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数课论坛在青举行 教育大咖解读互联网下的数课(图)

2016-01-10 14:53   来源: 半岛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网1月10日消息  随着“互联网+”成为流行词汇,教育逐渐被认为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有人大胆地预测大数据将给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那么在“互联网+”时代,老师怎样掌握学生知识的学习情况,怎样实现对学生的差异化个性化的辅导,怎样利用海量的数据分析和对学生实施数据性的评价,来度量、引导学生走向全面发展、个性成才呢?这些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将在这里找到答案。1月9日、10日,在青岛格兰德小学、青岛格兰德中学举行的全国首届数课论坛中,众多世界顶尖教育专家碰撞思想、交流经验,解读互联网时代下的数课。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桂涓

  



  21世纪教育突出强调学习者在建构知识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学习如何学习的重要性,换言之,培养21世纪技能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目标。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桂涓的开题报告《21世纪教育新方向:知识建构模式与课堂创新》指出,我们面对21世纪的新问题,要有新的教育方式和方向。而新的教育方式和方向就是“知识建构模式与课堂创新”。

  在报告中,陈桂涓以“分蛋糕”和“做蛋糕”这一通俗易懂的生活经历,讲解了传统课堂和知识建构课堂的区别,“传统课堂我是老师,我把我的知识当成个蛋糕一片一片的分给学生;在知识建构的课堂,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一块研究知识,把所知道的知识给共同体,然后大家一起创建大蛋糕。”这种创新的知识建构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组建共同体。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J.van Aalst

  



  自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J. van Aalst给与会人员带来一场精彩的英文演讲。在J. van Aalst看来,所有的专家都有一些相似点,“首先,他们知道在自己发展的领域有哪些局限和不足;其次,他们知道在不断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地往深处挖、不断地问新的问题;最后,他们致力于去推进他们所在领域的发展,而不是局限于眼前的成绩。”

  那么,知识建构和学习有何不同呢?J. van Aalst认为:“我们通常所说的学习是现成的东西摆在你面前等你去学习,知识建构是你在和同学一起讨论生成的新知识,可能是你的老师都不知道的答案,所以你们是在一同建构属于你们这个集体有价值、有意义的新知识。”

  在传统课堂,老师会按照课程体系告诉学生需要完成哪些任务,而在知识建构课堂是没有明确的终点设定的。“知识建构课堂需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讨论环境,在讨论时互相包容彼此的观点,尊重并接受别人的想法,即使别人的想法与自己的想法是相悖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赵建华

  



  “创造力培养不是一种通过单一学科就能培养的能力,而是分布于各个学科之中,需要以跨领域的课程设计。”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学习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赵建华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是否能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来自于教师和家长是否有创造力,从一个更宽泛的角度,它来自于整个社会是否给予学生培养创造力的环境。

  数课对传统教学具有颠覆性,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法,表现在教学流程再造和教学模式重构上。在传统课堂,知识的传授是在课堂内,知识的内化则是在课堂外,赵建华副院长认为,“如果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环境能颠倒过来,学习的有效性将大大提高。”

  赵建华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不仅是为了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能力。“在小组中,通过学习者之间沟通与交流,合作建构对知识的共同认识,实现对知识的掌握。”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张义兵

  



  知识建构理论是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Carl Bereiter及Marlene Scardamalia根据多年在写作及学习理论的研究的基础所创建。知识建构理论反映21世纪知识型社会所注重的能力,并且从个别学习转到群体学习,解决问题,创建新知。

  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义兵,正是师从国际知识建构理论创始人Carl Bereiter和Marlene Scardamalia学习与工作,张义兵教师以《一个教师从knowledge telling 转为knowledge building的挣扎——以“水”单元教学为例》为题,给现场与会人员带来一场专业、精准的知识建构教学流程,与大家一起分享来自世界最前沿的知识建构理论。

  知识建构教学就是在孩子们学习、参与知识建构谈论、阅读权威资料、动手做实验、短足旅行、和专家交谈等这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逐步变化,并最终形成社区知识的过程。知识建构课堂实施前的学生培训也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为学生讲解知识建构的学习过程,与学生共同制定知识建构社区规则,比如清晰的表达自己,不打断别人的发言,做好的聆听者,不说攻击性语言‘我反驳’‘他不对’等,理解清楚自己的观点 。”

  “将主题联系到学生生活,到教室外面去亲身观察自然现象的机会,提供引导性的动手体验等。形成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从真实的问题出发,选择具有可扩展性的Big idea。这个就需要回归课程标准,而非具体教材的教学内容,转向学生提出的自己真正关注的问题,从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始教学活动。”在张义兵看来,知识创新学习真正的开始源自于问题情境的形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才能引发知识创新的活动。

  乐陵实验小学校长:李升勇

  



  “数课”的全称是“数据支持下的自主合作生成式学习”,是一种大数据时代针对21世纪人才的要求下学习方式的一种描述。来自乐陵市实验小学的李升勇校长在此次论坛上给众多对知识建构课堂心存疑虑的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不少人会有这样的疑虑:让学生在课外去搜集知识,不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吗?“其实这是学习和内化顺序的颠倒,过去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课下去化,现在是翻过来了,学生课下把做作业的时间用作去搜集知识,课堂上是用来交流知识内化知识的。”李升勇校长反问道,“作业过去是书面作业,难道调研不是作业?网络搜集资料不是作业?交流不是作业?所以作业也得改变。”

  青岛格兰德小学、青岛格兰德中学校长:倪贯翔

  



  不同于以上专家或严肃或犀利的观点表述,青岛格兰德小学、青岛格兰德中学校长倪贯翔带着一种人文情怀侃侃而谈,“教育应该是充满爱、充满希望、充满合作,而不是竞争和挑战,是一种彼此关怀与支持。虽然到了年终,但这么多人依然能来参加这个论坛,说明我们都是怀揣着对教育的梦想,怀揣着对教育的期待。”倪贯翔认为,中国的教育如果要办得好就应该立足于全球。应该有一个全球的视野,看看世界的教育正在经历什么样的变革。

  作为通慧教育的创始人,倪贯翔从通慧教育五字真言“炼、觉、悟、修、化”的层面给现场人员讲解了目前教育的国际化和信息化。

  在数课中,大数据的支持可以让教育者从数据中挖掘真正适应学生认知特点、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过程的课程设计和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和资源,从而使知识建构真正更好地实现。对于知识建构在课堂中的应用,倪贯翔也颇为认同,“知识建构最大的价值是有效地还原了知识生成的过程,激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山东教育与考试评价中心主任:李秀伟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的手里操纵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数课教学教师群体发展支持》是山东教育考试与评价中心主任李秀伟在全国首届数课论坛的收尾报告。

  这位从基层乡村小学一路成长起来的教育学者,对教师群体有着更深切的了解。“对孩子来说,问题往往不是你的教育不够,而是因为你的教育过度。”李秀伟认为,每一个老师的成长最终需要唤醒自己,把每一个教学现象拿出来反思,才能成为有经验的老师,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老师还应该找到课程目标,进行研究,完成自我超越。

  “我们能不能把一个问题转化成一个课题、把一个课题转化成我们研究的主题、把一个主题的成果转化成课程,把课程的成果再作用于教学?”李秀伟的接连发问令在场的每一位教师深思,“只有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教师才能得到成长。”

  文/图 游潇

   [编辑: 董芳]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