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少年瘫痪在床 继母照顾11年不离不弃(图)

2015-10-15 09:39   来源: 齐鲁晚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继母毛长华为王福军按摩手臂。 本报记者 李岩松 摄



  齐鲁晚报记者 姬生辉

  11年前突患疾病,13岁少年瘫痪在床

  15日上午8点,位于曲阜高铁站旁东夏侯村的一处农家小院上方,冒出缕缕炊烟。做完早饭后,39岁的毛长华匆匆从厨房走出,进入孩子王福军的房间。帮助儿子穿衣、洗漱完毕后,热腾腾的饭菜端到了桌上。一日三餐、饮食起居,11年来,毛长华始终围绕着儿子王福军周而复始地旋转。

  对24岁的王福军来说,2004年10月17日是让他终生难忘的一天。那一天正在学校上课的他突然感觉全身失去知觉“,全身好像触电般麻木,一碰就钻心地疼。”经过一系列检查和专家会诊,王福军被确诊为颈椎脊髓血管瘤“,因血管瘤压迫到神经,脖子以下都没有知觉,当时就感觉所有希望都破灭了。”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家里人有些不知所措。“孩子3岁时亲妈就去世了,作为继母我更要尽好责任,不管再苦再难,先把孩子病治好。”面对愁容满面的丈夫,毛长华态度坚决。

  推三轮车走五六里带他去看病

  紧接着,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要面对的是漫无止境的求医路。孩子治病需要钱,夫妻俩合计后决定,丈夫王贵民到外地做建筑工,毛长华则承担起带领儿子到外地治病的重担。

  2004年10月,毛长华只身带着孩子来到省立医院治疗,一场脊椎减压手术后,王福军双手和胸部慢慢有了知觉。“为了照顾我,妈妈每天都陪在病床前,困了就在走廊的长条椅上睡一会儿。”王福军记得,在医院治疗期间,毛长华听说一位中医针灸技术高超,她便花80元钱买了一辆旧三轮车推着儿子去治疗。

  因为中医的诊所位于济南城区西侧,并不认识路的毛长华手持一张地图,漫无目的地推着儿子走在大街上“。儿子那时体重不轻,三轮车在路上翻了两次,五六公里的路程我们娘俩走了整整一个上午。”毛长华说。专家曾含蓄地告知毛长华儿子康复的希望几乎为零,但她从没有过丝毫放弃的念头,“只要今天比昨天好就有希望。”

  2007年,毛长华发现自己怀孕了,当时她没有放在心上。只要听说哪里能够治好病,就毫不犹豫地抱起王福军出门。因为过度的劳累,毛长华身体开始吃不消,最终她选择了流产。“福军就是我的亲儿子,先顾大的,再考虑小的。”回忆起往事,毛长华如是说。母亲精心的照料换来的是王福军身体的好转,2010年王福军能够从床上坐起来,随后竟然能够拄着拐杖在母亲的搀扶下慢慢挪动。

  挣的第一笔钱给妈妈买围巾

  随着一天天长大,已经成年的王福军开始考虑的问题也多了起来。“我不能成为家庭的负担,我不能再让妈妈这样辛苦。”虽然胸部以上有知觉,但王福军只有右手两根手指能够正常活动。于是,他想到了上网做网购客服,得知儿子的想法后,毛长华很是支持,并爽快地向亲戚借钱购买了电脑。

  “虽然打字速度很慢,但至少我的大脑是健康的。”王福军第一个月挣了300元钱,他悄悄为妈妈在网上买了一条围巾,“十几年来,都是妈妈为我付出和操劳,用自己挣来的第一笔钱为妈妈买份小礼物算是做儿子的孝心吧。”

  “有过无奈,有过绝望,我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想好起来。”王福军希望,能够找到一家医院为自己系统治疗,如果病情出现好转,他要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王福军盼望着身体好转后能够找到一份工作,不需收入高,只要能够自食其力就好,那样被自己拖累了11年的妈妈也能轻松些了。

  王福军还有一个小愿望:他要带着妈妈去看看从未见过的大海,“大海的胸怀是博大的,就像妈妈的爱。”

  本报记者姬生辉

   [编辑: 张珍珍]

相关阅读

13岁少年 瘫痪 继母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