站外,来自河北的一位建筑工人者说,马上要秋收了,他要回去帮着干活。说实话,挺想孩子的,但是今年装修行业活不是特别好,钱难挣。要不是农忙,中秋节他并不想回去。

  的确,中秋里有幸福与甜蜜,也有无奈与尴尬。惟独不变的是一轮明月,千万年来普照天下。对一些人来说,也许乡愁是一支清远的笛,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也许乡愁会慢慢不再清晰,就像雾里的的挥手别离。也许,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种在心里,永不老去。    

  本报记者 姜振海

  以前回老家,是她领着小11岁的妹妹去玩;现在回家,换成了妹妹领着她去玩。今年32岁的“猫阡陌”说,兖州变化太大太快,回去之后她都成了外地人。

  ——来自兖州的“猫阡陌”

  我理解合村并居的意义,可是老家被拆掉了,过年祭祖都得走几里路。小时候村人经常乘凉聊天的小溪,也已经被填平。回乡去看看,看到的更多的是庄稼和苍凉。

  ——来自菏泽的范何冰

  每次回老家一趟,都会后悔,你说,我回去这一趟干什么?小时候临汾市区的邻居,才算是真正的邻居。后来老邻居们拆迁得七零八落,对我很亲的大爷、大娘们很多已经去世了。邻居们都住上了楼房,一个单元里也没有几个认识的,大家基本不怎么交往。这种人情的变化,让我没有回乡的感受。曾经的好友、同学,已经找不回当初的纯真。大家没话说,只能在一起喝酒、打牌。

  ——来自临汾的陈平德

  中秋是怀念亲人的时候,可是他的亲人只能在心里了。中秋是吃月饼的时候,也吃不出什么味道。乡愁不过是对亲人的怀念罢了。

  ——来自河南濮阳的耿广耀

  以往每年到中秋,都会带上老婆孩子一起回去,带上几斤好茶叶,再带点海鲜啥的。今年炒股亏了,只好作罢,自己心里真不是滋味。

  ——来自莒南的孙先生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故乡 中秋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