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供电公司夏晓宾被誉为"电网保护神"(图)

2015-10-26 08:01   来源: 青岛早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夏晓宾是国家电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二次检修一班班长。参加工作30多年来,夏晓宾默默扎根继电保护一线岗位,勤于学习、不断求索,从一个参加工作时只有初中学历的工人,逐渐成长为继电保护领域的国家级专业人才。爱岗敬业、勇于创新,让他始终站在专业领域的最前沿,成为中国220千伏智能变电站改造安装第一人。

  变电检修实现多个“第一”

  电网改造由一个个变电站的改造或扩建工程组成,由于是在运行的变电站内进行,安全风险远远高于新建电站的项目,尤其对于新技术、新设备的首次入网改造,所面临的困难与风险常常是史无前例的。每当此时,夏晓宾总是不畏困难主动请缨,以他长期练就的专业素质和不断钻研、不服输的执着,克服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实现了多次“第一”的突破:虎山站改扩建工程,突破“瓶颈”,顺利送电,给班组成员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山东电网第一座无人值守枢纽变电站——水清沟站的改造顺利完成,克服诸多史无前例的技术难题;220千伏市中站进行1号主变改造时,夏晓宾大胆对“洋设备”动手术,赢得国内外技术专家交口称赞。

  解决难题让洋专家佩服

  2010年,青岛220千伏午山变电站被国网公司确定为首批智能化改造试点变电站。午山站是一个全新型的变电站,与以前常规变电站建设不同的是,没有参照样板,生产设备的厂家也没有安装调试的经验,挑战极大。在这次改造中,引用了美国先进的光纤互感器。美国专家对他们的产品非常自信,不允许中方人员动他的设备,可没想到安装现场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美国专家发现现场的环境与他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为了使光纤互感器达到应有的精确度,必须安装一个温度控制箱,而且要安装在室外光纤互感器的附近。但原先设计中没有这一项,这一改动,很可能超出原先的时间计划,而预定的停电时间只有两天,时间紧迫。美国专家打电话向本部求援,第二天,火速赶来另一位专家,但依然没能解决问题。这时就剩下一天时间了,送电前所有问题必须解决,否则本次智能化改造任务就无法完成。夏晓宾和同事们集思广益,反复研究论证,最终发现在光纤互感器的支架上加装一个转接板,温度控制箱正好能卡在上面,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当夏晓宾画出示意图,给美国专家一一讲解,美国专家茅塞顿开,认为一个中国普通的工人可以运用纯光学互感器、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等国际先进系统理论,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冲着他竖起大拇指,连呼:“Good idea!(好主意)”

  同事叫他“电网保护神”

  电网事故的发生,不分白天黑夜,在恶劣天气和用电高峰期间,突发事故尤其多。为了照顾班里的同事,夏晓宾把90%以上的夜间抢修任务都主动承担下来。不管白天黑夜,不管公休日还是节假日,不管风霜雨雪,只要发生电网故障,他总是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2014年4月到10月,世园会在青岛李沧区百果山森林公园举行。夏晓宾作为护旗手出席活动,并全程负责指导保电工作。2014年11月,夏晓宾又承担了APEC保电工作。两次保电,任务重、工期长,夏晓宾总是提前带领他的团队仔细讨论保电方案,确保提前把工作做好。

  正是因为有了夏晓宾 “十年磨一剑”的精湛技术,因为有了他24小时的全天候守护,在夏晓宾担任班长20余年的时间里,青岛电网从未因检修或施工质量原因,发生过保护装置误动、拒动事故,他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电网保护神”。

  让百年灯塔能自动监控

  在一次劳模见面会上,夏晓宾认识了全国劳动模范王炳交。在交谈中王炳交随口提到了他所坚守的团岛灯塔目前仍然靠人眼盯守,因为灯塔的建造年代久远,设计落后,线路严重老化,自动监控一直不能实现。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夏晓宾回去后随即开始连夜设计解决方案,隔天就组织班里大学生一起设计制作监控装置,经过反复的模拟实验,当夏晓宾带着他的发明“灭灯报警器”来到团岛灯塔时,王炳交激动地连连称赞,这个运行了100多年的老灯塔终于有了一套自动报警系统。

  航标灯一旦故障,装置会立即自动报警,值班人员再也不用担心灯灭误事了。可夏晓宾并没有满足,他想虽然灯灭了可以报警了,但值班人员还得半夜去更换灯泡,如果让灯泡能自动更换上,岂不更加省时省力?于是,他决定继续研究。几天后夏晓宾又带着他的新发明“航标灯自动切换装置”再次来到航标塔处,给航标灯加装了他新研制的“航标灯自动切换装置”。这套装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的审批,荣获国家专利权。 记者 于顺

   [编辑: 林永丽]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