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面包生产车间体验记:掉地上的面团直接用

2015-09-29 13:51   来源: 信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信网9月29日讯 在面包生产领域异军突起的桃李面包,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这家总部在沈阳的公司,采用“中央工厂+批发”模式,即在各城市设立生产加工厂,通过集中物流配送,将产品批发给本地及周边城区的商超或经销商再销售给终端消费者。然而,就在今年5月下旬,吉林省食药监局公布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问题突出的25个批次不合格食品的信息,其中桃李面包旗下长春桃李食品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其迷你豆沙面包(红豆馅)在抽检中发现不合格。

  而这还并非桃李面包第一次因质量问题遭致曝光。在此前,桃李面包已多次因产品质量问题卷入舆论漩涡。业内人士分析,“中央工厂+批发”模式或是导致桃李面包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之一。通过“中央工厂+批发”,桃李面包将产品批发至周边城区过程中,必然发生远距离运输,一定程度上是质量问题产生的最大隐患。

  据了解,桃李面包在山东的“中央工厂”位于即墨市通济街道办事处郭庄二村村东,这家工厂是2014年7月沈阳桃李面包股份有限公司收购青岛古德食品有限公司而成立的。那么这家工厂的生产情况如何呢?是否也存在之前媒体报道的食品安全隐患呢?为此,信网(0532-80889431)以打工者的身份应聘至青岛桃李面包有限公司进行了调查。在调查期间,信网发现青岛桃李面包有限公司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没有岗前培训、车间工人赤手操作、落地面团捡起来后直接使用等。

  

桃李面包工人赤手工作情形



  无需培训随时上岗 工人赤手工作

  9月8日,信网以打工者的身份,成功应聘至位于即墨市通济街道办事处郭庄二村村东的青岛桃李面包有限公司,成为成型工序上的一名车间工人。

  在此之前的9月1日,信网被要求到即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理了健康证。9月6日,信网按照约定的取证时间领取了健康证。9月8日上午9时,信网来到青岛桃李面包有限公司,在办公楼一楼,还有几个人正在等待办理手续。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之后,开始指导大家办理入职手续,填写相关资料,签订劳动合同。10时许,在领取了两套工作服后,在没有任何岗前培训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将信网带到了车间的成型工序流水线。信网所在的班组是甲班成型。

  据了解,面包类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新上岗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安全教育、食品安全教育、相应食品操作工艺规程等。

  经过简单的对接后,信网正式上岗,并被安排到成型工序的吉士排面包流水线上,跟老员工学习。老员工告诉信网,这条流水线生产一种叫吉士排的面包,就是将切面机切好的大小均匀的面团揉成类似馒头的形状,有的四个一组,叫“小吉排”,有的六个一组,叫“大吉排”。

  信网发现,整个车间所有员工均赤手操作,无人佩戴手套。对此,一位老员工告诉信网,“这活,戴手套没法干”。虽然赤手操作比较方便,但是工作过程中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信网所在工序工人每天工作10到12个小时,除了中间半小时吃饭时间,其余时间均在工作。工人下车间前,洗手消毒一次,直到吃饭时间出车间,中间不再洗手。在此期间,员工不管接触到任何东西,都不会再洗手消毒。信网发现,有的员工抓耳挠腮,更有甚者一位员工在吉士排流水线工作时抠脚后,不洗手就继续工作。

  另外,由于工作时间长且无聊,员工往往通过聊天来打发时间。为了方便聊天,很多员工经常讲口罩拉到下巴处,这时口罩就成了摆设。

  工作服也并非每天更换。虽然公司规定需要随时保持工作服干净,但是不少员工的工作服连续穿好几天,由于经常接触到面包烤盘,上面满是黑乎乎的油污。在工作间隙,这些员工又经常会直接趴在工作台上休息,开始工作后就会直接将面团放到工作台上。

  

桃李面包的面团掉在地上后,工人捡起来接着用



  面团掉地上捡起来接着用

  食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原料或是产品落地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呢?据了解,针对类似情况,部分食品企业设置了落地盆,用于统一放置落地产品。

  信网注意到,青岛桃李面包有限公司车间同样有这样的规定,在成型工序区域的墙上张贴的注意事项中规定:落地食品必须放到指定位置。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并非如此。在桃李面包生产车间中,如果面团掉在地上,员工往往会直接捡起来,继续使用。这一情况,在吉士排生产线和另一条醇熟系列面包生产线上尤为常见。

  在醇熟面包生产线,在“接包”(将流水线终端的成型面包挨个摆放到铁盒中)时,由于工作节奏比较快,来不及摆放时,经常有成型面包掉在地上。员工为了工作进度,不是将落地面包放到指定位置,而是直接放进铁盒里,只是将受污染的一侧朝下摆放。

  如果落地面团不是很脏,员工就用手抹一下,如果比较脏了,就会在流水线上“回炉”再加工,脏东西就看不出来了。对于面包落地后捡起来直接使用,一位女员工显得很淡定,“没事,直接捡起来就行,只要别被领导看见”。

  信网发现在成型工序,落地产品直接使用的现象经常上演。每当信网做出提醒时,得到的回答是“没事,看不出来,照样卖钱”。

  9月17日晚,醇熟生产线设备故障,面团卡在机器里,负责看管设备的员工不得不紧急处理。取出来的面团被临时放到地上的一个塑料箱中,由于面团太多,一会功夫就开始溢出并落在地上。该员工将面团全部取出后,连同落地的面团一块重新放入机器一端的面缸里。

  除了面以外,其他原料的使用上,员工们同样表现出一种“节约”。9月15日夜班,一位男员工在往工作台上倒完芝麻后,随手把装有芝麻的编织袋放在了地上。由于没有放稳,编织袋歪倒,芝麻从编织袋中落到了地上,员工二话没说,俯下身去用手捧起来就往工作台的铁盘里放。

  

桃李面包生产情形



  部分面包使用“回面”

  青岛桃李面包有限公司根据每天的销售情况来决定第二天的产量。虽然面团的搅拌量严格按照面包产量来定,但是生产完成后,总有一部分面团剩余,包括成型工序中的残次品以及部分落地产品。

  这部分面团是如何处理的呢?多为员工向信网证实,在工作结束后,这部分剩余的面团会被统一回收,再次使用。老员工称之为“回面”。

  9月14日,多位老员工表示车间面包使用“回面”,落地的或当天工作未用完的面团继续利用。这些“回面”何时再用,是否会变质,不得而知。对此,员工往往点到即止,不愿多说。一位付姓员工表示,“谁知道这些面隔夜不隔夜,什么时候的,反正尽量少吃”。

  跟信网一块工作的一位女员工表示,每天每条生产线的面都会有剩余,然后回收。“醇熟生产线用的少,吉士排生产线经常用‘回面’,我从来不吃,醇熟生产线也用,不过用的少点”。

  青岛桃李面包有限公司车间实行倒班制,夜班、白班各一周。9月17日早上5时30分左右,最后一个夜班工作完成后,为了第二天交班,全员打扫卫生。在清理机器时,信网发现员工将各流水线上“搜集”到的剩余面团统一放到一个蓝色圆桶里。

  这个蓝桶并不起眼,平时一直盖着桶盖,被放置在醇熟面包生产线旁边。信网走进后发现蓝桶里已经有大半桶面团。由于各条生产线生产的面包品种不同,所需的面团也不一样,蓝桶里各种面团混杂在一起,看起来已经充分发酵的样子。

  随后,一位女员工将一个满是油渍的铁盘放到蓝桶里,用桶里的面团仔细擦拭干净后,又把面团随手扔在桶里。对这一行为,该员工仅以“没事”作出回应。看到这些,之前那位女员工告诉信网“我从来不吃”也就不难理解了。

  文/图 信媒体记者

  手记:高工资背后的高强度工作

  “你发了多少钱?”

  “我发了5200,你呢?”

  “我才发了4200,怎么差这么多?”

  “这个月你请假了,我没休息。”

  这是9月15日员工发工资的情景。据信网了解,有员工发5000多,有人4000出头,烤炉间工资最高,有人能拿到6000左右。确实如负责招聘的办公室工作人员所说桃李工资在当地企业中是最高的。

  但是高工资的背后是高强度工作的付出。

  信网在办理入职手续时,负责招聘的员工曾表示,桃李面包给员工开出的工资相当可观,但是并未提及具体的工作时间问题,只是告诉信网,第一周为试用期,每天工作8小时,之后跟老员工一起上下班。

  真正开始工作之后,信网每天站着工作8个小时已经感觉很累了,而老员工每天工作的工作时间为10到12小时,中间只有半小时的吃饭时间,而且工作过程中往往连轴转,强度大。一位老员工告诉信网,“现在车间缺人手,所以工作量比较大”。

  信网被安排在醇熟面包生产线上,主要的工作是“续包”、“接包”、“上盘”。这条生产线主要生产醇熟、主食、方片、全麦四种面包。其中一种面包的生产告一段落后,需要等待相应面团的搅拌,在等待的间隙,大家得马不停蹄的到吉士排生产线上帮忙,什么时候面团准备好了,什么时候再回到原来的岗位上,其他生产线的员工也是如此。

  工作之余的生活轨迹单一而枯燥,劳累一天,除了吃饭,员工大部分的休息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即使睡不着,玩手机,也不愿起来。一位女工告诉信网,“这个月我发了4800元工资,这真是血汗钱。虽说时间长了,习惯了高强度的工作,但人不是机器,机器还有出故障的时候,干一天活,太累了。我不愿请假,因为太麻烦了,需要两级甚至三级领导签字,而且全勤奖也没有”。

  文/图 信媒体记者

[编辑: 张珍珍]

相关阅读

桃李面包 体验 曝光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