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科技奖空缺未必是憾事

2016-01-09 13:5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邓海建

  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被称作中国科技界最高荣誉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再次空缺。这是继2004年之后,国家最高科技奖第二次出现空缺。(1月8日《人民日报》)

  国家最高科技奖又空缺了。听起来,这是挺遗憾的一件事。有人难免会感慨:偌大的国家,科技翘楚阙如,“双创”的斯文何在?不过,这误会确实蛮深。

  本次国家最高科技奖空缺,据称与两个评选流程密切相关:一是须有相关机构和专家推荐,二是得票须超过三分之二。国家最高科技奖采取推荐制,有资格推荐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机构和专家共有130多个,如果没有被这些机构或专家推荐,就算“技能”再好,也难以“加冕”。再说多半票数通过的“硬件”,但凡缺一两票,候选人也会从“宝座”上跌下去。这样一想,最高科技奖在审慎严谨中出现空缺,也是概率上的常事。

  国家最高科技奖11年后再“空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性看待:一则,在科技人才更迭有序的时候,英雄辈出、大浪淘沙,科技奖励改革也当与时俱进,在革新中跟上中国科技发展的步伐。比如,除了政府评奖,学术共同体内部评价机制也当激活。二则,空缺虽然并不意味着“没有”,但起码表明“没有大批领军人物”。

  中国科研经费连年高速增长,“大家大师”却跟不上节奏,民众难免会有些着急。这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从以往25位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来看,无论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王选,还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都与“即期投入”没有立竿见影的关联。科研是水磨的功夫,等待科学家的养成,恐怕亦需水磨的耐性。

  如果从戒骄戒躁的层面来看,最高科技奖空缺,也许未必是憾事,反倒是鞭策、是警醒。对科研秉持“最高”的敬畏,踏实走好每一步,“国家奖”的初心才会有不被辜负的前程。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最高科技奖 空缺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