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往事·商贾传奇:实业家丛良弼的人生传奇

2015-11-24 08:0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在青岛,有三位蓬莱人影响青岛甚巨。1924年3月出任胶澳商埠督办的高恩洪,1928年创办青岛振业火柴股份有限公司的丛良弼,1930年担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的杨振声。政界、企业界、教育界的三位大腕,演绎了叱咤风云的青岛往事,其传奇色彩、风云激荡,毫不逊色于黄渤等主演的电视剧《青岛往事》。他们为青岛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梳理这一笔历史资源,是今人对过往的历史人物致敬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昭示了青岛工商业筚路蓝缕的来时路。

  本期人文青岛,让我们把追寻的目光投向丛良弼,聚焦一位实业家在青岛书写的光明与温暖交织的故事。

  丛良弼,山东火柴工业创始人,以“振兴中华、实业救国”为人生宗旨的企业家,以乐善好施、播种爱心为己任的慈善家。白手起家办工厂,商海沉浮做善举,义正言辞拒伪职,毁家纾难救同胞。这就是丛良弼一生的写照。但这样几句简单的话,却无法涵盖一代实业家的襟怀与梦想,无法传达他的历史担当和民族气节。

  1868年,丛良弼出生于蓬莱县安香丛家村。出生在海边,出入风波里,自幼水性好,这为他日后在商海搏击奠定基础。贫寒之家,但有梦想,自幼吃苦耐劳,勤勉好学,促使他在民族工商业中打拼出一片天地。小时候被家人叫“廷夢”,在私塾旁听,因聪颖好问,被私塾先生赐名“良弼”,希望他“亮辅良弼”,有“管鲍之贤”。十七八岁的丛良弼,最初跟随东顺泰的商船往返于中国和日本的各大口岸,不仅学会了做生意,而且自学珠算和日语。1895年,27岁的丛良弼被派往日本大阪,成为东顺泰的驻日总代表。1913年,在日本历练十几年,他已经掌握了火柴制造和销售的全部秘密,羽翼丰满的丛良弼,在济南创办了民族品牌的火柴厂—— 振业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民族工商业的星星之火,迅速形成燎原之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的民族工商业迎来崛起的好时机。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抵制日货,国货流行。振业火柴供不应求,丛良弼审时度势,开始建立分厂。1920年和1928年,丛良弼投资60万元,先后在济宁、青岛增设分厂,所产火柴除行销国内市场外,还供出口。一举打破了“洋火”垄断国内火柴市场的局面。

  丛氏家族在青岛扎根生长。丛良弼最初买下济阳路17号的“石头楼”,随后,买下了齐东路、龙山路口的四亩地,建造丛良弼公馆。在青岛留下了丛氏家族的历史印记,直至今天。

  上世纪30年代,丛良弼的工厂盈利颇丰,他承担起实业家的社会责任,致力于社会慈善事业,救济贫困,开发教育。1934年,他与好友贺俊生、邹道臣共同筹办世界红卍字会青岛分会。在鱼山路、大学路口买下土地,陆续落成三进大殿,在院内设立慈济医院,免费为穷人治病。红卍字会旧址就是今天的青岛市美术馆。院内立有碑刻:万字会旧址。这碑中虽然没有丛良弼的名字,但隐藏着一段往事,他为青岛的慈善事业贡献良多。

  青岛被日本第二次侵占期间,丛良弼深居简出。面对日方的威逼利诱,丛良弼拒绝出任青岛商会会长或者市长之职。1943年冬,日军将2000多名中国劳工(其中有被俘的八路军、中共特工)囚禁在青岛第一体育场内,缺衣少食,还经常遭受残酷的折磨和迫害。丛良弼获悉后,寝食难安,联合青岛的进步力量和工商业巨子,红卍字会筹集资金数十万元,先后分三批将这两千多人解救出来。毁家纾难救同胞,这是丛良弼最后的绝唱。

  1945年底,丛良弼病逝。出殡那天,送葬的队伍,自丛良弼公馆到大学路,络绎不绝,其中有100多名乞丐还送上了帐子,在送葬的队伍中,痛哭流涕。

  丛氏家族人才辈出。第一代丛良弼爱国实业家;第二代次子丛贯一为企业家,继承父亲的衣钵,做慈善;第三代丛兆桓,中学就读于礼贤中学,后成为昆曲大师;第四代丛珊,电影明星,上世纪80年代因主演《牧马人》家喻户晓。

  如今齐东路2号丛良弼公馆成为一家欧式风格的酒店。2014年暮春,我和曹文轩在此吃饭,谈及丛良弼公馆对面的萧军萧红故居,谈及丛良弼在青岛的风云往事,世事变迁,曲终人散,窗外樱花飘落,不胜唏嘘感叹。(本版照片由丛兆桓先生提供)柳已青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丛良弼 人生传奇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