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景区被取消5A级资质消息传出时,正在外地求学的山海关人王洋(化名)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看,你们家被撤销最高级别了。”
20年的家乡生活让他把山海关变化的每一幕都看在眼里,这个颇具反思意识的大学生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写下,“从2000年的4A到2007年的5A用了7年,而从2007年的5A到如今被撤销级别只用了8年,可见山海关的实力与问题滋生的速度”。
“山海关需要洗澡” 价格欺诈、环境卫生脏乱、设施破损普遍、服务质量下降严重。10月9日,国家旅游局查明的四宗罪摘去了山海关景区的“顶戴花翎”,这也是我国首家被摘牌的5A级景区。
在王洋社交平台上留言的人很多,多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秦皇岛人。他们诉说山海关的美,怀缅昔日的荣耀,更因当地政府的一些行为激愤。
实际上,早在9月1日,国家发改委价监局工作人员就将暗访情况反馈给山海关旅游局,并要求予以改正。面对指控,山海关区旅游局局长刘媛称经查实“完全系个人行为”,是景区合作旅行社工作人员私下用不干胶粘贴原有价格牌所致。
该说法虽然被证实,但王洋并不相信旅游局长的眼泪,“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5A到无A,从首批设立到首个被摘,两个第一之间的差距岂是一条不干胶可以粘住的?”
无论如何,山海关景区暴露的问题已成事实。9月3日,山海关区旅游局正式开启为期2个月的景区治理行动。据了解,山海关景区相关负责人已经对涉事工作人员进行了处理,解除了与山海和顺旅行社的合作,并拆除了违反规定额外收费的5D电影院。
10月12日,被邀去为景区会诊的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沈绍岭在考察景区后说,“垃圾桶陈旧、路面破损随处可见,商铺与景点缺乏明确界限,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升”,诸如此类,都说明景区的修整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事后,本报记者曾多次致电山海关区旅游局,希望了解景区目前的整治进度,但截至发稿时,对方电话一直未能接通。
关于山海关景区被摘牌后对当地旅游造成的影响,记者先后致电山海关景区周边几家旅行社。10月27日,一家旅行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景区票价并无改变,老龙头景区60元、第一关60元、通票150元”,在游客人数上,“由于是淡季,也暂未感受到明显变化,但影响肯定是有的吧”。
王洋说他愿意给景区时间,正如他在面对一些言辞激烈的言论时依然会据理力争,他希望告诉大家,“山海关很美,有历史,有风景,只是它现在需要洗个澡”。
被吐槽的景区乱象 “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山西教师秦先生觉得这该是山海关应有的模样。旅游之前,他甚至特意查阅了历史典故,想着自己面对奇景时也赋诗一首。
他的雅兴被一群围上来卖凉皮的人败光了。“更无法想象的是景区中竟然有破破烂烂、污水横流的居民区”,当山海关摘牌的消息传来时,他称“这是在拯救山海关,唯有涅槃,方能重生!”
新浪微博曾就“山海关被摘牌事件看法”进行过统计,其中60%以上的网友持有与秦先生相同的观点。
在山海关被取消资质的同时,另外6家5A级景区被严重警告。而早在今年4月份,山西五台山景区、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等9家5A级景区也被警告。
各种舆论平台上,网友们分享着“那些年我们在5A级景区遇过的糟心事”。在这些吐槽中,票价篡改严重、强制消费、环境脏乱差、景区服务人员态度恶劣,甚至导游、景区相互“勾结”似乎正成为“不良”景区的通病。
一件件诸如此类的事情消磨着旅友们日益稀薄的信任。“门票100元只是给你进入景区的权利,其余所有项目都要另行收费”,一位刚去过宁夏中卫沙坡头的游客告诉记者,“丑陋有时比美丽更让人印象深刻,此后不仅自己不会再去,也会阻止身边的朋友去。
秦先生告诉记者,他的“恨”不是针对山海关,而是这种杀鸡取卵式的景区销售观念,“5A级景区是脸面啊,对当地政府和群众来说是提高收入的途径,但消费陷阱、名不符实、设施落后这些问题太严重了”。
“说到底就是监管不力,他们利用了顾客‘既然来了消费就消费吧’的心理,任意压榨消费者”。秦先生说,这种激动来自于作为教育者该有的犀利和旅行爱好者的心痛,“这些自以为是的小聪明不仅会断了发展的后路,更会毁了那些名山大川啊”。
5A景区的身份“内涵” 为何5A级景区资质被取消会引起如此大的社会反应?这很大程度上源自这个“驰名商标”背后的巨大利益。
“国家A级旅游景区”标志牌,是我国一项衡量景区质量的重要标志。2007年5年22日,为筛选出一批质量过硬、具备国际竞争力且具有标杆性的“绝品”景区,第一批5A级景区设立。截止到2015年10月,国家旅游局共确定了213家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5A级景区具有国家代表性,走的是精品之路。自然,从景区承接的经济效益来看,这块金字招牌更是炙手可热,在任何方面它都享受着其他景区所无可比拟的优待。
就政策补贴来说,以山东省的《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奖励办法》为例,其中规定单独对创建5A级旅游景区设立奖励,“一次性获奖励100万元”,其他景区则没有这个待遇。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产业每收入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3元的收入,旅游产业能够影响、带动和促进与之相关联的110个行业的发展,而5A级景区的品牌效应更能加大这种产业群的连锁效应,刺激所在地第三产业发展和增加就业,产生经济效益和财政增收效益。
这一点在中小城市中体现更甚。宁夏中卫,一个属半干旱气候的中西部城市,年降水量138毫米,年蒸发量却高达1729.6毫米,但由于黄河的流过,形成了沙坡头大漠与绿洲结合的奇异景象。作为首批设立的5A级景区,2014年,这个城区人口不足20万的小城,实现旅游收入26.4亿元,占全市GDP的7.1% 。
据粗略统计,目前中卫市旅游行业从业人数达到2.33万人。景区附近的村民们围绕着沙坡头,开展相关经营项目,牵骆驼、开快艇、办农家乐、划羊皮筏子……多数家庭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
在强大的利益刺激下,5A级景区的评选难度系数不亚于申报世界遗产。相较于其他等级景区,它不仅需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旅游交通、游览区域、旅游安全、接待能力等12道坎上要求更为严格。
这是一场金元战争。为了申请成功,景区所在政府在这类项目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资源。例如,四川阆中古城在2007年被评为4A级景区后,为冲击5A级景区拟投资13人民币;黄柏塬原生态风景区投资12亿元,计划5年内打造成5A景区。
在王洋印象中,山海关人民也为景区奉献了不少。“小时候住在罗城,可以随意在城楼里穿梭玩耍”,后来景区建设,城里所有住户被迁出来,“即使没有充足的搬迁补贴,人们依然支持,为了山海关好嘛”。
曾几何时,明媚秀丽的山海关景区变成了如今“充满虚荣、充满诈骗、来个旅客就说不满意”的模样,这更让王洋感到心寒和痛心。
退出机制的警示意义 山海关摘牌之前,我国的5A级景区评级几乎是“终身制”的,其他等级景区的“退出”也是如此。“A级景区大多是地方政府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支柱,只要没有出现影响恶劣的重大事件,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地方政府一般不会对这些乱象动真格治理”,山东省旅游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此次山海关被取消资质打破了僵局,反映出我国景区管理方面的诸多乱象,由此倒逼景区改革似乎无可阻挡。
在票价制定问题上,《质量等级》为景区门票价格的审批核定提供了一个可以借用的具体标尺。据统计,2014年我国5A级景区的平均票价为112元。
问题是,目前国内景区门票价格实行的是国家指导下、以省为单位分级管理的政府定价机制。由于很多地方政府把景区当成一棵摇钱树,旅游市场中,旅游景区明码的“挂牌门票”(经物价部门审批,公开挂牌销售的门票)价格上涨过快过高,暗里的“竞争门票”(为争取游客,景区私下打折销售的门票)低价销售—— 这种明暗不一、高价低销的门票现象,成了一种不良的行业潜规则。
其次在景区的管理问题上,山海关景点被撤5A级景区资质的事件恰好反映了目前国内“重申报,轻管理”的旅游现状。
山海关区委书记曹玉宝在分析摘牌原因时曾说,“山海关景区的硬伤在体制上经营、所有和管理三权不分,需要推进体制改革,盘活资源”。
的确,旧有体制下,一些地方旅游局下设的景区管理人员类似事业单位编制,缺乏竞争和监督机制,“多干少干没两样”。此前还有游客反映,山海关景区内很多服务人员都是临时工,根本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5A级景区工作人员素质要求,这都反映了体制上的一些弊端。
有鉴于此,一些景区探索动态管理,将经营权下放旅行社和其他企业公司。青岛携程旅游公司公共事务部高杰告诉记者,“对于旅游景区而言,分离出自身的经营权,就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景区的管理和运营,保证景区的服务质量。对于旅行社而言,拥有景区的经营权,就有了在旅游线路销售方面的优势,在减少线路成本,增加自身和景区利润的同时,还能够传播景区的知名度”。
但这些前提必须是,景区真正做好自身的管理,从本质上提升顾客满意度,这样,才能达到双赢的效果。
事实上,国家旅游局在今年2月初就开始加大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力度,重点整治欺行霸市、垄断市场、非法经营、欺客宰客、强迫消费等行为。但根治问题还需“刮骨疗毒”,此次5A级景区摘牌的真正落实无疑是打出的一记重拳。
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司长彭志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建立健全服务等级退休机制,目的就是净化旅游市场秩序。退出机制也是为了标准自身焕发青春活力,不能让一些标准因只进不出而固步自封、自然老化、自然退化”。因此,无论对行业的监管还是自身标准来讲,都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业内人士分析,山海关被摘牌的教训或许会让地方政府改变思路,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如何发展旅游产业以及旅游资源的保护,而不是过度依赖门票经济。
近日,国家旅游局公开通报取消山海关景区5A级资质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这是我国自2007年设批5A级景区以来被取消资质的首宗案例。
5A级景区评级打破“终身制”引发大众热议的同时,也表明了国家整治景区管理乱象的决心。“欲戴王冠必承其重”,5A级景区既享受得天独厚的“馈赠”,也应该常备忧患意识,适当的退出机制和打破僵化的动态管理或是良剂。
记者 葛欣鹏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