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遇低招聘难青黄不接 青岛三招为乡医"穿鞋"

2015-09-29 06:46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他们平均年龄50岁,他们的工作经常是24小时待命,他们是8亿多农民的健康守护神,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难享白衣天使的种种待遇……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也被人称为赤脚医生。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乡村医生这一处于医疗最基层的群体又备受关注。

  年龄偏大、待遇偏低、医学科班毕业生没人愿意干,很多地方的乡村医生甚至面临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随着医改的深入,今年以来,青岛市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基层医疗,扶持乡村医生。“大家都叫乡村医生为赤脚医生,我们青岛要为赤脚医生穿上鞋,还要穿上皮鞋。”市卫计委农村与社区卫生处副处长许万春如此表示。

  ■调查

  全市有近7000名乡医,六成高中学历


  根据青岛市卫计委的统计数字,青岛市现有规划内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4024个,执业乡村医生6879人,平均每名乡村医生服务人口约为600人。

  年龄偏大

  市卫计委提供的数字显示:青岛在岗乡村医生平均年龄为50岁,平均服务年限为28年,乡村医生老化现象日益凸显。乡村医生主要来源以前赤脚医生、卫生学校培养人员组成,学历水平以高中学历为主,约占60%。

  “2014年,我们在全市做了一个调研,青岛的乡村医生,年龄确实偏大。”市卫计委农村与社区卫生处副处长许万春表示,现在乡医队伍中年轻人比较少,有些卫生室老乡医退了就没人再干,只能继续返聘,乡医里的年轻人,不少是子承父业,家里长辈有干的,就传了下来。

  “有些子承父业的乡医,就是平日里看长辈怎么用药,自己就怎么用,水平堪忧。”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有些老乡医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但他们的后辈,一是没经过专业的医学教育,二是不像父辈们那么愿意钻研,水平不是很高。

  收入不高

  “当乡村医生,一年也就挣个一万两万的,平均一个月一两千块钱,自己再交着保险,一个月还得五六百,到手的钱没多少,能干别的活儿,就不干乡医了。”平度市一家乡村卫生室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卫生室的收入主要靠政府补助,卖药也不能加价,什么价格进的,就要什么价格卖,卫生室除了开药、打针,别的活儿不多。

  记者从市卫计委了解到,青岛乡村医生的收入以政府补助为主,年均享受到政策规定的补助约2.3万元,主要有基本药物补助,标准为6000元每人,有的区市补助标准较高,如黄岛区补助标准为1800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按服务人口计算约9600元每人;一般诊疗费,按服务人口计算约7200元每人。整体收入水平相对偏低。

  同时,由于存在一村多个卫生室以及服务人口数量差异等实际因素,每个乡村医生每年的实际收入在1万元到5.2万元之间。

  记者采访获悉,和乡医队伍整体偏弱相比,乡村社区卫生室的硬件建设还不错,基本每个社区都有标准化卫生室。而且,在不少街道,挨得很近的几个社区,每个社区都有卫生室,密度很大,每个卫生室的业务量都不大。

  招聘难

  “你看医院里招人都是博士、硕士的,我们这儿想招个本科生都不容易,而且还不是招村医,招乡镇卫生院的,人家都不来。”一家乡镇卫生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卫生院招全日制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通过“事业单位招聘”招人,都没人来。

  从2013年开始,青岛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40名全日制临床医学(含中医)本科毕业生,经三年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后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服务期限最低5年,以此解决乡镇卫生院缺少医生的难题。而且,这批招聘人员并不是要长期待在基层,服务期限结束后,此类人员在报考大医院时享有特殊优惠政策。

  但是,这一招聘进行得并不顺利。2013年,招聘240人,笔试名单只有91人,还缺考24人,除2名不到40分的,其余全部进入资格审查阶段。

  到2014年,这一招聘计划减到63人,2015年,这一计划为51人。2015年的笔试成绩公示表格中显示,67人报名参加笔试,缺考27人,实际考试人数还是不足招聘数,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只有45分。

  “由于乡村医生收入低、发展空间小和服务地点偏僻,对正规医学院校毕业学生缺乏吸引力,导致乡村医生招聘难。”市卫计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本市乡村医生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提升较难。

  ■举措

  青岛出三招为乡医“穿上鞋”


  “大家都叫乡村医生为赤脚医生,我们青岛要为赤脚医生穿上鞋,还要穿上皮鞋。”市卫计委农村与社区卫生处副处长许万春表示,和其他地方一样,青岛乡村医生群体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但从今年开始,青岛市出台多项措施,力求乡医队伍有更好发展。

  政策性补助提高

  长期以来,乡村医生收入少是个不争的问题。从2015年起,青岛市要给乡医们“涨薪”了。

  作为市办实事,从2015年开始,青岛将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补助村卫生室比例由40%提高到48%,将一般诊疗费支付标准由6元每次提高为10元每次,两项措施预计将为每名乡村医生平均增加政策性补助约0.96万元。

  同时,鼓励乡村医生承担农村居民长期医疗护理保险,通过购买乡村医生服务等方式适当提高在岗乡村医生待遇;鼓励有条件的区市提高区域内基本药物补助标准,推行村卫生室医疗责任险和运行补助。

  给老乡医发“退休金”

  干了一辈子乡医,退下来什么保障也没有,这曾让很多老乡医感到寒心。从今年开始,符合条件的乡医退下来有补助了。

  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乡医可获补助:现为青岛市户籍,新中国成立后至2011年6月30日已进入或曾在山东省境内村卫生室连续从事乡村医生工作满1年(含1年)以上;持有有效的乡村医生执业证明文件;自2015年1月1日开始,年满60周岁且离开村卫生室岗位。

  对符合补助范围的老年乡村医生,按照工作年限每满1年每月2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剩余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这样,一位符合条件的老乡医,如果“工龄”30年,退下来后每月可领到600元。

  工作年限以乡村医生于1949年10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的实际工作时间确定(按月计算),工作年限一经区市核定后不再调整。

  定向培养添“新血”

  乡医需要有人干,但医学“科班生”又很难招,那怎么办呢?从今年开始,青岛将试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免费培养,重点实施面向村卫生室的3年制中、高职免费医学生培养。试点首先在崂山区和高新区进行。

  “让医学硕士、博士踏踏实实留在乡村也不现实。”市卫计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要解决好乡医的入口问题,需要寻找一条合适的培养道路,真正选合适的、留得住的人在这一岗位上。

  ■人物故事

  28岁医学科班生的乡医之路


  黄岛区灵珠山街道小南庄社区,居委会前面就是卫生室。卫生室外没有明显标志,只在靠近马路的侧面墙上有一个小牌子。走进去,这个村卫生室的规模还真不小,里面有八九间房,分别挂着治疗室、药房、注射室等牌子,不过,这么大的地方,只有一个人在这儿工作,她就是28岁的薛大同,小南庄社区卫生室的乡村医生。薛大同的乡医故事并不复杂,在她身上折射出青岛乡医的喜怒哀乐。

  80后撑起卫生室

  年级轻轻的薛大同,履历在乡村医生里可谓光鲜。2009年从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学的是中医专业,全科医生,有执业医师资格。从2014年4月到了卫生室,薛大同当了将近一年半的乡医。此前,她在薛家岛的一家社区医院当全科医生,那家社区医院规模不小,甚至拥有手术室,周围人口密度比较大,外来人口多,活儿也忙。

  薛大同能到小南庄当乡医,很重要的原因是婆婆家在这里。薛大同的婆婆在这个村里当了30多年的乡医,去年薛大同回婆婆家,发现村里的卫生室已经闲置许久,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接手。因为乡医要坚持24小时应诊,她干脆把城里的房子租出去,直接搬到村里住下。

  上门服务,不分昼夜

  9月22日下午两点,薛大同提着小药箱出门。院子里有辆电动车,那是她在村里的代步工具。村里有些卧床老人,打针换药都需要她上门服务,不分昼夜。

  “在村里当医生,大家都很尊重你,很少有大医院里那种纠纷。”当乡医的日子,薛大同生活得很平静。但是平静中不乏辛苦。

  “在村里看病,主要两大类,一类是感冒发烧,再有一类就是拉肚子。”薛大同说,小南庄有600多人,外来人口不多,周围社区也都有卫生室,平日里病号并不是很多,但是在流感肆虐的日子,她又会忙得一塌糊涂。

    “不会挣钱”

  当乡医离不开丈夫王进的支持。乡医很多时候要上门服务,基本都是丈夫带她去的,尤其是晚上出诊,很多时候都是丈夫陪着去。

  谈到待遇,薛大同坦言,现在的收入比不上在薛家岛当社区医生时,保险也还没有办。当乡医,拿的主要是补贴,现在一个月能领到一千元,每年的医药补贴有18000元,因为药物都是零差价的,进价多少,卖价多少,不能靠卖药挣钱。

  在卫生室里,自己配中药、针灸、拔罐等是可以创收的。但是薛大同给村民针灸、拔罐,经常不收钱,觉得乡里乡亲的不好意思。王进笑着说她不会挣钱,薛大同就笑一笑。

  本报记者 刘雪莲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