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胎做好孕检防缺陷 俩娃相差3至4岁最合适

2015-11-02 08:50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连日来,朋友圈已经被这条重磅消息刷屏。宝妈们欣喜之余 ,问题也接踵而至。“40岁还能生吗?”“‘老大’这关咋过?”“一胎剖腹二胎还要剖吗?”……诸多的疑问和顾虑让不少父母心中犯难,望而却步。11月1日,城市信报/信网记者采访岛城多位妇产科专家,为宝妈宝爸解疑答惑。

  孕检:防止二宝出生缺陷

  如果年龄合适,想再生第二个孩子,应该怎么做呢?市中心医院产科主任郭江波为适龄妇女支招。

  首先,提前三个月取环,评估通过计划受孕。“许多宝妈们总认为‘老大’发育正常,‘老二’应该也健康,且担心超声检查‘射线’对孩子有害,往往就忽略了检查,这些都是误区。”郭江波称,为了避免出生缺陷,做好孕前检查非常必要。孕前到医院做一次系统检查,妊娠期通过产前诊断(包括早孕期绒毛活检术或者妊娠中期羊膜腔穿刺术)排除胎儿染色体异常。

  其次,孕期更要加强检查和监测。“超声检查不会对胎儿产生负面影响。”专家建议,孕妇在怀孕期间,一定要做4~5次超声检查。孕妇第一次超声检查时间是在建卡时,以确定活胎,在宫腔中生长;第二次时间为怀孕20~26周,做彩色多普勒超声二维检查,即三级筛查(俗称的“大排畸”检查),这是检查胎儿严重畸形的最佳时间;第三次时间是怀孕30~32周,监测胎儿发育情况,测量胎儿大小,排除重大畸形的可能;第四次时间为怀孕36~38周,监测胎儿发育情况,测量胎儿大小等;最后一次则是分娩前。经过这5次超声检查,基本可排除胎儿的大多数严重畸形。

  生产:头胎剖二胎也可顺

  “一次剖腹产,次次剖腹产”,由于担心二孩继续剖,自己再遭一次罪,不少宝妈打消了再生娃的念头。事实上,这是一种误区。早在今年7月份开始,市妇儿医院陆续接诊头胎剖宫二胎顺产的产妇,从此这种观点被打破。市妇儿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王勇介绍说,头胎剖宫产的产妇,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二胎完全可以顺产。而且,医院鼓励顺产。

  市妇儿医院产科张荣君主任医师表示,二胎继续剖腹产术存在诸多弊端: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黏连、慢性盆腔痛、肠梗阻、胎盘植入、术中大出血、羊水栓塞……

  顺产好处多:出血少,恢复快,避免产妇子宫复损伤,减少流产的痛苦,彻底清除胎儿肺部积液 ,建立正常自主呼吸,利于宝宝的生长及智力发育,培养母婴感情……

  “虽然鼓励二胎自然分娩,但不是所有的疤痕子宫都适合。”王勇告诉城市信报/信网记者,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次剖宫产部位在子宫下段,无切口感染及晚期产后出血,孕36周超声检查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在3mm以上且连续性好;再次分娩距首次剖宫产手术两年以上;首次剖宫产指征不存在,患者同意进行阴道试产等。

  间距:俩娃相差3至4岁最合适

  “单独二孩”实施以来,“一胎焦虑”的事例屡见不鲜。反对父母要老二,性格变得冲动易怒,跟老二处处争宠,甚至有的离家出走……考虑到二宝对头胎的冲击,许多家长打起了退堂鼓。为了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尽快帮助头胎子女度过“心理阵痛期”,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门诊主任李玉焕主任给家长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1、要二胎之前,务必征求一下“老大”的意见。加强沟通,告诉他们家里马上就要添新成员了,希望他能欢迎弟弟(妹妹)的到来。

  2、二胎生下来后,要多抽出时间来陪陪“老大”,让他们觉得就算有了小弟弟或小妹妹,爸爸妈妈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着他。

  3、在妈妈怀孕时,可以通过让孩子摸妈妈肚子、照顾玩具娃娃等方式来参与弟弟妹妹的出生。等孩子出生后,妈妈还可以邀请老大一起陪伴小的,这样既能培养老大的责任感,又会让老大觉得老二是在和自己分享父母的爱,而不是“抢走”了妈妈。

  4、注意俩娃的年龄间距 ,最好间隔3~4岁。一般来说,孩子在两岁之前身边离不开人,需要父母全心全意地呵护和照顾,而孩子在三岁以后,自我意识渐渐增强,精力开始向外,对父母的依附程度降低,不再那么粘人了。“所以说,等老大长到三四岁以后,家长再考虑生个二胎是比较妥善的。”李玉焕说。

  建议:6条措施避免不孕

  随着二孩全面放开,将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张全强调,女性常见的妇科炎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糜烂、多囊卵巢综合征、输卵管梗阻等疾病都会损害女性正常的生育能力,严重时则直接导致不孕症的发生。而对于男性而言,因外界因素或自身的器质性疾病而导致精子异常,也可能导致不育。为了避免罹患不孕症,导致二孩计划搁浅,市妇儿医院生殖门诊中心张全医生给出了6点建议。

  1、乐观的心态:保持乐观坚定的情绪状态,要做好怀孕的心理准备。

  2、加强锻炼:可以进行慢跑、游泳、瑜伽、登山、跳舞等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3、停止避孕:如果你一直都采取口服避孕丸的方法避孕,最好在决定怀孕前3个月停服避孕药品,使生育机能有足够时间逐渐恢复过来。

  4、慎重用药:在计划怀孕前3个月服药应当慎重。在准备怀孕前,为治疗某些疾病而必须服用药物时,要同医生商量,了解是否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5、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合理的休息和饮食,不熬夜 、不酗酒、不抽烟、不用刺激皮肤的护肤品,

  6、合理就医:准备生育二胎前可选择正规的医院进行孕前咨询、检查。停止避孕半年没有妊娠就要考虑夫妇双方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以免错过治疗时机。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王鑫鑫

  二娃要来“二胎保”跑来接驾

  随着越来越多符合条件的家庭可能会选择生二胎,高龄产妇可能将成为许多人面临的问题。据相关研究表明,头胎剖宫产率高,导致产妇二胎时的并发症增多,有些并发症甚至会威胁产妇和胎儿的性命。

  记者周围的一些已经生完一胎的妈妈们也在犹豫。一方面是家庭抚养一个孩子在经济上都很吃紧,再生二胎的话更是加重了普通家庭的负担。另一个方面就是对于女性身体方面的担忧,尤其是第一次剖腹产的女性选择再次妊娠的健康担忧。还有就是进入高龄产妇行列,从怀孕到生产要比年轻产妇出现意外情况的几率要大得多。

  一些保险公司看中了其中的商机,适时地推出了专门针对二胎的保险产品。为即将到来的“二胎”孕期潮提供专项保障,保险公司就推出了二胎保险。针对生育一胎后备孕第二胎身体健康的女性皆可投保,更特别关注高龄产妇健康,投保年龄最高可至45岁。

  记者通过该保险的产品说明了解到,“二胎保”安孕意外护航险保障内容不仅囊括了助孕医疗保障、新生儿重症住院及手术医疗保障、新生儿严重先天畸形保障,还为准妈妈们提供了贴心的孕期风险保障,保障其妊娠并发症住院医疗及妊娠身故。目前市民可以在网上购买到二胎保险了。

  业内专家认为,“全面二孩放开政策消息出来后,保险公司第一时间就推出针对性强的二胎保险,虽然其带有噱头的味道,但这也侧面反映了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保险公司对市场的反应更加敏锐和迅速。”

  其实具有相似功能的母婴险早已经在市面上存在了,而且一般都是以网售的形式出现。不少购买者表示:“希望不要用上,偷偷买个保障,当个安慰。”记者通过查询发现,专门针对二胎的保险种类不是很多,但是针对母婴健康险的保险种类已经存在多时而且种类众多。

  记者发现一些成规模的保险公司都有出售母婴保险的产品,而且在参保年龄上一般都在40岁或45岁。“购买母婴险的要求是,被保险人怀孕在28周以内,在购买时需要如实填写健康告知,只要根据被保险人的真实身体状况如实填写健康告知,并且核保通过就可以购买这款产品。保险的价格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从20岁到30岁,只要缴纳280元的保费。另一个阶段是从31岁到45岁,价格要高一些需要480元。”某保险公司客服人员表示。

  记者发现母婴险在保险范围上,提供妊娠及分娩身故或全残、妊娠疾病、流产责任以及新生儿先天性畸形、身故等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保障,不包含因早产婴儿及孕妇在医院产生的费用。其实与二胎险的承保范围差不多。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张俊达

  二娃要来财富管理怎么调整

  在家庭财富管理上来说,现在养一个孩子还比较轻松,家庭也会留有一定的积蓄,剩下的钱可能更倾向于风险投资。若父母承受能力强的话,买股票等风险投资比例或许会占一半。但家里再多一个孩子,花销加大,父母投资可能会变得比较保守。

  工商银行中山路支行个人理财经理李金凤建议,两个孩子的家庭,投资最好以稳健型为主。股票等风险型投资毕竟具有风险,需要给家庭生活留出基本的保障。对于二胎孩子的教育,她建议父母可以关注教育基金,一些教育基金的期限长,需要投10年至20年,这样孩子上高中和大学的费用就够了,家庭后期负担减轻。一些银行还推出教育储蓄,父母可到银行去定投教育存款,教育存款最高限额2万,等孩子上大学后才能用,所以把9年的义务教育排除在外了。其次,提取教育储蓄需要孩子的非义务教育的入学证明,利息比银行存款高。

  业内人士建议,为孩子准备教育基金,建议选择非终身型教育保险。在保险金的返还上,完全是针对少儿的教育阶段而定,通常会在孩子进入高中、大学两个重要时间节点开始每年返还资金,到孩子大学毕业或创业阶段再一次性返还一笔费用以及账户价值,以帮助孩子在每一个教育的重要阶段都能获得一笔稳定的资金支持。

  据岛城一家保险公司的张经理介绍,生二胎不仅意味着经济负担会加重,家庭保障方面的责任也会提高。尤其是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就需要赡养四位老人,现在医疗又比较昂贵。若一旦有重大疾病或者发生意外,家庭的经济负担便会骤然加重。所以,父母的保障必不可少。最好提早为父母投一份大病险和意外险,这样在发生意外的时候也会减轻一部分的负担。

  生了二胎之后,就得考虑孩子将来上学等的支出。国外有比较完善的教育保险机制,但国内可能不够完善,父母在选择时一定得了解清楚。比较好的教育保险有两大优点:一是强制储蓄机制可确保教育金储备计划不被其他因素干扰,确保孩子需要用钱时(如出国留学时)可以正好用上;二是教育金保险拥有保费豁免条款,万一父母不幸早逝或高度残疾失去工作能力时,可免缴以后各期保费,合同继续有效,从而避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陷入经济危机。但其缺点也和国债一样,长期投资的回报率实在很难令人满意。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孙晓琳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生二胎 孕检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