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九·一八”事变开始 ,王芃生逐渐显露其在情报领域的才能。凭借对日本深入的研究,他通过手头掌握的资料,一次次地准确预测日军的行动,包括日本何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军对珍珠港的偷袭,以及日本的投降等重大事件。
他的才能逐渐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虽非黄埔系,也没有江浙背景,但他被蒋介石委任为专门的对日情报机关——国际问题研究所主任。与这个情报机关平行的情报机关还有戴笠的军统和徐恩曾的中统。王芃生是中将,比戴笠(少将)的军衔还高。
成功预测“七七”事变 王芃生具体在何时被蒋介石所注意并无确凿依据,后人有材料表明,王芃生曾就“西安事变”面见过蒋介石,很可能这是他被蒋所看重的原因。
据原国际问题研究所第一组少将组长潘世宪在其《回忆王芃生与国际问题研究所》一文记载,王芃生于西安事变一周前回国,因为他已经掌握了“西安兵谏”的计划。王芃生回到南京后,立即通过外交部要求谒见蒋介石报告机密情况。但当时的王芃生只是一个驻外使馆的小小参事,既非黄埔系,又无奉化关系,要想见到蒋介石着实不易。直到蒋介石去西安的专车待发时,他才借外交部之力,勉强爬上了火车。在列车上他首先将在东京方面所获得的有关“西安兵谏”的情报以及日方的“对应措施”详细报告给了张群,并作了一些说明。张群说有些方面是南京方面所未料到的,所以就急忙转告了蒋介石。这样,蒋介石的列车在洛阳站停留了24小时,做了一些布置,主要是确保西安的安全和潼关方面交通的畅通。总之,王芃生的情报使得蒋介石在思想上和军事上做了一些准备。车到西安,王芃生便离开即将发生动乱的城市,取道城固,沿江返回上海。
“西安事变”让蒋介石遭受重创,自然而然的,蒋想起了在专车上王芃生所作的“报告”,于是就命人找王芃生。寻找王芃生颇费周折,据赵庆华所撰《“王牌间谍”王芃生》一文说,当时的外交部不知道王芃生的踪迹,驻日大使馆也不知道王的去向。直到1937年5月中旬,王芃生把在上海与谢南光、李万居及张锡琪、张锡钧兄弟等共同研究后撰写的一份报告送到外交部请转交蒋介石时,王芃生才被找到。这份报告分析了当时华北方面日本侵略军的形势。王等人估计不出7月上旬,日军将在华北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从而控制华北全局(果然不出所料,不久“七七”事变爆发)。5月15日,王芃生见到了蒋介石。蒋即命令王芃生组织一个对日情报机关。但由于当时还未对日作战,所以暂时避免“对日”字样,该情报机关即定名为“国际问题研究所”,实际上则是以对日情报为主。又考虑到战争一旦爆发,沿海各地必被日军从海上封锁,为了打通后方交通,王芃生又讨了个“交通部次长”的空头衔,亲自去越南、缅甸和泰国等地布置交通。
国际问题研究所直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业务上直属蒋介石的侍从室 。当时,与其平行的情报机关还有戴笠的军统和徐恩曾的中统。王芃生是中将,比戴笠(少将)军衔高,而且他们三人,只有王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1937年至1938年间,每个月都有徐恩曾(中统)、戴笠(军统)、海军上将杨宣诚(军事情报)、王芃生(国际问题研究所)和温毓庆(密电)参加的情报会议。
蒋介石让王芃生负责对日谍战,可说是知人善任。王芃生上任仅60天后,即5月中旬,便预测:“日军将在华北伺机制造事变”,“爆发时机当在日本陆军8月大异动之时,迟当在8月上旬,也有可能提前在7月间发动”。王芃生将此分析电告蒋介石,可惜没有引起蒋的注意。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发起军事行动,随后开足马力,全面侵华。“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印证了报告的准确性,蒋介石从此对王芃生另眼相看。
准确预测珍珠港事件 国际问题研究所成立之后,王芃生的才华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中国驻苏里南大使袁南生在《王芃生,被世人遗忘的“国宝”》一文中称,八年抗战期间,王芃生广泛收集日本情报,包括派出情报人员深入敌后刺探敌情,例如,李鸿章的曾孙李家璟曾奉王芃生之命,在敌后收集情报。与此同时,王及时追踪、剖析国际形势,对德军侵犯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及日本投降等重大事件,均在事先作出了准确的判断,提供了大量丰富而准确的情报。
在这里,我们需要着重提一下对于珍珠港事件的预测,这一预测使王芃生的情报工作在国际上闻名遐迩。后人论及珍珠港事件的预测,因为各种原因,首先会想起池步洲。其实,池步洲所破译的并非珍珠港事件日方密电,而是日本外务省致驻日大使野村的特级密电:立即烧毁各种密码本,只留一种普通密码本,同时烧毁一切机密文件;尽可能通知有关存款人将存款转移到中立国家银行;帝国政府决定按照御前会议决议采取断然行动。池步洲据此电文推断出日军有进一步扩大战争的企图,但具体日军会采取何种行动,何时采取,并没有给出答案。也就是说,池步洲并未准确预测珍珠港事件。
王芃生确实准确预测了日军的这一行动,这也是公认的。据《王芃生与李万居》一文介绍,王芃生生前和李万居关系较好,珍珠港事件爆发前,李万居住在广州湾(湛江市旧称),当时李万居找到李月友,请她以当地居民身份往来以传送消息,由此她得到了正确的情报,即日本将不顾一切进攻中国香港、菲律宾。后来,消息经李万居传给了王芃生,王芃生判断出日本将发动太平洋战争。
曾在陈布雷手下主管情报的张令澳,著有回忆录《侍从室回梦录》,客观地反映了这一机密情报的传递过程:日军1941年12月偷袭珍珠港前约三个星期,王芃生曾送呈一份从日军大本营秘密弄到的《日军准备发动东进和南进攻势的战斗序列》情报资料。该情报判断出日军即将对美国太平洋军事基地和东南亚地区发动进攻。侍从室第六组看到这份情报后,迅速密呈蒋介石阅。蒋又立即批示:“密告美国政府。”可惜美国海军当局并未对这份谍报引起充分重视,以至后来珍珠港海军基地遭到了惨重的损失。据说,罗斯福总统在珍珠港事件后因未相信此情报而追悔不已,甚至派其子来华与王芃生长谈。
除了为最高层对日作战提出决策参考,王芃生领导的国际问题研究所还对政情做出解读,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如日本的战时内阁和首相数度变更,研究所每次都能对新首相了如指掌,并将其简历及可能的作为具文上报,其迅速与准确实属惊人,不愧为“日本通”。更为不一样的是,王领导的研究所不仅搞情报,而且还著书立说研究日本国情及其对外关系,剖析日本文化和民族性。王芃生1941年3月发表的《中日战争之文化史观》一文,从日本文化、教育 、学术及政治、军事等方面深入分析中日战争,断定日本必败,中国必胜,从而坚定了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心,同时警告日伪尽快反省悔悟,“重获新生”。
去世后蒋介石亲笔撰写挽联 引人深思的是,像王芃生这样一个情报天才,在对中共地下党的态度方面,却表现得十分暧昧,有时甚至加以保护。这或许有抗战大局所影响,又有惺惺相惜之感吧。
王芃生对共产党的同情之心在抗战初期就有所表露。抗战方兴,他一手策划郭沫若从日本回国抗日。郭是大革命时期的著名共产党人,曾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中将副主任,因发表《试看今日之蒋介石》,公开呼吁反蒋而受通缉,不得不在日本流亡十年。在获得蒋介石的默认后,王芃生负责了郭沫若回国的一系列具体工作。1937年7月30日,国民政府取消了对郭沫若的通缉令,随后,蒋介石在南京接见郭沫若,郭就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 。
《王芃生,被世人遗忘的“国宝”》一文还披露了王芃生和中共情报人员于炳然的交往。刚开始,王芃生不知道于炳然是情报人员 ,知道后,不仅一如既往保持友谊和提供帮助。而且,后来还掩护他离开重庆。由于军统对于炳然已越来越怀疑,1940年7月,周恩来安排他撤回延安。王芃生以前曾介绍于炳然与戴笠认识,撤离前又安排两人见面,这有助于增加于炳然的安全系数。于炳然去见戴笠,结果一切顺利,戴笠还请他抽烟喝茶。他随后把见戴笠的情况告诉王芃生。王芃生明知故问:“怎样,不再回来了吧?”于炳然说:“看情形,也可能在北方打游击战了。”王芃生说:“好哇,咱们定个密码吧,可能将来有通消息的一天。”他想了想说:“‘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用这几个字作Key(密码)吧。”于炳然说:“好,我已经记住了。”并说:“希望你以后常与徐仲航联系。”于炳然撤离前把徐仲航介绍给了王芃生,虽然没有点明,王芃生知道徐仲航也是地下党员 ,他们后来果然一直保持联系。
1946年5月17日,王芃生不幸因心脏病去世,年仅54岁。蒋介石派代表致祭,亲笔撰祭文并书“荩怀茂绩”以挽。都说书生难以理政,但纵观王芃生一生,既有学者的严谨和特立独行,也有仕宦的遵纪和忠于职守,实属难得!特约撰稿 田野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